安化:滿園春色關不住 錫潭蛻變正當時

“在家關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出來透透氣了。想不到錫潭的春景這麼漂亮。”3月的安化縣江南鎮錫潭村,200多畝油菜花、草籽花、桃花競相開放。

放眼望去,用麥草書寫的“振興錫潭”四個大字,用油菜花描出的近一畝巨幅金太陽圖案,蜿蜒如長龍的蜂箱裡,小蜜蜂飛來飛去採蜜忙,吸引了絡繹不絕的踏春賞花觀景者。一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一年時間,錫潭村的蛻變速度驚人。

“陳支書上任時就講了,要不就不幹,要幹就要捨得幹,要以身作則,要模範帶頭。她說到了,也做到了,真正把村支兩委班子和黨員力量凝聚起來,使得村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錫潭村聯點領導鄒衛華說。

鄒衛華口中的陳支書,是錫潭村黨支部書記陳水芝。在她的帶領下,通過黨建引領,強化班子成員思想建設,以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重要抓手,以村莊環境提升為重要切入點,以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為重要目標,常態化組織黨員、組長開展義務清掃、植樹等活動,破除了村民的陳規陋習,激發了村民自主改善人居環境的積極性,全村人心齊、民風好。

“在外打工時,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和小孩。現在,我既能在村上工作,又能陪在家人身邊照顧他們。”村民陳付建說。往年,陳付建要外出務工,賺錢養家。今年受疫情影響,滯留家中的他沒有了收入來源。在村支兩委的幫助下,陳付建參加了村上的果園基地建設,讓他在特殊時期能在家門口賺錢,還能照顧小孩和老人。疫情防控期間,錫潭村果園基地累計解決10餘名滯留貧困人員就業。

錫潭村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一位特殊“技術專家”的支持,那就是錫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夏剛強,群眾親切地稱他為“夏隊”。駐村工作以來,夏剛強從機關裡舞文弄墨的“筆桿子”,變成了田間地頭揮鋤刨坑的“泥腿子”。

為確保錫潭村的貧困戶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提高脫貧質量,夏剛強運用自身農林方面的專業知識及農業開發的豐富經驗,結合錫潭村的相關資源,確定了“橋為媒,花為引,果為業,農旅綜合開發”的長遠新思路,並引進科源公司為龍頭帶領全村開發,拉開錫潭農旅文發展新篇章。

果樹環繞,黃花簇擁,古橋巍峨,綠水相映……如今,錫潭村這“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小小村落,正徐徐展開美麗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