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鐲風情。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

展示翡翠手鐲一個。

翡翠的加工收藏在中國的歷史還不到四百年。在明末清初時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騰衝一直是翡翠的加工貿易中心。

得到一塊翡翠原石,能不能加工成手鐲是首要任務。儘可能多出手鐲是玉石商人和玉石工匠的第一考量。

說到翡翠手鐲,段家玉是不能繞開的話題。民國時期,雲南騰衝 羅綺玉石商人 段盛才 收到一塊300多斤的帶皮玉石,皮殼有點像水沫子,不被同行看好,一直找不到下家接手,一氣之下,丟到馬廄中。巧的是被馬踏開皮殼,露出冰種帶飄綠的翡翠地子。段盛才把這塊玉石加工出400來隻手鐲。這些手鐲大多被當時的達官貴人收藏。其中一對被宋美齡收藏。據分析這些手鐲後來大多流落海外。

段家玉手鐲水頭好,些許飄綠。傳說當年一土匪搶劫段盛才,不要錢財,只要手鐲。段盛才把手鐲丟進魚缸,得於保全。水汪汪的鐲子,飄綠處像水草,在魚缸裡完全隱身。

歷史上狂熱的翡翠收藏者還真不少。西太后慈禧,宋美齡,劉曉慶都算。港澳臺貴婦人就更多啦。

手鐲風情。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


手鐲風情。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