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如果可以,我希望重啟2020。”

在經歷過這個不尋常的冬春之交後,重啟2020成為了很多人的願望。“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給各國發展蒙上一層陰影。然而,當我們從氣候的角度出發審視這場疫情時,就會發現,僅是“重啟2020”並不夠,我們需要的是一條更為“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01 停產停工之下霧霾有變好嗎?

疫情大規模爆發以來,各地採取了最嚴格的防控措施,延長假期、推遲復工等一系列措施減少了人員流動和聚集,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在大範圍停工停產的過程中,很多地區的霧霾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2月中上旬,國內多地依然出現了重霧霾天氣,很多網友也紛紛表示疑惑:“人宅家,車入庫,工地停工,工廠停產,這次重度霧霾誰來背鍋?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疫情之下空蕩的北京街頭依然被霧霾籠罩 ©新華網

對此,國家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副主任雷宇在面對《中國環境新聞》採訪時給出了他的解釋。除了因為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環境容量下降以外,他也提出了另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在一些地區在嚴控疫情期間“工業排放降幅有限,採暖排放還略有增加。”他特別說明“火力發電、鋼鐵、焦化等關係國民生產生活的高排放行業,由於存在不可中斷的生產程序,需要常年運轉。”也就是很多依託傳統化石能源的重工業排放在疫情防控期間下降幅度十分有限。當然,散煤燃放等造成霧霾的其他因素也依然存在。

這樣的解釋也印證了化石能源過度消耗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而其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影響可能更為“致命“,現有研究表明,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增加等問題背後,全球氣候變暖難逃其咎,然而它帶來的影響並不止於此。

02 氣候變暖讓我們深度暴露於疾病之中?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注意到了傳染病和氣候變暖問題之間的關係。很多證據表明,氣候變化正在使病毒多方位入侵人類領地。

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溫度、降水、溼度變化在擴大病毒傳播媒介繁殖範圍。

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決定媒介傳播疾病傳播的主要要素有三個:媒介和宿主的數量、局部致病性寄生蟲和病原體流行,以及人類的行為和疾病抗禦力。而不幸的是,氣候變暖帶來的溫度、降水、溼度改變,都會影響上述三個關鍵要素。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蚊子是傳播寨卡病毒的主要媒介

一項科學研究顯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於炎熱和潮溼的天氣條件增加,美國主要城市的蚊子氾濫的季節延長了76%,降雨、洪水和溼度的增加為蚊蟲創造了更大的繁殖區域,且蚊蟲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更快繁殖。

氣候變暖導致的人口遷移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重新分佈,使人類暴露於尚無法免疫的病毒。

由全球變暖引發的冰川融化、森林大火、洪水和乾旱使得人們流離失所,人類和動物都不得不離開原來的家園以避開這些自然災害。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專家珍妮·費爾表示:“隨著棲息地的變化,人類和野生動植物將通過遷徙更加頻繁地相互接觸”,而這大大增加了動物疾病蔓延到人類的風險。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殭屍病毒”在冰凍萬年之後“甦醒”, 給哺乳動物帶來潛在致命威脅。

一篇發表在bioRxiv的論文指出,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發現了33種在西藏融化冰川的冰芯中被埋葬了1.5萬年的病毒,其中28種對科學界來說是新病毒。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藏區冰川融化 ©新華網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南、北極,2月9日,南極氣溫歷史上首次突破20℃。而此前科學家已經在北極的西伯利亞地區凍土層發現一些遠古病毒,這些病毒已經被冰凍了幾萬年,它們只需要恢復正常溫度就可以復活,而且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和變異性,幾乎很難控制,而南極的情況也許更糟。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歷史上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

專家警告說,由於氣候變化,世界各地的冰川迅速萎縮,它們可能構成威脅。在最壞的情況下,“融冰可能將病原體釋放到環境中。”而人類對於這些病毒一無所知,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03 “可持續”理念是唯一解決之道!

實際上,國際社會對於全球氣候變暖的擔憂已經不斷加劇。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先生就因為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擔憂向人類發出“地球不宜居”的警告,希望人類在100年內逃離地球,而與霍金先生持相同觀點的專家學者還有很多。我們尊重這些地球上最具智慧的思考者,但從引發全球變暖的根源來看,

只要我們立刻行動,地球並非無藥可救

科學界普遍認為“化石能源過度使用帶來的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在過去200年間,由於人類對於能源的需要不斷加大,全球碳排放總量增長了145%以上,這支撐了人類社會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發展是人類的根本權利,但以摧毀地球生態氣候為代價的發展則是竭澤而漁的愚蠢舉動。

我們無法重啟2020,但可以選擇可持續發展

1900年-2010年各國碳排放增長示意圖

因此,可持續發展是地球唯一的出路,而“能源電力化,電力清潔化”無疑是最關鍵的手段之一。在過去,高昂的發電成本一直都是使用清潔能源的最大阻力,但今天,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光伏發電已經在全球很多地區成為了最經濟的電力來源,這為經濟發展和氣候行動提供了可以兼得的最佳選項,也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當光伏發電的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我們還可以通過光伏發電為引水灌溉、荒漠綠化提供完全零碳的清潔能源,以此實現荒漠綠化,進而通過荒漠綠化吸收固化碳排放,實現負碳發展,徹底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這也是隆基已經付諸實踐的“Solar for Solar”理念的最終目標。

在疫情的全球蔓延趨勢之下,“重啟2020”顯然只能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心願。但正視未來,在“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下,大規模使用綠色電力、減少碳排放才是拯救地球的唯一道路。

現實無法重啟,但一定不要輸了未來!

部分內容援引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