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似曾相識的既視感?可能只是大腦“抽了風”

如何解釋似曾相識的既視感?可能只是大腦“抽了風”

迷之大腦

有沒有一個瞬間,你感覺眼前的場景似乎曾發生過。你遇到了一個陌生人,卻恍然覺得“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又或是讀到這裡後,你拍案而起道:“我夢到過這段!”“此情此景,似乎在過去曾經歷過一遍”是一種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錯覺,在心理學上,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既視感”。

是記憶失靈還是記憶出錯?

科學家曾嘗試在實驗室裡重現既視感現象。在2006年的一項研究中,英國利茲大學一個記憶小組研究團隊先為催眠狀態下的受試者創造出一段記憶,比如玩過某個遊戲或者看到一個特定顏色的詞語,接著研究者分別建議不同組的受試者忘記或記住這段記憶。隨後,記住的那一組受試者在重新見到這個遊戲或者詞語的時候,都會產生既視感。

還有一些科學家試圖用虛擬現實技術來營造既視感。一項研究將《模擬人生》遊戲(the Sims)中的一個場景按照相同佈局改造成另外一副模樣,比如將一個虛擬花園場景中所有的灌木都替換成垃圾堆,於是花園變成了一個佈局相同的垃圾場。路過這個場景時,受試玩家們稱他們出現了既視感。

基於這些實驗,科學家開始認為既視感其實是一個記憶現象:我們進入到一個與記憶十分相似的場景,但無法找到相對應的確切記憶。大腦認識到了當下的場景與記憶的相似之處,留給我們一陣難以言說的熟悉感。

科學家並不滿足於上述解釋,他們提出了許多理論,試圖給出記憶失靈的具體原因。其中一些理論認為既視感就像是大腦中通向長期和短期記憶的電路發生了短路,於是新信息沒有先在短期記憶儲存庫停留,而是徑直通向了長期記憶。還有一些理論認為這是由於在沒有相關記憶支撐的情況下,大腦中負責發送熟悉感信號的區域——鼻周皮層和內嗅皮層被錯誤地激活了。

另一種理論認為既視感與“錯誤記憶”有關,這種記憶好像是真實的,但其實是虛假的。這會導致你產生一種無法區分某事是在現實中還是夢境中發生的感覺。然而,後續研究很快反駁了這一理論。

比如,一項研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了正在經歷既視感的受試者的大腦。如果既視感與錯誤記憶有關,那麼如海馬體等與記憶相關的大腦區域應當會被激活。然而掃描發現,被激活的反而是與決策相關的大腦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大腦正在試圖解決衝突:它在翻找過去的記憶,看看我們所經歷的是不是真的發生過。

是大腦顳葉發生了神經紊亂?

既視感的極端情況是顳葉癲癇,這是一種隨機發作在大腦顳葉的神經系統慢性紊亂,經常表現為局灶性意識清醒的癲癇。出現這種情況時,人會繼續保有基本的意識,但是會產生類似於既視感的反常感受。有些科學家認為既視感是這種神經紊亂的輕症版本。

也有理論認為這種詭異的感覺其實是瞥見了未來。一些產生了既視感的人表示他們好像有了可以預知未來的感覺。但是這一理論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據研究,這些人預言的成功率和瞎猜並沒有區別。

我們該擔憂既視感嗎?只要與癲癇無關,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感覺並沒有任何壞處。事實上,有些科學家認為既視感可能是有益的。如果它的出現確實是因為大腦在重新整理被錯誤歸置的記憶,這種怪異恐怖的感覺可能表示我們的記憶在好好地工作。這一理論也解釋了為什麼15—25歲的年輕人更容易產生既視感。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一個長期存在既視感的年輕男子,他頻繁地感覺自己在重新體驗過往的經歷,每次產生的既視感常常長達一分鐘之久。他感覺自己就像是被困在了電影《死亡幻覺》裡一樣。

總而言之,如果你只會偶爾產生短暫的既視感,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你大可以配上《頭文字D》的插曲《Deja vu》,享受一下這種詭異的錯覺。(來源:環球科學 撰文:Sabrina Stierwalt 翻譯:陸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