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和促進消費工作帶來挑戰。我省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迅速行動,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業,助力企業化危為機,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4月2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省商務廳、省人社廳、南京海關、省稅務局等介紹了相關情況。
直面疫情,及時出手紓解壓力
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突如其來的挑戰和壓力。
江蘇省消費、進出口和利用外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1-2月,全省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超過10%,實際使用外資下降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超過20%。
面對挑戰,江蘇省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紛紛出手,千方百計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省商務廳多措並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精準有效服務企業,積極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創新發展,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取得了積極成效。”省商務廳副廳長周常青說,針對疫情擴散導致影響外需實際,我省出臺了穩外資穩外貿22條措施,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幫助出口暫時遇阻的上游外貿企業匹配國內產業鏈下游需求,打通中間品、工業品的供需鏈條,打開內銷之門。穩外資方面,在堅定外資企業在蘇投資信心的同時,發揮產業優勢、補齊產業短板,加強產業鏈配套,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吸引了一批帶動力強、示範效應明顯的項目。疫情期間全省簽約外資項目118個,預計投資總額143.6億美元,其中超億美元項目38個。
疫情發生以來,海關總署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增長措施。南京海關加快這些新政和省政府服務企業“蘇政50條”的落地,以優化完善“企業問題清零機制”為抓手,全力幫扶外貿企業。南京海關副關長彭偉鵬介紹,他們持續壓縮通關時間,擴展“單一窗口”應用範圍,累計通關放行防控物資3.4億元。
“省稅務局把穩外貿作為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經濟大局的重中之重來抓,打出了快落實、網上報、提速批、遠程核、容缺辦等‘組合拳’。”省稅務局副局長姜躍生說,自2月1日起,按照國稅總局要求,省稅務機關共為5.95萬戶企業提速辦理了出口退稅,出口退稅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總局要求提速20%,江蘇提升了50%,其中規模大、信用好的企業3天就能完成。
化危為機,企業主動尋找出路
3月全面復產後,位於吳江開發區的英格索蘭(中國)工業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的大型空壓機工廠內,工人們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裝配操作;另一邊全封閉測試房內,剛裝配完成的空壓機則正抓緊進行最後環節的測試。
“這是去年新落成的工廠,產品面向全球銷售,訂單很多,正努力擴大產能,工人三班倒。”公司物流行政總監陳兆榮說,公司順利復產得益於政府的關心幫助,剛開始想組織員工復工,需要辦出入證,聽說小區管理很嚴,當地政府出面與多個小區協調溝通,使得員工能夠順利出入,還免費提供外地返廠員工隔離點,真是幫了企業大忙。
疫情期間,線下業務受阻,線上業務卻迎來機遇。作為知名的外貿線上平臺,中國製造網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在“雲端”舉辦“虛擬展會”,買家選中意向產品後,可以通過虛擬展會頁面呈現的照片、描述、視頻以及工廠360°全景圖片等快速瞭解產品真實情況。疫情以來,平臺流量、詢盤穩中有升,2月網站訪問量同比增長39%,全站商機增長12.9%。我省眾多外貿企業踴躍參與,南京金百合醫療器械公司預訂了6月份兩場“雲展會”。
截至3月底,全省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5%,規模以上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9.7%,全省外貿企業復工逾九成,其中規模以上和重點外貿企業已全部復工。全省重點聯繫的486家城市綜合體,復工營業477家,復工率98.1%;19031家超市、便利店,復工營業18939家,復工率99.5%;658家百貨商場,復工營業653家,復工率99.2%。
精準施策,釋放更多政策紅利
疫情防控不能鬆懈,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亦不能放鬆。江蘇省相關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和促進力度,讓廣大企業更多更好享受政策紅利。
周常青表示,圍繞穩外貿穩外資,省商務廳將推動全產業鏈復工復產,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鼓勵創新支持企業轉型升級,用好平臺拓展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比如,深入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和公示制度,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3月1日至6月30日,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將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20%。組織“在線洽談會”等線上招商活動,推介我省投資環境和開放合作項目。圍繞促消費,進一步提高政策精準性。比如,延長中小商貿服務經營主體到期證照有效期限,受疫情影響各類證照登記事項發生變化不能及時變更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後1個月辦理。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商貿服務企業,符合條件的暫免2020年上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自2020年1月1日起,對商貿服務企業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所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南京海關表示,將深入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進一步簡化通關手續,關注物流鏈運行,扶持全貨機業務加快發展。通過引入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新興貿易業態,疊加國際郵件交換站功能,大力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密切跟蹤國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和外貿的衝擊,關注鋼鐵、石化、半導體等支柱製造業和先進製造業產業鏈,服務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先進製造業體系建設。(記者 邵生餘 丁茜茜)
閱讀更多 人民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