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中國的軍工企業一般都有代號,全稱為國營 XXX 廠,而不是一些廣告所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XXX 廠,他們的歸口管理部門為國防科工委,而不受軍隊領導。

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幾個部門:核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等,也曾經叫過五機部、七機部等,這就是中國現在十大軍工集團公司的前身。

後來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把這些部門改為公司,即: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這就是原來的五大軍工集團。

1997年為了引入內部競爭機制,這五大軍工集團均一分為二,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組建的十個軍工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後來又加上中國電科、中國電子兩大集團,號稱十二大軍工集團。

2018年1月31日,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中核建設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工業集團 。2019年10月25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新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自此,十二大軍工集團又減少至十大軍工集團。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航天一院:對外稱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156項之一。其519廠(清華機械廠,1964年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時從兵器部劃歸)在長治。

航天四院:對外稱化學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西安。

航天五院:對外稱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

航天六院:067基地。對外稱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鳳縣-西安。

航天七院:062基地。對外稱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萬源-成都。

航天八院:對外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管理局。

航天九院:對外稱基礎電子技術研究院。北京。其771所(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在西安臨潼。

航天十一院: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北京。

航天十二院: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北京。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航天二院:對外稱防禦技術研究院/長峰機電技術研究設計院。北京。

航天三院:對外稱飛航技術研究院/海鷹機電技術研究設計院。北京。(含1964年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時從兵器部劃歸的558廠。)

航天六院:對外稱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院/河西化工機械公司。呼和浩特。

航天七院:對外稱建築設計研究院。北京

061基地:對外稱江南航天集團。遵義。

066基地:對外稱三江航天集團。遠安-孝感。

以上為六大院軍事基地。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011基地:安順。

012基地:漢中。預計建設成殲擊機生產基地,1975年,中央決定西安飛機設計所研製的運八飛機由012基地繼續研製,基地變為運輸機制造基地。012飛機設計所分出單獨設立陝西飛機制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產基地。1980年,運八飛機投入批量生產。

013基地(湖南航空):長沙。管轄幾個航空配件廠和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第三設計院。

014基地(中國空軍導彈研究院):洛陽。

061基地(江南航天):遵義。

062基地(航天七院):萬源—成都。

063基地(航天四院):西安。

064基地(併入062基地):達州。

066基地(三江航天):遠安—孝感。

067基地(航天六院):鳳縣—西安。

068基地(湖南航天):武岡—長沙。

081基地(川北電子):廣元。原0821指揮部,1965年開始興建,為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083基地(振華電子):都勻。

中國航空研究機構


(中國航空研究院)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301所: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北京)

303所:中國航空精密機械技術研究所(北京)

304所:中國航空計量技術研究所(北京)

601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602所: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景德鎮)

603所:中航第一飛機研究院,原西安飛機研究所(西安)

605所: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荊門)

606所:瀋陽航空發動機研究所

607所:中航雷達與電子設備研究院(原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內江607所與蘇州長風有限責任公司171廠合併成立)蘇州。

608所:株洲航空動力機械研究所

609所:中國航空附件研究所(襄樊)

610所:中國航空救生研究所(襄樊)

611所: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612所:014基地,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洛陽)

613所: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

614所:中國航空動力控制系統研究所(無錫)

615所: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上海)

618所: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

620所:中國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北京)

621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622所:北京航空工藝研究所

623所: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西安)

624所: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綿陽)

625所:中國航空工業製造工程研究所(北京)

626所:瀋陽空氣動力研究所(併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院)

627所:哈爾濱空氣動力研究所(與627所合併成立中國空氣動力研究院)

628所:中國航空信息中心(北京)

629所:結構熱強度研究所(長安)

630所: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西安)

631所:中國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西安)

633所:上海航空測控技術研究所

634所:北京長城航空測控技術研究所

637所: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

640所:上海飛機研究所(併入中航第一飛機研究院)

648所:貴州飛機設計所

649所:貴州航空發動機設計所

650所:南昌飛機設計研究所

中國航天研究機構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11所 陝西動力機械設計研究所(六院)/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一院)

12所 北京航天自動控制研究所(一院)

13所 北京控制儀器研究所(十院)

14所 北京特殊機電研究所(一院)

15所 北京特種工程機械研究所(一院)

16所 西安(六院)

17所 北京控制與電子技術研究所(一院)

18所 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一院)

19所 北京航天信息情報研究所(一院)

101所 北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一院)

102所 北京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一院)

165所 陝西動力試驗技術研究所(六院)

23所 北京無線電測量研究所(二院)

25所 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二院)

203所 北京無線電計量測試研究所(二院)

204所 北京計算機應用和仿真技術研究所(二院)

206所 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二院)

207所 北京環境特性研究所(二院)

208所 北京電子文獻服務中心(二院)

210所 西安長峰機電研究所(二院)

31所 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三院)

33所 北京自動化控制設備研究所(三院)

35所 北京華航無線電測量研究所(三院)

303所 北京振興計量測試研究所(三院)

304所 北京京航計算通訊研究所(三院)

306所 北京特種材料及應用研究所(三院)

310所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三院)

41所 陝西動力機械研究所(四院)

42所 湖北紅星化學研究所。襄樊(四院)

43所 西安航天覆合材料研究所(四院)

44所 陝西電器研究所(四院)

46所 內蒙古合成化工研究所(六院)

47所 陝西向陽化工機械公司科技信息研究所。藍田(四院)

401所 西安航天動力測控技術研究所(四院)

501所 空間飛行器總體

502所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五院)

503所 北京衛星信息工程研究所(五院)

504所 西安空間無線電技術研究所(五院)

508所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五院)

509所 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五院)

510所 蘭州物理研究所(五院)

511所 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五院)

512所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五院)

513所 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五院)

514所 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五院)

515所 汕頭電子技術研究所(五院)

518所 山西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五院)

529廠 北京衛星製造廠(五院)

539廠 上海科學儀器廠(五院)

601所 內蒙動力機械測試所(六院)

701所 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直屬)

702所 北京環境強度研究所(一院)

703所 北京航天材料與工藝研究所(一院)

704所 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十院)

706所 北京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二院)

707所 航天科技情報研究所

708所 中國航天標準化研究所

710所 北京信息與控制研究所

771所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九院)

772所 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九院)

801所 (八院)

802所 上海無線電設備研究所(八院)

803所 (八院)

804所 上海航天電子通訊設備研究所(八院)

807所 (八院)

808所 上海精密計量測試研究所(八院)

811所(八院)

812所(八院)

813所(八院)

814所新光電訊廠(八院)

中國兵器研究機構


(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分佈速查!

52所 內蒙金屬材料研究所(包頭)

53所 山東非金屬材料研究所(濟南)

55所 長春設備工藝研究所

58所 西南自動化研究所(綿陽)

59所 西南技術工程研究所(重慶)

70所 山西車用發動機研究所(大同)

201所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北京)

202所 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西安)

203所 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西安)

204所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西安)

205所 西安應用光學研究所(西安)

206所 西安電子工程研究所(西安)

207所 北方自動控制技術研究所(太原)

208所 中國兵器裝備研究院(北京)

209所 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成都)

210所 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

211所 昆明物理研究所

212所 西安機電信息研究所(西安)

213所 陝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西安)

214所 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蚌埠)

218所 上海電控研究所中國船舶研究機構(中國艦船研究院)

12所 熱加工工藝研究所(興平)

76所 船舶檔案館(興平)

701所 武漢船舶設計研究所

702所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無錫)

703所 哈爾濱船舶鍋爐渦輪機研究所

704所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

705所 西安精密機械研究所

707所 天津航海儀器研究所

708所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

709所 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

710所 宜昌測試技術研究所

711所 上海船用柴油機研究所

712所 武漢船用電力推進裝置研究所

713所 鄭州機電工程研究所

714所 科技情報研究所(北京)

715所 杭州應用聲學研究所

716所 江蘇自動化研究所

717所 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武漢)

718所 邯鄲淨化設備研究所

719所 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

722所 武漢船舶通訊研究所

723所 揚州船用電子儀器研究所

724所 南京船舶雷達研究所

725所 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

726所 上海船舶電子設備研究所

760所 大連測控技術研究所

750試驗場 昆明船舶設備研究試驗中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