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警告食品危機,不只是中國在囤糧,世界各國都在這樣做

FAO警告食品危機,不只是中國在囤糧,世界各國都在這樣做

羅馬近日消息:世界各國為了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爆發而採取的大規模封鎖措施導致勞動力供應受限,並且擾亂和農業行業的供應鏈。

週一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其網站發佈的文章稱,除非迅速採取措施保護最弱勢群體,保持全球糧食供應鏈的活力,減輕疫情對整個食品系統的影響,否則世界將面臨近期爆發食品危機的風險。

FAO預計4月和5月可能出現食品供應擾亂的情況

新冠疫情的爆發可能影響食品安全,因為全球疫情流行擾亂了勞動力供應和供應鏈。FAO稱,人員流動受限,以及員工採取的避險行為,可能對農業造成不利影響。食品加工廠可能也無法加工農產品。

迄今為止,由於食品供應一直充足,因此出現供應擾亂的情況也微乎其微。但是FAO稱,我們已經看到食品運輸物流面臨挑戰(無法將食品從A地運至B地),疫情還對養殖業造成衝擊,因為動物飼料的可獲得性減少,屠宰場產能下降(因為物流受限,勞動力短缺),這與中國已經出現的情況類似。

FAO警告食品危機,不只是中國在囤糧,世界各國都在這樣做

FAO表示,肉類和易腐食品等高價產品更有可能出現價格飆升,而不是供應仍然充足的主糧。惠譽解決方案公司(Fitch Solutions)也表示,由於主要產區天氣溫和,全球食品供應相對充足,2020/21年度作物的產量前景樂觀。

惠譽的報告稱,發達國家的穀物生產通常在低密度地區的大型農場進行,不太可能受到疫情硬性。但是在勞動密集型部門,如種植園(棕櫚油)和製造業(肉類加工),更容易出現員工感染以及相應封鎖措施的影響。

在馬來西亞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區沙巴州,當地政府已經下令關閉三個區的油棕種植園,因為一些工人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

儘管主糧供應充足,但是考慮到勞動力人手和物流面臨的挑戰,任何國家保留戰略供應的做法都會增加風險。

惠譽解決方案公司表示,一些國家可能採取貿易限制措施,或者積極囤貨,以保障本國食品安全,這可能導致食品危機迅速升級,並提振穀物和油籽價格走高。

在主要生產國中,越南限制大米出口,俄羅斯也停止加工穀物的出口。哈薩克斯坦暫停出口小麥麵粉、蕎麥、白糖、葵花油和一些蔬菜。惠譽解決方案公司表示,在消費者擔心封鎖並開始建立家庭庫存時,以上舉措可能導致食品價格加速上漲。

當國家層面實施食品保護主義時,例如主要出口國限制出口,或者積極建立國家儲備,可能會嚴重擾亂全球食品供應。

惠譽解決方案公司表示,受食品價格上漲影響最大的國家包括中東、中國、日本和韓國,這些國家的進口在國內食品供應中的份額提高。此外,貨幣匯率疲軟的經濟體,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也將面臨風險,因為大多數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