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去廢己, 初心,妄心,許可馨!


漂洋過海去廢己, 初心,妄心,許可馨!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他所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裡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劉步蟾

劉步蟾,清末公派留學生,北洋水師右翼總兵兼定遠艦管帶。作為曾遠渡重洋,睜眼看世界最早一的國人,他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

值當下公派留學生許可馨連篇累牘的發表不正當“恨國”言論之際。回頭看看劉步蟾時代公派留學生留學的初心與使命感,才覺得愈發的珍貴!正因為這種使命感和留學的初心,中國數代留學生們在青史上留下了一個個璀璨的名字,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等等等等。

但世易時移,近年來的留學生們似乎不復先輩們的當年之勇。如田佳良,許可馨之輩,在外廝混幾年,就覺得果然國外的月亮圓,外國的廁所香,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自由民主的甘甜味道。認為開了眼界的許可馨們,從此變身“恨國”留學生。妄心一片,認定舉凡國外的,既是最好的,舉凡國內的,內心裡首先想起一個LOW字。

刨根溯源,許可馨們的出現,應該是出國留學的初心不同。曾幾何時,出國留學既是為師夷長技以制夷,為中華崛起而留學讀書。他們能夠看到祖國的缺點,但卻想要去彌補和包容,永遠不會對“母親”口出狂言,譏笑嘲諷,甚至看不起,看不上。

而隨著改開而來的留學潮,出國的孩子大多是家庭條件良好,成長環境出眾,出國,變成了一種個人鍍金的手段,變成了高人一等的“炫耀”方式。正如蔡元培曾經所擔憂的——吾過學生留他國者,不患科學程度不若人,患其模仿太過而消亡了其特性!

所以,他們看到了“吸毒”“持槍”“夜生活”“濫交”的人權與自由。認為可以放開的放縱自我,就比其它人多了種種自由的生活體驗。他們覺得能夠夾雜外文,追求奢侈品就是生活品質的提升,乃至個人格調的提升。

從漂洋過海,孜孜求學到漂洋過海來廢己。因為初心不同,所以妄心陡生。於是,田佳良,許可馨們只能沉溺在虛幻的假象當中,認為自己洋而祖國土。發展中國家,勢必是處處都是缺陷。

一個人無法正視自己祖國的發展,哪怕走的再遠,也是井底之蛙。一個人無法客觀的承認祖國的進步,哪怕見的再多,只能自我催眠。

其實,許可馨們的“恨”,更多是“怕”。害怕承認祖國的進步和富強,害怕因此沒有出過國的人們不再低自己一頭。害怕承認是祖國提供的教育與環境,乃至經費才能讓她圓一個出國夢,於是只能在極度的擔心和恐懼中,更加歇斯底里的想要去證明自己依舊高高在上。證明自己一切靠自己,靠家庭環境,證明自己還能發現祖國那麼多缺點。

當昔日受人仰視的海龜,變成現如今蝸居在家的海待。當國外留學經歷,不再能夠在工作生活中,起到核心決定性的作用。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當中國技術和中國品牌開始影響世界。無論許可馨們承認與否,他們其實都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敗犬,成為了一個小丑,一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