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青州 的城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 的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古城-青州昭德古街

青州 的人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 的食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福祿壽糕點店

青州 的花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濟南 現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回家過把癮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喧囂的青州古城

清明節陪老大回 平度 ,這次決定順路去新晉的5A景區 青州 古城看看, 青州 來來回回不知道經過多少次了,由於在濟青高速之南還有點距離,所以走高速時也不會專程過去遊覽, 青州 城區最多也就是到過兩三次,有點印象的也就是爬雲門山那次,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當時的雲門山還在城外比較遠的地方,現在好像已經到城邊了。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前一段時間還有人穿短袖,今天早晨 濟南 下雪了,又穿上了羽絨服,7:50開車上路,天氣陰沉沉的,好在高速公路未封閉,由於濟青高速擴建修路,全程限速80公里/小時,慢吞吞的開到 青州 青州 西下高速,跟著導航到古城的南門阜財門已經是11:00了,此處的停車場比較小,路邊也停滿了車,我們慢慢向前開快到路口紅綠燈處看到路南側的中晨美術館門前有一片空地可以停車,直接就開了進去,隨後就跟進了一批車,這時看門人跑來了,說是單位駐地不能夠停車,大家建議讓他收費看車就可以了,每車十元,後來他也樂的幹這活了,走時看到他拉了根繩子,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裡看車,還是很負責的。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 ,在古代是《禹貢》“ 九州 ”之一,大體指 泰山 以 東至 渤海的一片區域。 青州 在遠古時為東夷之地,傳說大禹治水後,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國劃分為青、徐、揚、荊、豫、冀、兗、雍、梁 九州 , 青州 是其中之一。 中國 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稱“海岱惟 青州 ”。海即渤海,岱即 泰山 。據《周禮》記載“正東曰 青州 ”,並註釋說:“蓋以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 青州 。”青州 ,有7000餘年的發展史,5000餘年的文明史,有12年國都、1065年省會、1606年府衙、2216年縣治的歷史。自西漢初年,先後存在過六座古城,分別是漢代的廣縣城、廣固城、 東陽 城、 南陽 城、東關圩子城以及滿族旗城。2013年11月18日, 青州 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2月16日,國家旅遊局面向社會公示了20家新5A景區, 青州 市 青州 古城景區入選5A級景區。2017年2月25日,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阜財門,也叫南門,是 青州 南陽 城的南大門。 青州 南陽 古城始建於北魏時期,金元明清為府署所在。初為土城,磚城建於洪武三年,城牆高12米,厚6米,長13華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個,有 海晏 、岱宗、阜財、瞻辰四座城門,各類衙署、廟宇、書院、名人故居遍佈其中,為名副其實的“ 山東 第一府城”。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放下車,從南門開始逛,這是進城後從城裡向外拍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進城東側地面上是唐平青盧淄節鎮銅版地圖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古城

遠處是遊客中心,在城內逛不進收費小景點是免票的,這一類的收費小景點一般情況下我會統統掠過,也就沒有必要去遊客中心了。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進城西側地面上是 青州 城銅版地圖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古城

遠處是古州印象,不太感興趣也就沒有進去,說實話是我就不知道里面是幹什麼的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大家都向前走了,就我一人在最後拍照,街上西面第一家就是雲門春藝術館,遠處看著裡面的佛像還比較精緻,想進去看看,可是為了不拖大家的後腿就不進去了,以後有機會再來吧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城裡看阜財門全景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古城

進了阜財門就是南門大街,街上的遊客不少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街邊的小景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新建 好的小巷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路邊看到一猴子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百無聊賴的孫悟空,拍照免費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合影收費10元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海岱都會坊是根據古城保護修復規劃,修復 南陽 城南門阜財門之後所立的第一座牌坊。古代 青州 地處海岱之間,歷代為都會之地和軍事重鎮,曾長期作為 山東 地區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商貿發達,商賈輻輳,被譽為“三齊重鎮,海岱都會”。為彰顯古代 青州 的歷史地位,設立了這座牌坊,是 青州 古城的地標性建築之一。該坊四柱 三門 式,總高度9.4米,總寬14.4米。四柱 三門 式牌坊,中間之門寬闊,可以通車馬。一般情況下,官員可以走中間,平民百姓走兩邊的小門。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從北向南看海岱都會坊和阜財門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萬壽宮街,街口是 新建 建築,裡面也缺少人氣,就不進去了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南門大街,牆上掛著南門大街的牌子,地圖上也顯示南門大街,向北顯示偶園街,只是不知道南門大街和偶園街從哪裡分開的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青州 天主教堂初建於光緒元年(1875)。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 法國 梅神甫接管後第一次購地擴建。民國二十年(1931),益都天主教堂直歸 羅馬 教區管轄。隨著天主教的不斷髮展,1933年又在原址上重建了規模更大的天主教堂。教堂院毀於“”,1997年重建。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尚書裡坊: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旌表 青州 人石茂華而立。這是根據歷史資料在原址復建。(自尚書裡坊向北這幾座牌坊,都是歷史上就有的,基本上是按原樣復建。)該坊四柱 三門 式,總寬度13.8米,總高度11.48米。石茂華, 青州 府益都縣人,字君採,號毅庵,明嘉靖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三邊總督,文治武功,政績卓著。後以養老致仕歸家。明萬曆年間,適逢 陝西 大歉,朝廷以他曾在此地任職多年,民望很高,又重新起用,命其前去督撫救災。當時已經六十多歲的石茂華,馬不停蹄趕往災區,為安置災民日夜操勞,終因勞累過度,吐血而卒。朝廷為旌褒石茂華的功績,特下聖旨,贈官太子少保,諡恭襄,遣官營葬祭祀,並將南門裡石茂華的府邸附近改名為尚書裡,建造了這座牌坊。牌坊的題額是“尚書裡坊”,南面抱柱上的對聯,上聯是“一撫重鎮,居然千里干城”,下聯是“再秉節鉞,允矣三邊鎖鑰”(江玉坤撰聯,劉三民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為“築洪堤明訴訟一方大任”,下聯為“平內亂滅倭奴萬古英豪”(閆金亮撰聯,王建軍書丹)。可以說,這兩幅對聯是對石茂華政績的高度概括。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南門大街東側牆上的磚雕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左邊的衚衕口就是倉巷,研究一通後確認這就是南門大街與偶園街的分界處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古城裡難得一見的老門樓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門樓裡的小巷,新舊風格融合的院落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在地下散落的樹葉中還隱藏著一隻神獸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回孃家的車,小三也要跟著回去的節奏啊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偶園街的西牆上有 青州 十景的磚雕青州 十景的磚雕:古老的 青州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城西連岱嶽,東瞰蒼溟,南面三山連翠,障城如畫,北面二水繞流,抱城如月。名山大川,遍佈四境,文化遺存豐富,風景名勝薈萃,自古即為文人騷客、達官貴人乃至平民百姓遊覽觀光的絕佳之處。明萬曆年間 青州 兵備道、 山東 右佈政史李本緯,將其概括為“ 青州 十景”,並分別賦詩讚美,這十處 青州 勝景是:雲門拱壁、南樓夜雨、範井甘泉、駝嶺千尋、陽溪晚釣、劈峰夕照、花林野趣、行臺秋月、地鏡倒影、石澗冰簾。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許多人就這樣不注意的走過了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位於 青州 古城偶園街中段東側,原稱“馮家花園”,原先為衡王府東花園,距今歷史已有500多年,後來成為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告老還鄉後的住所。馮氏是 青州 歷史上特別是明清之際的名門望族,自始祖馮裕開始,世代為官清廉耿直,詩書文脈代代傳承。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濰坊偶園

收費景點,門口拍照,跳過。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濰坊偶園

過偶園向北就是一門科第坊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一門科第坊: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旌表 青州 馮氏家族而立。這是根據歷史資料在原址復建。該坊為四柱 三門 式,總寬度12.92米,總高度11.32米。青州 馮氏家族自馮裕開始,書香傳承,科第連綿,人才輩出,自明正德三年(1508)至明萬曆元年(1573)馮氏三代65年的時間內,先後有馮裕、馮惟重、馮惟訥、馮子履、馮琦、馮瑗等6人考中進士,馮惟健、馮惟敏、馮子鹹等3人考中舉人。歷史上,馮氏為 青州 的名門望族之一,聲名顯赫,被稱為“ 北海 世家”,亦稱 北海 馮氏。明清時期,先後出了馮裕、馮溥、馮琦等名人,如:明代,馮裕官至 貴州 按察司副使,馮琦官至翰林院學士、禮部尚書、贈太子 太保 、諡恭襄;清代,馮溥官至刑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在過去,牌坊不是隨便可以立的,是有明確規定和程序的。這一門科第坊也是經過皇帝批准的。你看,這座牌坊的題額是“一門科第”,頂額有“聖旨”二字;小字右邊是“旌褒馮氏進士裕、惟重、惟訥、子履、琦、瑗,舉人惟健、惟敏、子鹹”,共六個進士、三個舉人,左邊小字是“大明工部奉敕立,萬曆丙戌榖旦”;南面抱駐聯,上聯是“科第連綿,彰顯東州文運”,下聯是“事功卓著,堪稱 北海 世家”(江玉坤撰聯,張詩傑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是“一門風雅,多少芝蘭 玉樹 ”,下聯是“幾代書香,無窮國棟良才”(閻金亮撰聯,張詩傑書丹) 。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在一門科第坊和大學士中間路西是 青州 基督教堂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基督教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傳入 青州 ,1910年,由 英國 教會(英浸禮會)撥款建造基督教堂。教堂坐西面東,佔地1000平方米。期間教堂多處遭損,1997年重修,現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總體建築基本完好。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大學士:始建於嘉靖二十二年,為旌表 青州 府 諸城 縣人翟鑾而立。該坊為四柱 三門 式,總寬度15.94米,總高度12.65米。翟鑾,字仲鳴, 青州 府 諸城 縣(今 諸城 市)人,以錦衣衛籍舉明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官至謹身殿大學士(首輔),卒諡文懿。牌坊頂額為“御旨”二字,坊名“大學士”(因為翟鑾官至謹身殿大學士);坊名右邊小字為“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石門 翟鑾”,左邊小字為“嘉靖癸卯季春吉旦”;南面抱柱聯,上聯為“巡邊防三萬裡,雄才大略固關塞”,下聯為“秉閣政十餘年,遠慮深謀為棟樑”(張景孔撰聯,沈鐵君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為“體麗聲清,廷對分差標法度”,下聯為“心和意密,公裁明斷順朝綱”(閻金亮撰聯,陳鑄書丹)。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古城內的一條小巷還有以前的老石板路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全國各地都有的特產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柱國坊始建於明弘治年間,為旌表大學士劉珝而立。2014年,復建,四柱 三門 式,總寬度12.78米,總高度12.74米。劉珝,字叔溫,明代 青州 府 壽光 縣人,今 青州 市高柳鎮陽河村人。明正統十三年進士,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太子 太保 、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 太保 、諡文和,歷仕正統、 景泰 、天順、成化四朝,明憲宗稱其為“東劉先生”,並賜印“嘉猷贊翊”。弘治三年卒,弘治皇帝為之親撰祭聯:“忠裨於國,允稱一代名臣,孝表於鄉,堪稱三朝元老”。 青州 府、 壽光 縣都建祠祭祀。頂額為“敕贈”,題額“柱國坊”,題額右邊的小字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 太保 、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 太保 、諡文和劉珝”。“柱國”是文勳封號。左邊落款為“弘治辛酉榖旦”。南面抱柱聯,上聯為“忠裨於國,允稱一代名臣”,下聯為“孝表於鄉,堪稱三朝元老”(此聯為弘治皇帝御製祭聯,劉傑書丹);北面抱柱聯,上聯為“忠廉立殿堂,史稱賢相,功與雲山並峙”,下聯為“仁孝滿鄉里,世譽楷模,德同陽水共流”(張景孔撰聯,劉葆君書丹)。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走到了大槐樹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宋代古槐,1000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古槐旁的老槐樹煎包,排隊的人太多,對角還有一家正宗老槐樹煎包,當時也沒有嘗試,回來後查了查,據說以前正宗的老槐樹煎包已經不在這個路口了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偶園商業街

東門為 青州 南陽 城著名的門戶,始建於北魏初期,距今已有1500餘年。明代稱“海岱門”,清改稱“ 海晏 門”。“出則東關,進則城裡”,是 南陽 城連接東關的惟一出入口。有兩道城門,兩門間環以圍牆封閉,謂之甕城。城門前有寬闊的護城河,是扼守古城的險關要衝。東門前門毀於解放戰爭炮火,內門因修築雲門山路於1972年拆除。

清明瞭,開春了,出去踏青——青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