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知推遲2020高考,考生們該怎樣利用多出來的這一個月?

高考延期時間確定,推遲至2020年7月7日、8日

就在3月31日,教育部發文確定了2020高考時間,定在7月7日、8日,整整推遲了一個月。通告內容如下:

教育部通知推遲2020高考,考生們該怎樣利用多出來的這一個月?

從教育部的通知內容看,全國高考的時間定了,但值得注意的是,通告中提到,湖北省和北京市這兩個地區要根據疫情防控具體情況,再行確定高考時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更改高考時間。

關於為什麼推遲2020年高考,教育部發文解釋:

①堅持健康第一。延期一個月高考防控風險相對更小。②堅持公平第一。把疫情對農村和貧困地區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延期一個月可以有多一點時間集中學習。

多出一個月時間,孩子們應該怎樣複習?

雖然教育部發文確定推遲高考,孩子們看似多了些時間學習,但也要考慮到由於疫情原因,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學習。上網課,無論是氛圍還是效果都不如在教室裡集中學習的好。所以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努力學習,是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

那麼,如何有效利用這來之不易的一個月的時間呢?

1.調節心態,避免學習時出現“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的概念由哈佛大學教授塞得希爾·穆來納森提出,他發現,處在長期匱乏稀缺狀態下的人,都會慢慢被環境所改變,形成一種稀缺狀態。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被眼前的問題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從而忽視了整體的判斷力。

在高三生緊張的複習生活中,往往會出現因為擔心成績提不上去,而過度為自己不會的難題焦慮,忽視了眾多基礎知識點的複習鞏固的問題。稀缺心態使得學生在複習中手忙腳亂,做不好難題,也沒有時間做基礎題,從而產生大量焦慮情緒,導致惡性循環。

要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需要在複習時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一個整體的總結和梳理,搞清楚哪些問題是重要的,哪些問題是次要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復習,告別手忙腳亂。

教育部通知推遲2020高考,考生們該怎樣利用多出來的這一個月?

2.利用精力管理術,合理分配精力

在每天學習開始之前,理清思路,確定最重要的任務、次要任務和其他任務。所謂貪多嚼不爛,根據二八法則,80%的價值都是又20%的事產生的。抓緊抓好每天設定一個主要目標,一門心思攻克難題,比“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要強太多了。

管理精力有4個步驟:

1.在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做最難的事

2.把最大的熱情投入到最熱愛的任務中,完成它並獲得積極反饋

3.利用番茄工作法,每20-25分鐘休息一次,不要為自己無法專注而自責

4.合理飲食和運動,切忌大魚大肉吃得過飽,久坐不動

高考對於學生們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考驗,雖然多出了一個月,但也拉長了戰線,很多孩子在這其中容易產生焦躁的情緒。其實人生要面對的考驗有很多,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應該合理運用方法攻克,不需要焦躁和緊張。

教育部通知推遲2020高考,考生們該怎樣利用多出來的這一個月?

3.適度降低自我期待,提升學習效率

美國心理學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中等程度的學習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在一定範圍內,學習效率隨學習動機強度增大而提高,直至達到學習動機最佳強度而獲得最大學習效率,之後則隨著學習動機強度的進一步增大而下降。

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認知理論,學習動機強度和期望水平有關。所以,管理學習動機強度,就要管理自我期望水平。在學習中,過高的自我期望所產生的緊張焦慮情緒,會使得學習效率下降。

對於高三學子們來說,期待自己在每一次模擬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希望自己能夠在做題中不出錯,都是很正常的心理。但要提醒自己的是,分數和錯誤率都只是一個評定學習情況的參考數字,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到知識本身,研究知識點。放平心態,降低期望水平,穩紮穩打,從容應對考驗!

教育部通知推遲2020高考,考生們該怎樣利用多出來的這一個月?

高考推遲意味著戰線拉長,在這場攻堅戰中,要拼實力,拼心態,還要拼身體。在最後的備考時間,孩子們要調整心態,合理安排時間,家長們也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為孩子備考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最後,祝各位考生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