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被做空”事件解析及幕後資本運作覆盤

瑞幸從2017年10月開出第一家門店,到2019月5月美股上市,這2年多一直是備註關注,絕對可以稱得上,現象級的超級明星公司。最近渾水沽空事件又讓瑞幸成為了“街頭熱議”。


這次做空事件其實算是瑞幸在資本市場上的第一次直面的挑戰和考驗。這是第一次被做空,當然,絕不會是最後一次被最空。


一、瑞幸沽空事件分析


1、做空機構:渾水趁疫情發佈瑞幸做空報告,質疑瑞幸數據造假、高管套現、資產轉移、信用不良等風險、以及商業模式五大漏洞等;但兩番操作僅僅是傷到了瑞幸的皮毛。


2、瑞幸回應:指出做空報告的論證方式有誤,論據經不起推敲,同時稱報告存在故意誤導和虛假指控;瑞幸不慌不忙、全面回應。


3、背後邏輯:被美國做空機構做空幾乎成為明星中概公司的“標配”。由於中概股過去由於規範和合規問題,很容易被做空機構抓注把柄,但是這幾年隨著中概股越來越規範,信息透明度更高,做空機構借外部環境做空中概股容易遭遇滑鐵盧,因為投資者恐慌情緒有時限的,等外部環境穩定下來,股價會報復性反彈。比如這次做空瑞幸咖啡,做空報告發布當天正是美股市場由於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恐慌大跌的一天。儘管做空當日,瑞幸咖啡盤中股價有近20%的跌幅,但當日就已經反彈了一半,後兩天又漲回另一半,完全填平了做空砸出的坑。


二、瑞幸資本運作覆盤


1、從戰略層面來看,戰略實施有章法:18個月上市成就全球最快上市公司,戰略實施助力門店數迅猛增長;再融資策略方面,巧用債權融資預留後路、實現輕資產增長;戰略和資本融會貫通,在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自定義財務指標進行公告,推出小鹿茶和無人零售,貫徹“無限場景戰略”,估值水漲船高;


2、從資本層面來看,資本運作有明確的套路和清晰的邏輯:瑞幸的市值管理邏輯 ,就是在不錯的賽道上,用新穎的商業模式來包裝,邀請外籍CFO,找來“吹哨子股東”站臺(就是在B+輪,引入的戰略投資者,美國最大資管公司貝萊德),再不斷在資本市場講故事,促進股價與市值增長,然後通過再融資的手段繼續推進業務發展。


瑞幸“被做空”事件解析及幕後資本運作覆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