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現實:多少人曾夢想去流浪,看看疫情期間美國流浪者的住處

01曾夢想流浪走天涯,看一看世間的風情

有一首歌的歌名叫《流浪》:“長大以後要去流浪,一定會看得到遠方,我的行囊背上那沉重的夢想是未來的方向……”

小時候曾夢想著去流浪,曾想想象自己揹著行囊走四方,可以去住火車站,甚至是醫院的長椅上。沒錢時打打零工,走到哪裡算哪裡,一路走一路看,浪跡天涯,看盡世間風情。

上學時很羨慕那些鼓起勇氣去流浪的人,喜歡讀關於流浪的詞句;

孤獨的流浪者,徘徊在倫敦街頭,看不到未來,只知道,一路向前行。

漫步麗江古城,在這裡,選擇遺忘,或者被遺忘。——等你帶我去旅行。

當然流浪不僅指身的流浪也代指心的流浪,如同三毛所寫:如果心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流浪。

怎奈即使創青春年少,有顆流浪的心,妄想有一天去放浪天涯。可也沒有流浪的膽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沒的勇氣, 就連說走就走的勇氣也沒有了,會思前想後。


夢想與現實:多少人曾夢想去流浪,看看疫情期間美國流浪者的住處

曾夢想流浪走天涯,看一看世間的風情


02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如果有一天,你在街角遇到一個揹包的帥小夥,那或許就是我,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去流浪……

哦,一切都是詩中的美好,海子所寫“面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曾幾何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多少70後80後及90後都能脫口出,給了多少人美麗的遐想,嚮往著海子所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可是真那麼美好嗎?一個常年住在海邊的朋友說,他家就能枕上聽潮聲,夏天雨季時,窗框都是溼的,住幾天渡渡假還好,有點浪漫,時間長了就不喜歡了。詩中的餵馬,劈柴看似浪漫,細思,有幾個真的想過那樣的生活。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看看疫情之中美國流浪漢的住處吧!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


夢想與現實:多少人曾夢想去流浪,看看疫情期間美國流浪者的住處

照片中的場景正是美國拉斯維加斯的一處停車場間間隔的車位上睡滿了流浪者們。

原因很簡單,該市的一家擁有500床位的收容所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被迫關閉。據網傳一名流浪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而短時間內又無法找到新的場所,還不得不遵守聯邦政府的規定:媽人與人之間的間隔距離至少要有6英尺,約合1.83米.

夢想與現實:多少人曾夢想去流浪,看看疫情期間美國流浪者的住處

最後該市政人員就想到了了露天停車場,並表示實屬“無奈之舉”,這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照片一經在網上傳開,即刻引起了當地人們的議論,當然大多是譴責的聲音;

“內華達州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一個州,然而它只是在一個停車場上為無家可歸者畫出‘社交距離’的格子。”

“拉斯維加斯把無家可歸的人安置在停車場,該市的酒店卻空空如也。這張照片為我總結了這個國家存在的所有問題,以及它對危機的應對。”

顯然,在疫情發展期間,各地的酒店閒置的比較多啊!這點我們也是深有體會的。

可現實就是,人們雖說心有同情,但誰也不願意真的捨棄自己太大的利益付出多少行動來。

即使付出行動,也是在不影響自己本身生活質量的條件之下做的,就如同我們為疫情捐款一樣。

當然人間自有大愛,也有些真的付出很多很多,如名人馬雲,韓紅,還有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企業家,一些普通百姓在默默地奉獻著愛心。多少人對於他們只有仰視,卻不能做到同他們一樣。

從比例上來看,還是過著自己小日子的人比較多。想想多少單位組織捐款,大多數都是按單位的劃線捐的款,多捐的不多吧!

現實就是這樣,即使那些酒店空著,無論空多長時間,能免費流浪者住的有多少呢?另外,流浪者住進去,也得有人管吧,有人打掃吧!這部分費用誰來出呢?政府?

03 現實已經殘酷了,夢想當然要美些

大概就是因為現實很殘酷,所以夢想才要想得美好些,畢竟人的生活不能太現實了。

大概就是這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讀玄幻小說,武俠小說,霸道總裁小說的原因吧,可以在小說中找到現實沒有的感覺。讀著讀著再有種代入感,把小說主角踢開,自己上!

哈哈哈!夢還是要有的,多幾個吧。有些夢想只是夢,而有些夢想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萬一哪個成真了呢!

開心快樂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