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濟南東,中英石墨烯產業園將如何成就“齊魯烯谷”?

產城融合,這並不是個新鮮的概念。將城市發展與高端產業的導入、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產城融合”已經成為時下各地城市化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

2019年5月29日,高新控股、融創聯合摘得濟南高新區5宗土地,40多萬平土地的成功出讓。這標誌著中英石墨烯產業園正式在濟南落地。在濟南,一個目標千億級的“齊魯烯谷”乃至“中國烯谷”已呼之欲出。

落子濟南東,中英石墨烯產業園將如何成就“齊魯烯谷”?

打造全球性石墨烯產業高地

石墨烯正在引領新一輪材料革命,石墨烯領域已經成為全球各大國家的“必爭之地”。

時下,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均從國家層面推進石墨烯戰略,扮演著全球引領者角色,重視石墨烯產業鏈和專利佈局的前瞻性。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發布的報告,到2030年全球石墨烯電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09億美元,期間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3.9%。

中國是石墨烯大國。根據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全球石墨烯產業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石墨烯應用市場2020年將成長至1000億元的規模,中國在全球石墨烯市場上將佔據主導地位。而早在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科技部就聯合發佈《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引導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助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撐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帶動材料產業升級換代。我國大部分省市都在積極發展石墨烯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6月,我國各地成立了20餘家石墨烯產業園、創新中心、生產基地。

但是,目前國內石墨烯產業園雖然數量眾多,卻始終缺少具有代表性的、龍頭性的產業高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與國外優秀企業、技術、人才的互通與合作。核心性、國際性的產業園能夠成為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和樞紐部分,能更有效地創造聚集力,通過共享資源、克服外界負效應,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從而有效地推動一座城市產業集群的形成。而像石墨烯這樣的高新材料,想要進一步搶佔全球市場份額、拉大優勢差距,更需要有一個樞紐型的、貫通中外的大型產業園區作為“引擎”。

如今,打造這隻“引擎”的任務落在了濟南的肩頭。中英石墨烯產業園的落地,填補了國內大型國際性石墨烯產業園的空白。根據規劃,中英石墨烯產業園計劃開發面積約1500畝,位於濟南市次中心高新東區孫村片區。據介紹,園區力爭通過3-5年的發展,在濟南建成具有“產業集聚、帶動輻射、技術創新、科研集中”等功能的國內領先的國家級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基地。

而這個新到來的“引擎”將不僅能驅動山東乃至全國的石墨烯行業成長,還能為濟南吸納頂尖人才、提升城市高質量發展,成為濟南這座城市的一個全新經濟增長極。

中英聯袂擎動“齊魯烯谷”

中英石墨烯產業園選擇在濟南落子,是經過了科學的考量的。

山東本身是石墨烯大省,對石墨烯產業相當重視。2018年山東省發佈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曾明確提出,要超前佈局前沿新材料。針對石墨烯產業,要推進石墨烯特色資源高質化利用,加強專用工藝和技術研發,打造石墨烯研發生產基地。而濟南中英石墨烯產業園的建設,將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重大項目。

青島作為山東的另一大龍頭城市,已經為全省的石墨烯產業崛起打響了第一槍。2014年,青島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青島國家石墨烯產業創新示範基地在青島國家高新區正式揭牌。青島石墨烯科技創新園以打造青島國際石墨烯創新中心為定位,在青島石墨烯科技創新園內設立孵化器,重點建設苗圃、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孵化場所。

青島的石墨烯產業園已經成為山東石墨烯產業發展歷程中的成功示範,也已經品嚐到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所能給一個城市發展帶來的巨大紅利。截至目前,園區已吸引“千人計劃”專家、海歸博士在內的十餘個項目落戶,並與20餘個項目相關單位達成合作意向,園區也讓青島高新區擁有了一個卓有實力的經濟和人才“磁鐵”。

但相比之下,這次落地濟南的中英石墨烯產業園將更具優勢。首先,落子省會城市,讓中英石墨烯產業園自然而然地擁有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大的規劃面積以及更豐富的業態配套,園區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地位將完全不同於以往。

更值得一提的是,濟南中英石墨烯產業園還擁有一項其他園區所沒有的絕對優勢——專業的、實力強勁的國際合作夥伴。

石墨烯材料的應用理念,是於十多年前被英國人率先提出的。2004年,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諾夫首次發表“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並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而此次中英石墨烯產業園,是全球石墨烯市場領導者英國沃薩潤公司與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等部門聯合簽約打造。英國沃薩潤公司成立於2010年,2013年倫敦上市,石墨烯產業是該公司重要的產業方向之一,公司具備全球領先的石墨烯製備技術。

此外,濟南高新區還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諾沃肖羅夫的研究機構為技術支撐,打造產學研一體化路徑,在濟南形成一個全國重要的石墨烯創新示範中心。

目前,項目一期案名已確定為“烯谷國際中心”,將直接對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人才永遠是城市發展的新鮮血液,與頂級學府的直接對接將成為濟南高新區吸納尖端人才的強力“磁鐵”。濟南高新區的目標是打造濟南產城融合示範區,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2018-2035)》,濟南確定了城市攜河發展的城市戰略,將構建“一主、兩副、五次、四衛”多中心網絡化中心體系。其中,高新東區作為唯一一個以產業科技為主導,以生態資源為特色的城市次中心,將成為濟南產業及城市化高度融合的創新發展先行樣板區域。

中英石墨烯產業園的成立,將為濟南高新區的產城融合基因中更添“國際範”,成為高新區打造產城融合“範例”的重要助力。同時,園區將和中科院、山東大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共同設立山東石墨烯研究院,導入相關產業,利用三到五年實現建設產業導入和招商同步進行,未來在高新東區再形成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打造優秀產城融合示範園區

優秀的產業園區將註定為一座城市的發展注入新動能。如今的濟南已經進入了多重利好同時加碼的全新階段:2019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撤銷地級萊蕪市;同年8月國家又宣佈濟南自貿區正式獲批。

多重身份加冕之下,濟萊一體化全新啟程,濟南城市首位度再度提升;同時中英石墨烯產業園所在的濟南東部新城,也已一躍成為城市新中心,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眾多高新技術產業將在此崛起。

這一系列的政策加持,不僅昭示著濟南在新一輪國家戰略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提升了濟南的區域輻射影響力,濟南東部的崛起在國家級戰略機遇的加持下已然踏上征程。如今的高新東區將憑藉自身雄厚的產業優勢,堅持以創新產業為特色發展之路,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新動能。通過高端產業,吸引高層次人才,從而形成人才集聚的蝴蝶效應。致力於在總110平方公里的高新東區,打造40萬人口規模現代化新型城區。

如今的濟南東部新城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產業區,它已經迭代發展到第四代園區,產城融合已經成為其鮮明的區域特色。

根據規劃,濟南東還擁有一個面積達26平方公里的齊魯科創走廊。如果將這條“走廊”形容為一條珍珠項鍊,中英石墨烯產業園將成為這條項鍊上一顆最璀璨的明珠。擁有“齊魯烯谷”的定位,中英石墨烯產業園將率先成長為整個山東板塊石墨烯產業的龍頭。隨著後期濟南地鐵4號線、8號線的正式建成開通,東西向雙向8車道的世紀大道正式開通放行,濟南“東拓”之路將暢達無阻,從西客站、國際金融城到唐治、東區新城將貫連成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中英石墨烯產業園也會成為東部城區乃至整個濟南的新城市增長極。

作為濟南次中心、新舊動能轉換先鋒示範區,東部新城將依託產業基礎、區位條件、發展空間等優勢,引領“山東製造”轉型升級,最終構建產業協同、宜業宜居、產城融合的示範區。而隨著中英石墨烯產業園的逐步落地建成,濟南東將向著這個目標加速進發,加速崛起為濟南的下一個新城市中心,而“齊魯烯谷”乃至“中國烯谷”的藍圖也將自此徐徐展開。中英石墨烯產業園將以更高規格的產城融合優秀示範,會成為這幅“藍圖”中的點睛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