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6每年的愚人節我的微博,朋友圈,還有各種新聞搜索頁上都會有鋪天蓋地的文章用以懷念張國榮先生。這彷彿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東西,那些認識他的,不認識他的,瞭解他的,不瞭解他的,真心喜愛他的,不是真心喜愛他的......通通都會在這一天跳出來,向全世界展示他對張國榮先生的懷念。

一度我以為是我對“懷念”這個詞產生了什麼誤解,為此我還專門去查了查字典。字典上說:懷念是過去經歷的一些場景、聲音、事件在腦海裡的回味,主要是對過去美好記憶的一種內心體驗,是對失去的不復返的時光、日子或者往事或人強烈的想念。

如果懷念的意思是這樣,那麼,抱歉,我無法對張國榮先生抱有懷念。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是的,我尊稱他為張國榮先生,而並非哥哥,因為我覺得哥哥的稱謂是屬於那些愛張國榮先生愛到骨頭裡的朋友們的,那些在張國榮先生的音樂裡,電影裡,甚至在張國榮先生偶爾的言談裡獲得過溫暖並使他們受益終生的朋友們的。

而我,不配。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作為一個90後,在我還不大懂得明星是什麼的時候,張國榮先生就離開了,誰能要求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能聽懂《當愛已成往事》或者能看懂《霸王別姬》呢?對張國榮先生我並不很瞭解,又怎麼有資格去懷念他呢?

我身邊的人大多與我同齡,或大一些,或小一些,我想他們中的大多數應該與我類似,對於張國榮先生不勝瞭解,所知大約也只是九牛一毛,緣何他們每年都會在這一日的懷念張國榮先生呢?

然後我又開始思考,為什麼全世界有那麼多的巨星隕落,卻沒有一個似張國榮先生這班,每年的某一天都會被這樣多的人所想起並懷念呢?

我想試著去了解一下他,於是,我先去把他的歌都聽了一遍。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在《monica》中我知道了他的英俊瀟灑,在《紅》中我知道了他的魅惑神秘,在《風繼續吹》中我知道了他陽光的傷感,在《我》中我知道了他溫柔的堅強。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大約是因為他還是個演員,我在欣賞他的音樂時根本無法忽略他的舞臺表現力,我無法不看他的臉,他的表情,他的動作,他的服裝,他的髮型,而單純的從音樂的節奏,音調,音色去分析他,他的音樂與他的表演是融為一體的。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他拍過的電影很多,經典的角色也很多,印象中我看過的第一部他演的電影還是當年我們當地的地方臺在下午場播的喜劇,叫《家有喜事》,那個時候放暑假,我爸媽都不在家,我一邊寫作業一遍看電視,看的似懂非懂,但也哈哈大笑,那個時候我還認真的思考過,常舒在談戀愛後變man的原理。也是在這個臺,我看過《東邪西毒》《霸王別姬》《阿飛正傳》《東成西就》《英雄本色》《縱橫四海》《花田喜事》《倩女幽魂》......現在想想,在那樣小的年紀我竟然已經看過了不少他的作品,只是那時我以為我看得懂,多年之後的如今重新再看一遍才真的看懂了,或許我到現在也未能看懂,又或許到我滿頭白髮的那天我依然不能說我看懂了。

我不是個專業的影評人,我沒辦法用長篇大論將這些影片在這裡逐一分析且頭頭是道,但再把這些影片重溫一遍,我腦海裡張國榮先生模糊的形象逐漸清晰,一言以蔽之,從他塑造的角色裡我能感受到,他是個很有“情”味的人。

我曾經看過一個全智賢採訪張國榮先生的視頻,那個時候的全智賢還是十七八歲的少女模樣,她像每一個面對自己偶像的小粉絲一樣,羞澀又興奮,張國榮先生一直溫和的笑,親切的同她交流,彼時他並不知道這個小姑娘以後會怎樣的功成名就,他眼神溫柔,就像哥哥一般,此時我才懂了他為何會被喜愛他的人們親暱的喚一聲,“哥哥”。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如果你問我現在是否瞭解他,我的答案是,不。不能說我聽了他的歌,看了他的電影與他生前的影像資料就瞭解他了,我們沒有辦法說自己真的瞭解誰,畢竟連我們自己都未見得了解自己,何況他人。

不過如果你問我是否喜愛他,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樣善良的人值得喜愛。

若你再問我,是否要懷念他,我想說的是所謂懷念如果是每年的愚人節前後寫些什麼言論,說些什麼話語,這般儀式式的懷念,我大概是不會再做的了。

真愛,便繼續深愛他,萍水相逢,便放過他,我想,他的離去大抵是真的厭煩了這世間的種種言語,所以,便不要再打擾他了吧。

但,如果問我是否會在某時某刻某地,因為某事忽然想起他,我想,我會的。

抱歉,我無法懷念張國榮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