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区:一手抓防疫不放松 一手抓发展不动摇

——秦皇岛市海港区打造“五网一站”奋力夺取防疫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丁景东 通讯员肖凤志)秦皇岛市海港区下辖8个镇、3个省级园区,262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100个社区,总面积7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全区所辖社区总量占全市的62%,常住人口数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疫情防控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港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坚定信心、顽强意志、过硬措施,沉着应对、严防死守,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目前,全区2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自2月5日起未出现新增确诊病例。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力打造协同高效组织网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海港区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形成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防控工作开展。

  领导带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在前期启动工作基础上,从1月24日开始,连续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议、调度会110多次,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组织推动。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区各单位按要求建立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组织体系。出台《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方案》,制定《疫情处置流程图》和《疫情防控流程图》,并有针对性地印发工作提示84期,为各单位明确了防控职责,提供了工作遵循。

  责任驱动。印发《海港区区级领导干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责任清单》,建立各级领导干部疫情防控工作联系制度,全力推动各项防控任务落实到位。大力宣传正反典型,全面落实奖惩措施,1名优秀年轻干部被提拔使用,1名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管理,11名党员干部被提醒谈话或批评教育。

  广泛发动。印发《关于集中开展“打赢防控阻击战·港城先锋党旗红”党员攻坚行动的通知》,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居住地或所在地党组织报到,组建临时党支部157个,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坚持全面覆盖、建档立卡,全力打造动态管理排查网

  抓好疫情防控,底数必须清楚准确。海港区六措并举,确保疫情不结束,排查不间断。

  村居地毯排查。以村居为单位,连续开展四轮“大起底大排查”,针对不同群体特点,采取“微信扫码、发放表格、电话问询”等方式,精准建立“一户一人一表”,确保镇街不漏村居,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

  部门联合排查。针对村居在“大排查大起底”中发现的电话号码不准、信息不全等情况,积极协调物业、住建等单位和部门查找房主信息、搜寻相关线索,摸清每一处房屋的情况,坚决做到点对点、实打实。

  条块系统排查。全面排查区直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及其近亲属外出及发热情况,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置。组织相关部门对所监管的养老院、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进行排查,详细掌握所有人员情况,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出盲区。

  卡口过滤排查。在秦皇岛火车站、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和3个省界路口安排人员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排查,累计排查返秦车辆71465辆,登记返秦人员23万人,发现发热人员39人,全部按照规定程序处置。

  上级推送排查。按照上级要求,针对公安部门、三大通信运营商和教育部门推送的近万条信息,逐条进行比对排查,坚决不放过任何细节,确保重点人群全部纳入视野。

  群众举报排查。公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奖举报通告》,鼓励群众举报刻意隐瞒相关信息行为的“四类重点人员”。截至目前,共接到咨询、举报电话31个,查证属实线索2条,给予举报人奖励1000元。

  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力打造阻断传播防控网

  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分区分级,精准管控,全力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村居封闭管控。及早启动了村居封闭管理工作,于2月5日在全省率先完成对715个城市居民小区和262个村的封闭。动员市、区机关干部、村居干部、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公司1.3万人加强村居进出管控。制作检查点“一挂两戴一牌三公开”标识,制定“四问四登记一查一处置”工作流程,实施“两证”(人员通行证和车辆通行证)管理,确保工作规范有序。

  交通通道筛查管控。在火车站、高速口以及省界路口设置检查点,抽调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坚决守好疫情进出的第一道屏障,圆满完成既定工作任务。春运返程加强防控的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等媒体刊发。

  重点场所分类管控。全部取缔市场活禽交易,关停关闭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停止举办大型文艺展演、展览及聚集性群众文化和旅游活动,确保人员不聚集。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体温监测、口罩佩戴、场所消杀、发热人员登记报告“四个到位”。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责成16个区直单位针对分管行业制定31项具体防控标准,巡查商超等公共场所1.03万家次、医疗机构3376家次,确保重点场所管得住、防得严。

  坚持严守规程、规范操作,全力打造科学救治医护网

  坚决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把“四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把好诊断关。在海港医院开设发热门诊,研究制定《海港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海港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流程》等规程,成立技术专家组、医疗救护组等7个工作小组,建立预检分诊、发热病人登记报告等制度,全面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把好隔离关。研究制定隔离工作方案和隔离处置流程图,出台《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设置管理标准(试行)》等规程,明确隔离场所设置标准、管理任务等内容,确保隔离工作规范化。研究制定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规范、防控指南、注意事项、流程图,确保居家隔离效果。

  把好流调关。坚持把流调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研究制定《海港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重点人群大流调工作方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流程图》,为全市流调工作提供了参考范本,为切断病毒传播赢得了宝贵时间。

  把好消杀关。坚持把消杀工作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制定消杀工作流程,出台《确诊病例社区消杀工作方案》,明确消杀标准,全力遏制病毒传播。

  坚持整合资源、不惜代价,全力打造支撑有力保障网

  把加强各种要素保障作为检验执政能力水平的一次大考,采取有力措施,为疫情防控工作创造最优条件。

  强化宣传保障。大张旗鼓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播放宣传片、向镇街下发明白纸等形式,做到疫情防疫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同时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累计处置涉及疫情防控的不实或负面信息83条,网络推送防控宣传21047条,创作疫情防范动漫短视频20部。其中抖音短视频《致敬奋战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获得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

  强化物资保障。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合理确定物资采购、储备及使用计划,确保做到采购及时、保证存量、合理分配、正确使用,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强化民生保障。率先制发商场、超市等场所防疫标准,确保企业在安全环境下运营。组织相关部门逐户走访困难群体,累计发放米、面等生活物资161份,发放物价补贴162.06万元,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月”活动,参加招聘企业951家,提供岗位5000余个。

  强化社会保障。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维稳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启动特殊时期维稳机制,加大对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的打击处理力度。组织15名具有危机干预资质的心理专家,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和“防控疫情心理服务大众微信群”,缓解群众心理压力。

  坚持统筹兼顾、有力有序,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加油站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聚焦防控、发展双发力,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

  优化疫情防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五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区级领导包联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责任、镇街村居属地责任、企业职工个人责任)。制定了企业复工复产一套工作法、两项指南、四个模板,让企业复产复工路径清晰、有据可循。

  强化领导包联机制。建立区级领导包联复工复产企业工作机制,实行各行业主管部门对198个规上企业进行一对一定点帮扶,开展“抗疫情、促发展、帮企业、百日行”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复产。

  出台援企壮大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的六条举措》,通过拨付专项资金,推行贷款贴息补助等措施,全面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抓紧抓牢项目建设这条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支持重点项目复工,启动疫情期间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手续审批部门一把手盯办制度,最大限度简化程序。总投资2.87亿元中节能二期项目建设,仅用3天时间就办理完成开工前各项手续。目前,海港区13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达30.5亿元,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抓实“三创四建”活动。按照省市“三创四建”实施意见,立即组成专班,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将任务逐一分解到相关区级领导、镇街和责任部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