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養薄祭”是真孝敬

“厚養薄祭”是真孝敬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魂斷最是春來日,一齊彈淚過清明”。自古以來,每逢清明節,人們總會在此時來到逝者墓前,以燒紙錢、放鞭炮等祭祀形式,寄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與懷念之情。感恩情懷、生命意識與應時精神,是清明文化意蘊的本質。清明時節人們通過燒紙錢、放鞭炮等形式祭掃逝去親人,正是對清明文化的傳承,也是因為這樣世代傳承,清明文化才綿延千年而不絕,擁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清明文化傳承自然不能固守陳規,抱守陋習,而需順應時代而變,與社會發展腳步相融相合。將落後於時代和社會的習俗,從清明文化中剔除。比如,燒紙錢、放鞭炮的祭掃習俗,今天已落後於時代和社會發展當剔除,用綠色低碳祭掃方式取而代之。同時,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創新清明文化,為清明文化注入現代文明基因。比如,採取居家追思、網絡祭祀、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等生態、文明、健康的方式祭奠、緬懷親人。如此不斷破舊立新,才能使清明文化永葆生機活力。

作為個體,用什麼方式傳承清明文化,並不是多麼宏達的命題,更不是高不可及的事情。回到清明文化“感恩情懷、生命意識與應時精神”的本質,“厚養薄祭”是個體傳承清明文化的最好方式。所謂“厚養薄祭”,就是父母在世時,盡孝道、多孝敬,父母逝去後,葬禮節儉辦,祭掃簡單化。通俗而言,父母在世時,孝敬父母要捨得花錢,讓父母安享晚年;父母逝去後,葬禮、祭掃要節儉節制,不浪費一分一釐錢。

“厚養薄祭”是真正的孝敬,反之,“薄養厚祭”是虛假的孝敬。父母生前不孝敬,逝後在葬禮、祭掃上講排場、搞鋪張,不僅對逝去父母而言毫無意義,而且是一種褻瀆。而這恰恰背離了清明文化的本質,看似有面子、有風光,實則丟面子、煞風景。

從這個意義上看傳承清明文化,“厚養薄祭”實質是每個人的分內事、分內責,既不宏大,也非不可及。“厚養薄祭”既是孝敬父母的必行之事、必盡之責,也是傳承清明文化的最好之法、最佳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