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危機,工廠無人可招,農民工:更願意送外賣,搬磚!

近日,光大證券宏觀發佈了一份就業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民工荒”愈演愈烈。一方面,勞動力供給不斷減少,比如15-59歲人口2019、2020年將分別下降180和300萬左右。另一方面,生活型服務業快速崛起,成了吸收勞動力的“大戶”,比如滴滴、快遞和外賣等創造了近2500萬左右個就業機會。

“民工荒”危機,工廠無人可招,農民工:更願意送外賣,搬磚!

而2017屆本科畢業生進入製造業的比重僅為19.2%,較2013屆下降了6.6個百分點。90後藍領第一份工作從事服務業的比重為30%,較80後下降了17個百分點。很多大學畢業生選擇逃離“製造業”,進入例如外賣配送等服務業已經見怪不怪了。

“民工荒”危機,工廠無人可招,農民工:更願意送外賣,搬磚!

中國勞動市場正經歷一場“大變局”。一方面是勞動力供給不斷減少,比如15-59歲人口2019、2020年將分別下降180和300萬左右。另一方面,生活型服務業快速崛起,成了吸收勞動力的“大戶”,比如滴滴、快遞和外賣等創造了近2500萬左右個就業機會。

農民不願進工廠

即便是農民工,向服務業轉移的現象也已經比較明顯。近年來,農民工在製造業的就業佔比不斷下降,而不斷向建築業、服務業轉移。與製造業之間替代性較高的行業包括:建築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批發和零售業、採礦業。

“民工荒”危機,工廠無人可招,農民工:更願意送外賣,搬磚!

這也成為了沿海地區招工難的一個重要因素,企業想要招到技術工、甚至普通工,都不得不開出更好的福利條件,比如一家縣級工業園區企業在招聘廣告中列出的公司福利,包括為職工子女提供作業輔導。

目前,我國的農民工群體依舊很龐大,根據《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農民工,泛指農村人口進城務工人員,農民工是不可忽視的龐大勞動群體,為各行各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然而,近些年來,雖說農民工的總體數量是有增無減,但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卻變少了,以至於出現“民工荒”。“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現象。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尤其在春節時期尤為明顯。

而如今“民工荒”愈演愈烈,尤其是製造業。這些年,不少工廠出現了“用工荒”、“招工難”的現象,大量勞動力“逃離”傳統的工廠與流水線,而不少農民工寧願工地搬磚,也不去工廠上班,那麼這到底是為啥呢?
為什麼

首先就是薪資方面了,對於農民工來說,最看重的應該都是收入了,外出打工,誰不想賺錢呢?可能有人會認為工廠和工地的工資待遇差不多,真的是這樣嗎?

在很多工廠的招聘信息上,很多單位都是給出了高薪,最起碼是五千以上,而且基本上是包吃住,所以看起來不錯。但是很多工廠的高薪是建立在加班的基礎之上的,很多工廠都是有夜班制度,而這一點,有些人是無法接受的。

其次就是環境方面了,農民工不怕吃苦,工廠的工作環境一般比較封閉,而且管理相對比較嚴格。而在工地上上班,雖說安全係數低,不過,相對比較自由些,遇到天氣不好的情況之下,也會不出工了。

最後就是地域問題了。過去,人們打工都喜歡南下,去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而現在很多農民工則喜歡離家近的工作,不僅能賺到錢,而且還能照顧家裡。而在工地上上班的話,一些城市正好有工程,那麼農民工也無需跑到外地上班了,留在老家即可。

“民工荒”危機,工廠無人可招,農民工:更願意送外賣,搬磚!

工業生產的用工荒,實際上反映了在工業生產的勞動力市場上存在著勞動力價值倒掛的問題。去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相當一部分產業工人應該步入社會的中等收入行列。當下產業工人用工荒的現實,說明產業工人的勞動力市場價值被大大壓低了。

這其中的原因並非僅僅是用工者付酬的問題,更多的是整個市場價格信號體系以及諸如稅收、勞工保護、社會管理等體制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