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提起印度,你會想起什麼?


眾多的人口、貧瘠的貧民窟、頻頻發生的強姦案......


現在還有一樣,印度電影。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調音師》、《摔跤吧,爸爸》、《印度合夥人》,幾乎每年印度都有好片爆出。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部印度新片。


上映前差點慘遭封殺,上映後口碑爆棚,這一次,它直擊了印度的又一“社會之癌”——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第15條★★★★

推薦理由:印度又一現實題材

時 長:124min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2014年,印度北邦一處名為烏沙提的村莊發生了一場惡性姦殺案。


受害人是一對姐妹,一個15歲,一個16歲。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當地村民發現兩人的時候,她們的屍體被吊在一棵芒果樹上,衣衫不整,遍體鱗傷。


受害者的父親當即報警。


但當警察從詢問中得知,被害者一家出自低種姓之後,就開始羞辱他們。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兩名被害的少女還屍骨未寒,受害者家屬又遭到侮辱。


人間地獄,不過如此。


而這一切的禍根,就來自於印度的種姓制度。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和我們古代一樣,在印度,人被按照姓氏分為三六九等,一出生就決定了社會地位。


低種族的人,被上種族的人看不起,只能去做社會底層最骯髒、最辛苦、最危險的工作。


據印度清潔工運動統計,每年都有數十名低種姓的人,在用身體清理下水道時窒息死亡。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非常魔幻。


現在不都是法治社會了嗎?


沒錯,《印度憲法》第15條早就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受到歧視。


但是,已經延續2000年的印度種姓制度,仍然是遍佈整個社會的癌症。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這也是《第15條》險些不能上映的原因。


因為在案件原型的後續調查中發現:


姦殺這兩名低種姓少女中,有兩名是警察。


於是在影片上映前,印度婆羅門(祭祀貴族)向最高法院提交請願書,要求禁映此片。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他們甚至在各大電影院組織了抗議示威行動,目的就是阻止電影上映。


但好在,這部電影最終還是如期上映。


票房口碑雙豐收,還拔掉了所有印度人心裡的那根刺。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故事從案件發生後開始講起。


一名從歐洲留學歸來的上種族軍官阿楊空降此處,負責調查這起案件。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電影開始的前幾分鐘,就為我們可以刻畫了隨處可見種姓制度:


阿楊路上想買瓶水喝,卻被同行警察阻止:


“長官,他們是賤民,他們的碰過的水,不能喝,哪怕他們的影子都不能落在我們身上。”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到了案發地,經過調查,這場惡性姦殺案發生的原因竟然是因為——


3個盧比。(0.29人民幣)


原來,事發當天,三個低種姓女孩找到了工廠的老闆。


因為生計所迫,她們希望老闆能每天增加3盧比的工資。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們因此遭到了老闆連同兩個警察的侮辱。


就為了這不到三毛錢的要求,最終,兩名少女被姦殺吊在了樹上,一人失蹤。


因為,在這些人眼裡,下等人不是人,而是必須要無條件服從的牲畜。


面對此情此景,阿楊傻了。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他從未想過2019年的今時今日,在自己的國家還會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惡性事件。


最可悲的是,一旁的老警察還在催促自己把所有的罪過都推向被害者的父親,趕緊結束此案。


他說:“我上有老下有小,你不要因為一時的正義打破這種平衡。”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一時的正義?


不僅僅是可悲,簡直是可笑!


最終阿楊決心,一定要找到失蹤的少女,讓所有的兇手受到懲罰......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電影《第15條》可以說是把印度的種姓制度和警匪勾結揭露的體無完膚。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印度教徒分為四大類:


“高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這部分人約佔總人口的15%。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在印度四等級裡,最貧賤的是首陀羅。


但四等級之外,還有處於社會結構的最底層的“達利特”。


他們被稱為“賤民階層”,該階層約佔總人口的16.8%。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而這些低種姓的人,因為幾個世紀的壓迫和奴役,竟然也真的把自己當成下等人看待。


不敢和上等人接觸、不敢反抗他們的要求、甚至不敢在他們面前用杯子喝水......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在印度,沒有人能逃脫種姓制度的桎梏。


據稱,連印度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和他的達利特妻子,都曾被禁止進入一座著名寺廟。


《第15條》的導演說,世界上有一種不公叫習以為常。


而我想這部電影的意義,就是打破這種上千年來形成的習以為常。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每次看印度現實題材的電影,都會倍感震撼。


不僅驚愕於印度社會里的殘忍真相,也同樣讚歎於印度電影的大膽和使命感。


漫長的黑暗固然讓人恐懼,但只要能看到光亮,星星之火也會變成灼心的紅日。


多彩的印度,社會之癌搬到電影屏幕“第15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