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新戰略吹響改革衝鋒號,三方面著手轉型“新恆大”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疫情之下,既是對生命的考驗,也是對企業的考驗。作為世界500強恆大集團,許家印曾說過,“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反映恆大的功底”。恆大功底怎麼樣?我們可以從3月31日恆大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找到答案。

數據顯示,恆大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核心利潤408.2億元,同比下降48%;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除此之外,許家印在會上正式宣佈“新戰略”:“恆大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


​恆大新戰略吹響改革衝鋒號,三方面著手轉型“新恆大”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高增長:“網上賣房”實現一季度銷售“開門紅”

今年開年後,受疫情影響,房地產進入寒冬,大部分房企業績出現同比下滑。發佈會現場,許家印表示,“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 。要實現銷售逆市大幅增長,除了恆大充足的土地儲備,創新營銷模式也是重中之重。“網上賣房”,則是恆大實現一季度業績“開門紅”的突破點。

可以看出,自恆大今年實施“網上銷售”的顛覆性營銷革命以來,銷售業績大幅上升: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既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更充分展現恆大實施新戰略的巨大成效。


​恆大新戰略吹響改革衝鋒號,三方面著手轉型“新恆大”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控規模:“黃金20年”打下土地儲備“硬實力”

許家印表示,“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

之所以能做出“控規模”的戰略轉型,底氣來自於恆大積累的“黃金20年”。年報顯示,恆大擁有2.93億平米的土地儲備,因此可以適度減少拿地,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儲備,既能確保公司的持續發展,還能大幅減少支出,如此“硬實力”才能為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

降負債:穩健運營轉型做“新恆大”

“穩中求進”是不少房企近年轉型的目標,“降負債”更是房企穩健運營的關鍵。許家印在此次發佈會上表示,“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要實現這一降負債目標,確保“高增長”與“控規模”是關鍵。許家印在現場算了筆賬,“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恆大做事的風格,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2020年,恆大提出“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新戰略,地產“一哥”用行動吹響地產改革的“衝鋒號”,向萬億目標篤定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