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平:就業問題不簡單是復工


孫立平:就業問題不簡單是復工

情況嚴峻在什麼地方?


對於疫情中及疫情後就業與失業問題的嚴峻性,我們至少要考慮到如下幾點:


第一,應屆畢業生空前的就業壓力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應當是歷年中最多的一年。但當這些畢業生走向就業市場的時候,面臨的卻是非常嚴峻的局面:過去若干年的經濟低迷,尤其是私營企業所處的困境,使得新增的就業機會大大減少;突如其來的疫情,更使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雪上加霜。在這樣的情況下,包括一些大的公司,不裁員就不錯了,哪有崗位留給新的求職者?儘管有關部門試圖通過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方式來緩解這個問題,但能夠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二,失業者沉重的還貸還債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這些失業者所面臨的情況,與十幾年前是很不一樣的。那時,人們沒有債務的壓力,甚至,相當一些人都多多少少有點積蓄。即使是失業了,省吃儉用,也能應付一陣子。但現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家庭負債率高企的社會。有人認為,現在中國家庭債務收入與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100%,相當於美國家庭債務收入的比率。這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房貸。也就是說,很多失業者在失去收入的同時,還面臨著還貸的巨大壓力。如果出現斷供的現象,其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小微企業處境艱難


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整個經濟的不景氣,特別是民營經濟的困境,就業的問題本來就已經越來越突出。在去年年底,疫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不少民營企業的老闆就和我說,過完春節,有的打工的人回來,可能公司都已經不存在了。而疫情的發生,無疑起到了一個雪上加霜的作用。河南省發改委對1348家中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受疫情因素的影響,28.67%的企業綜合成本增加50%以上,43.38%的企業預估疫情造成的損失將達到去年營業收入的50%以上。


這就是我們在就業問題上面對的嚴峻局面。


就業問題不簡單是復工


有人把疫情中的經濟狀態稱之為按下暫停鍵,即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基本處於停頓的狀態。因此,疫後的首要任務是復工、復產,使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恢復正常。


開始的時候,人們想得比較樂觀,只要疫情基本過去,經濟就會很快進入復甦的軌道。就連中金公司也發表了樂觀的預測: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第一季度。一兩個月後,經濟活動將會逐步恢復。到3月底4月初,工業生產能夠恢復到正常開工率的80%~90%,而中國經濟保6的目標基本不受影響。而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很多經濟重鎮復工率確實達到了80%~90%,有的甚至達到了100%,但是,訂單尤其是國外的訂單大幅度減少。因為這次疫情的發展,在世界上是不同步的。外部處於正常狀態的時候,中國在封城,經濟在停擺;現在中國復工了,歐美卻開始封城了。於是,在我們的生產能力在迅速恢復的時候,外部的需求卻大幅度減少,甚至原來的訂單都在取消。有人估計,中國外貿企業在這場疫情衝擊下,有可能倒掉30%,這也就意味著將有數千萬人因此而失業。


說疫後的就業問題不僅僅是復工那麼簡單,還要考慮兩個因素。


第一,與2003年的非典相比,這次疫情發生時,中國所處的經濟週期不一樣。2003年非典發生的時候,我國正處於由市場化改革加速與加入世貿後全球化紅利釋放推動的經濟上升期。在非典當中,中國經濟雖然遭受了短時間的重挫,但受益於市場化改革的推動,全球化的紅利,勞動力的低成本,內外需求的強勁,工廠訂單飽滿,中國經濟得以快速恢復。但這次的情況根本不一樣。在今天,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外需萎縮、中美貿易戰、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相對過剩、地方債務膨脹,經濟發展已經處於減速下行階段。


第二,疫情過去之後,國際環境可能會發生的變化。應當說,在蘇聯解體之後,整個世界劍拔弩張的氛圍開始消退,從而迎來差不多30年的和平紅利期。其間,雖然有911這樣的事件發生,但世界的主流是在輕鬆氛圍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應當說是最大獲益者。但不知從何時起,整個世界的氛圍開始變得緊張甚至充滿火藥味。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中國感受到在高科技、能源與糧食等問題上會不會被卡脖子,從而提出自力更生的發展思路。接著,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在這場疫情中,也越來越感受到經濟安全的問題。所以特朗普一再強調,要促進資本與產業的迴歸。


這意味著什麼呢?無論人們議論的美國在全球戰略性撤退會不會成為現實,但美國通過促進資本與產業的迴歸,重新建設一個自給自足的社會,這個戰略取向,應該是比較明確的。僅僅從經濟的角度而言,這至少意味著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根本性重組。有人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亞洲的以出口創匯為特點的經濟模式將很難持續。如果再考慮到這些年已經在進行的製造業向東南亞和非洲轉移的趨勢,中國未來在就業問題上面臨的局面將會相當艱鉅。


在這種環境之下,有人認為,能復工的企業其實早就復工了,而現在沒有復工的,可能有相當一部分復不了工了。不要再抱現在的失業問題是因為復工還不充分這種幻覺了。


關鍵是營造人們能夠吃口飯的社會生態


所以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就業這個問題。


人們發現,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很多國家尤其是歐美髮達國家,都採用了向居民直接發錢的做法。也包括面向貧困群體的種種救濟措施。應當說,這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是極不尋常的事情。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除了最基本的倫理考慮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新京報》在一篇文章中所說的:保護經濟的最基本的細胞。


什麼是經濟的基本細胞?兩個最基本的層面,一個是企業,一個是個人,作為勞動者和消費者的個人。在企業的層面,包括中國政府在內,已經在採取包括貨幣、財政、產業、稅收等多方面的措施,幫助企業能夠活下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環境。因為沒有企業,就沒有就業。這方面人們已經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這裡就不再贅述。這裡只從個人的層面談兩個問題。


第一,以工代賑,政府購買勞動。30年代大蕭條最嚴重時,美國1/3的勞動力處於失業狀態。羅斯福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不是簡單給他們一口飯吃,而是以工代賑,創造就業機會。政府出錢購買勞動,興建社會福利事業、公共事業。在大蕭條期間,美國興建了11萬個圖書館、醫院和學校,並且提供了大量的免費服務。因為他們有一個理念,這口飯是別人給的還是自己掙到的,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我們應當考慮這個做法的合理性。


第二,營造人們比較容易找口飯吃的社會生態。在社會面臨困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保住人們的謀生機會。而這個謀生機會是存在於一種社會生態系統中的。人們通常說,水至清則無魚,就是說,魚必須是生存在一種複雜的生態系統中的。人的謀生機會也是如此。現在的情況是,完全靠在企業中的正式就業來解決失業問題是很困難的,更現實的是,在促進正式就業的同時,怎麼能夠讓他們比較容易地找口飯吃。


說到這,我就想起一件事情。我現在住在海南,門前有一條很長的路。大家都知道,春節過後,特別是現在疫情有所緩解的時候,很多候鳥式的人離開了海南。我的意思是說,這條路的人很少,車輛也比較少。自從小區解禁之後,時常有些賣菜的小販過來賣菜,對於居民來說也比較方便和安全。但每每被執勤人員給趕走了。我想,在當前這種特殊情況下,允許他們擺個攤,賣點菜,雖然對環境多少有點影響,但對這些賣菜的人來說,就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全家人就是靠這個生存呢。我們何必偏執於所謂的環境問題,剝奪他們的這個謀生手段呢?


所以,解決就業的問題,我們需要有一種生態的眼光和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