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什麼價值?為什麼要做?如何做到?”產品規劃四問

規劃,對於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比如,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員湧進城市。然而,有限的中心城區卻無法承受增量,正面臨著供需失衡的嚴峻壓力。因此,周邊地區的聯動規劃,通過快速交通(快速公交、地鐵),相對優惠的住房和商業政策,為分散和有效的人口分佈提供了可能。以北京為例,城區已由二環路延伸至六環路。再比如,落後的產業結構會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

可見,我們的社會和生活離不開規劃。規劃的真正意義在於通過對未來整體性的考慮,制定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今天的企業也需要策劃,不僅要活在當下,還要策劃有競爭力的產品,以迎接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做什麼?什麼價值?為什麼要做?如何做到?”產品規劃四問

曾幾何時,柯達的口號深入人心:“你只要按一下按鈕,剩下的就交給我們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按下按鈕,但給柯達的東西卻越來越少。隨著雲時代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消費者的照片存儲習慣發生了變化,甚至照片的使用也發生了變化。柯達未能規劃產品與時俱進,未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最終走向破產邊緣。

產品規劃是個複雜的腦力工程。其過程涉及:對市場機會的識別、對產品技術的瞭解、對企業資源的盤點等內容,這在客觀上也就決定了必須是專業能力過硬、有經驗、懂行業的人才能勝任相關工作。新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理解仍處於模糊狀態。他們更多地考慮產品形式。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產品經理都是從產品設計開始的。他們離產品規劃還有一段路要走。

產品策劃人員一般需要通過調查研究瞭解市場、客戶需求、競爭對手、外部機會和風險,以及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然後,根據公司自身的情況和發展方向,規劃能夠抓住市場機遇、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制定遠景目標,實施遠景目標戰略戰術。

“做什麼?什麼價值?為什麼要做?如何做到?”產品規劃四問

產品策劃實質上是獲取信息、分析需求、做出決策的過程。所獲得的信息不足、不真實、不可靠;需求分析是否到位,是否客觀、全面、深入;決策是否明智,是否符合現狀,是否能考慮到未來的發展,每一項都會影響產品規劃。

通常,下屬向老闆彙報,老闆向投資者彙報時,基本上都會問:“你是做什麼的?有什麼價值?為什麼?怎麼做呢?”看似簡單的四個問題,足以問倒很大一批人。

1、 做什麼?

首先得回答:做什麼?做什麼,是規劃的結論。這個結論通常需要你仔細思考,比如:服務什麼用戶,提供什麼產品,需要滿足什麼。沒有人會相信,如果你連做什麼都不知道,結果會很好。這似乎在測試你對5w3h分析的熟練程度。實際上,它是幫助你在系統整理答案的過程中,提高思考問題的成熟度。回答對方問題的過程也能讓你想得更清楚。所以在回答該做什麼的時候,我們通常需要一個詞或幾個詞來讓每個人都明白。

2、 有什麼價值?

下一個答案是:價值是什麼?在商業社會中,任何產品都必須在生產、消費或交易的某些方面體現其經濟價值。商業的本質是盈利。不能盈利、不能自生自滅的公司,一定不能長久。

價值的答案,其實就是要回答這樣做的核心經濟利益。通常,當老闆和投資者看產品時,他們主要看產品可能帶來的商機。例如,在做一個在線旅遊項目時,如果遊客按照網站的指示消費,商家會根據客戶的費用給服務商回扣。那麼這個產品能帶來多少利潤可以通過它的企業所有權來預期。

“做什麼?什麼價值?為什麼要做?如何做到?”產品規劃四問

比如對新聞信息做垂直搜索,但只對新聞信息的內容進行搜索,用戶的獲取成本很低,而且替代性強,因此不會出現付費群體,自然會對商業價值產生質疑。但如果調整線路,為企業提供一個輿論體系,企業很可能為此付出代價,那麼商機自然就會誕生。

3、 為什麼要做?

為什麼要做?很多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可能是價值、成本、風險、問題並存的。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這也導致了不同的認知和判斷。正因為如此,有些人看到了機會;有些人看到了風險;有些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問題。由於某些原因,商業機會沒有被充分識別或缺乏創新意識,從而導致錯過機會。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產品經理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分析發現商機,然後通過充分的理由反饋給老闆或投資者,支持他們決定是否這樣做。通常,需求的緊迫性、需求的規模、成本效益比、風險等因素都應該在這一原因背後進行充分權衡。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這些需要考慮和權衡的因素。

“做什麼?什麼價值?為什麼要做?如何做到?”產品規劃四問

4、 如何做到?

“如何實現”實際上是:實現目標的具體策略和方法是什麼。在《西遊記》第81集中,“正是八仙同過海,獨自顯神通”中寫到:漢鍾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後,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柺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藉助寶物大顯神通,遊向東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