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懷念的青春

今天又是四月一日,即是愚人節,也是哥哥張國榮的忌日。17年前的今日,香港中環大廈那縱身的一跳,留給後人無窮的謎團和哀思,風華絕代,斯人已去。

70後-85前,張國榮、梅豔芳、譚詠麟等這些人是我們的青春,《風繼續吹》、《水中花》、《千千闕歌》……,旋律響起,腦海裡就是我們的青春。


每個人都有自己懷念的青春

人們紀念或懷念張國榮,更像是懷念自己的青春,人的青春都是最難忘的,青春裡的歌曲、青春裡的故事、青春裡的天氣、青春裡的運動場、青春裡的那些人……,每每想起,耳邊迴盪的是那時的笑顏如花,那人是的吐氣如蘭,或有甜蜜,或有揪心,然而都是每個人終將或終已逝去的青春。

也許再過十年,這些名字或歌曲,將不再被網絡或世人更多提起,再過十餘年,75後-85前也將逐漸步入50歲知天命的年紀,那個年紀,青春騷動的心早已冷卻,安靜冷看世間雲起雲落,這一代人的青春將被深藏心底……

也許在那麼偶爾的一刻,死海泛波瀾,青春還會被擾動,也許只是偶爾。曾經小編和一些老哥哥們去唱歌,60年左右的一大哥,動情的唱起《鴻雁》,那種投入那種動情,讓我依稀看到了60後一代的青春。

90後00後一代人的崛起,未來也會成長,也會老去,也許等他們緬懷青春之時,耳邊迴響的會是周杰倫、楊冪、鹿晗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追捧,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青春,青春永遠是用來懷念的。

致敬永遠的哥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