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陪伴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曾經是一位北漂母親。如今,她不僅自己事業有成,兒子也將於今年7月從英國一所著名高校博士畢業。


如此優秀的孩子,趙偉的育子秘訣究竟在哪兒呢?


我出生在林區,16歲前,除了樹我沒有見過任何植物,也很少見過糧食。1984年,我被送到2000多公里以外的姑姑家,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從林區到了以草原和農業為主的環境下,我突然感覺:我該努力了!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


大學畢業後,我隨愛人一起回到了草原。


在這前前後後的十年中,父親在給我的書信中說得最多的就是六個字:自尊、自愛、自重。這六個字一直深深影響著我。


回到草原,我成了一名婦產科醫生,也收穫了上天送給我最好的禮物——我的兒子。


還記得那時參加中醫自學考試,12月的內蒙,零下三四十度,冒著風雨,我挺著大肚子去參加考試。那時,全國能拿到職業教師證的總共都不到2000人,但我真的做到了,因為堅持,因為願意。


內蒙經常颳大風,我們開玩笑說:一年會刮兩次風,每次刮六個月。在這樣惡劣的天氣和嚴寒下,我開始思考:人生就這樣過下去了嗎?一個想法就萌生出來:我要去北京!


緊接著,1998年正月初八,繼愛人之後,我去到了北京。工作上很幸運,進到一家公司,接受到很規範的職業訓練。



01

給孩子“界定”好

孩子會比家長做得更好


孩子入學也該提上日程了。


偶然得知北京的孩子都是6歲入學後,我當時就急了。孩子那年正好6歲,已經被扔在老家半年了。跟愛人商量後,連夜回到老家,第二天就把孩子帶到北京參加入學面試。面試很順利,兒子開始了在北京的求學。


因為戶籍問題,當時很多學區考試,孩子並沒有機會參加。但也正因如此,形成兒子珍惜所有機會的心態。


對於走過的路,感恩才是核心。


因為我跟愛人工作忙,就把兒子送到學校住校。正式住校後的第一個週末,我們去接孩子,孩子出來見到我們,眼睛都是呆滯的,孩子苦苦哀求,不用我們接送,自己拿鑰匙回家行不行。


我跟愛人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回想當時,我感慨:穿越平凡,一定會有一些讓我們想起來一生都感覺遺憾的事情。


孩子週一到週五都在學校,週六回家,我們當時就約定,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的任務是工作,所以我們很少問他作業、也很少陪他寫作業。


之所以這樣約定,不是不管孩子,而是我們發現孩子很努力,他會暗暗和班裡成績非常好的同學競爭,所以我們很少給他施加壓力,孩子回到家很放鬆。


大人需要給孩子【界定】好,界定好後,孩子會比家長做得還好。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前排中)與志願者



02

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摔幾跤


我印象中特別深刻的,初中時因為他成績比較好,有一所高中就想跟他簽約,結果他比較傲慢,一心想考另一所學校,結果並沒有考上。


初中升高中這一跤摔完後,上高一時,他發奮圖強的勁一下就給激起來了。


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適時放手,讓孩子摔摔跤。絕地反彈時,孩子身上的勁真是勢不可擋。


高中畢業後,孩子考取英國帝國理工大學,順利讀完本科、碩士研究生。今年7月,即將博士畢業。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兒子


孩子初中時,一次跟他聊天就問他怎麼看待爸爸媽媽,他說覺得爸爸媽媽挺努力的。


四合院家長課堂有一句話,“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如果父母不能以自己的努力、勤奮給孩子做榜樣,對孩子的積極影響非常有限。試想,家長如果說到做不到、言而無信、撒謊、不誠實、不孝敬父母,在潛移默化中會傳遞給孩子。


在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是最大的。


我想到曾經親眼目睹的一幕,一位媽媽就瞪了女兒一眼,女兒直接就把手裡正吃著的三明治甩在了媽媽臉上。我當時都驚呆了,這一摔過去,媽媽也忍不住了,母女倆就撕扯在了一起。


後來從這個女兒口裡我瞭解到,她小時候,爸爸媽媽打架,她就躲在牆角,媽媽就穿著皮鞋使勁踢她,說起這些,能感覺到女兒心中的恨。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中)與先生(右一)、兒子


父母在孩子心中種下的根,孩子會揹負十幾甚至幾十年。經營好家庭,才能給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提供好的環境。作為家長,成長自己、建設幸福家庭,特別關鍵。



03

我最想對孩子說的一句話


2016年四合院貴陽論壇後,我走進了中華文化的殿堂。學習後我最大的感受是,生命的邊界被打開,對待生命與人生的看法與從前截然不同。


去年,我與志願者們一道,帶著三小時工作坊,走進社區、學校、企業單位,把中華文化帶給更多的人。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組織三小時工作坊


讀博第一年,兒子在英國特別興奮地打來電話,“媽媽,中央重要領導人要來我們實驗室參觀”。在導師安排下,他很幸運地成為負責接待的幾名中國學生中的一員。


兒子所在的機器人研究中心,未來很多傳染病和大手術都可以通過機器人來完成,能很好地幫助到醫生。


我記得在四合院學習時,老師曾問過我們“你最想對孩子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報效祖國!”


我當時脫口而出就是這句話。作為中國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有這樣的志氣。


今天7月,兒子就要回國了。這也是他一直以來的想法,學有所成,為國效力。



04

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歲月真的是不饒人,一轉眼,我已經來到北京二十多年了。在這裡,我安家立業;這個城市,就是我自己的家。


我在北京享受到最好的資源,我該如何感恩?當“感恩北京”四個字從我心底冒出時,我不由得淚如雨下。在這個城市,我得到太多太多。


如果沒有學習,我可能仍生活在“多掙錢、少幹活”的狀態裡;學習中華文化後,我的心跟祖國鏈接在了一起。從前當醫生也在想著怎麼為更多人服務,但今天因為有了一顆志願者的心,感覺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純粹,被舒展、自由、喜悅和幸福感所包圍。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組織線下學習會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趙偉(中)與共同參加線下學習的母女


我想,所有中華兒女心裡都有這樣一份隱秘的渴望——做偉大祖國的志願者。


我不僅是一位母親,我也是一名志願者,是北京地區的著急人(著急地利益他人)。走出小家,我開始走進更多家庭,幫助更多孩子與家長,共同建設幸福家庭。


如果你也在北京,如果你也有關於家庭方面的問題,或者你也想跟我一樣成為一名志願者,請與我取得聯繫,我的微信號是:a33119474


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迎接這個偉大的時代。作為家長,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成長,我們的孩子也會不斷成長,我們的國家也會更加繁榮昌盛!


致良知四合院:一位北漂母親的育子路:今年7月,兒子博士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