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疫情下的中國強勢崛起,降準等三重利好,撲面而來!

1.中央財政撥付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第三期出資75億元支持小微企業貸款融資。

點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是採取股權投資的形式支持各省區市開展融資擔保業務。也就是說,銀行啊,你們少考慮一點風險,大膽一點放貸支持實體經濟。其中,一些特殊的貸款,有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擔保的貸款,如果真的出現壞賬還不上銀行了,那可以找這個擔保基金要錢。換句話說,這就是鼓勵銀行給小微企業貸款,別怕風險。

另外,這段時間銀行股的陰跌,市場一是擔心銀行出現大面積壞賬,二是擔心為了支持經濟、支持中小企業,銀行被壓任務,啞巴吃黃連,出現壞賬還得自己兜著。那現在安心了,擔保基金兜底。


2.央媽決定於2020年4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有效增加中小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還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6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此次定向降準分4月15日和5月15日兩次實施到位,防止一次性釋放過多導致流動性淤積,確保降準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

點評:這段時間,受疫情的衝擊,一是生意受影響,二是還要付人工、場地、利息等等各種費用。所以,實體經濟缺錢,真缺,有些企業公開算過賬,說自己只能撐幾個月,幾個月之後如果復工、消費還沒有恢復正常,只能關門大吉。但如果撐過這幾個月,經營情況一切恢復正常,有利潤進來就逐步走上正軌。但是,這幾個月時間,資金從哪來?銀行。銀行,一是怕風險,第一條利好解決這個問題;二是可能真的也沒有錢,那第二條利好就是解決這個問題,釋放4000億,使勁往出貸,支持實體經濟回到正軌!


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點評:很多朋友一看利率下降,就以為是降息了,我第一眼也是這樣。但仔細一看,這並不是我們日常說的降息。我們日常說的降息,是引導銀行的貸款利率下降,但這個不是。這是一種懲罰性的措施,即降低銀行放在央媽那裡的鉅額資金的利息,進而鼓勵(逼迫)銀行放貸。比如,上面說定向降準4000億,但有些銀行怕風險怕壞賬,就是不往外放貸,資金還放在央媽那裡,還可以躺著賺0.72%。4000億的0.72%,那也有將近30億的收入。那現在,把這個利率降低,只有可憐的0.35%,那銀行就得好好想辦法把資金運用起來。

總體來看,雖然沒有直接救A股。但是,實體經濟穩了,那上市公司就有業績支撐。實體企業不著急從股市中抽取資金補資金缺口,那股市失血現象也會減輕,也是利好。還有一點,大家懂的,雖然是鼓勵銀行放貸支持實體經濟,但資金多了,總會有資金流入A股的。

所以,雖然大家已經是驚弓之鳥了,一到週五就擔心週末新冠惡化出利空,就總想著拋拋拋。但這一次,我們等到實質性利好了!現在,已經無需擔心歐美等地的新冠持續惡化,因為我們中國控制了新冠,我們中國要強勢崛起了!


風險揭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本產品屬於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品種;投資者應具有較高的風險識別能力、資金實力與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應合理配置資產,不應用全部資金做投資,不應借貸、拿養老金來做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