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文:真實的力量("雙十一張友文"在武漢播報第26則)

寫日記並非一時心血來潮,也不是疫情的助推,而是我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習慣的養成,說來話長,只能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中去領悟。武漢這次史無前例的疫情到來之時,我就一直在實錄這個偉大的時代,只是每天沒有發佈而已。事實上,每天對外公開的只有日記的三分之一。同學吳學鋒博士是懂我的,他說你不可能每天只寫這麼一點點。是的,我承認。現在時機不成熟,慎言為佳。當"在武漢播報"用名為"雙十一張友文"微信公眾號推出後,沒有想到反響這麼強烈,譬如人民網"強國論壇"、鳳凰網"在人間"、中華大學語文網、中華藝壇網、儒家經濟文化網等媒體幫助推介,"劍蘭文萃""非非視界""通俗文學與大眾文化"等微信公眾號也在幫助轉發;還有不少陌生讀者添加關注,甚至幫我轉發,更不用說諸多典型文友的大力宣傳了。有些文友竟然把我的"在武漢播報"與方方的武漢日記相提並論,我表示不敢當。

老友王仲剛說:"友文:今天看到的是您在中心疫區武漢的第19次播報,前面18次給我的突出的感受是你的內心非常強大,你的意志非常堅強。讀了那麼多書,經過了那麼多事,受到那麼多的歷練,所以任何艱難困苦在你面前也不在話下。你是那麼樂觀,你是那麼堅強,你可以把痛苦當成快樂,甚至把擔心受怕隔離在家的枯燥的生活也過得如此快活,當著快樂去享受。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你不會把悶在家裡的生活覺得像坐監牢一樣,而且還是覺得每天的時間不夠用。

因為你始終在學習、在思考、在碼字(創作)。這一點咱們很相似,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覺得苦悶,都不覺得時間難熬,都會覺得時間不夠用。今天讀了你寫給'大一'學生的一封信,突出的感受再一次感受到您的大愛,對學生的真愛,對身邊人的真愛。不僅是老師、兄長、好友、前輩,更像是親人。再一次見證了我對您的一貫不變的評價:張友文對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因為你對所有的朋友和熟人,就像你曾經對我一樣,都是那麼的無私和真誠。友文:保重好自己,還是要多吃點好的,春天已經來臨,疫情終將過去,明天會更美好,期待我們再相逢![玫瑰][玫瑰][玫瑰][擁抱][愛心]"

公安作家歐平兄說:"作家需要講真話。在我認識的湖北作家當中,友文是其中之一,友文兄不但講真話,而且在'抗疫'中天天堅持播報,這很難能可貴。誰說公安出不了人才?讀讀友文兄的文字,也許你會改變。柏楊說:'中國人,只有認清缺點,才可以自救。'"

公安作家李曉平姐姐說:"在武漢重災區,友文弟弟不僅天天出作品,而且每一篇都充滿正能量!正所謂言為心聲,友文能寫出這麼有力量的文章,源自他心靈的健康和強大!作為作家,說真話當然是非常可貴的,但在抗擊疫情的最關鍵時刻,在我們親愛的父老鄉親全都處於恐慌的時節,真正愛國的作家,還是需要傳播一些正能量的,力爭用我們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文筆,喚醒那些蘊藏在生命谷底的希望和力量。就像春天來了,百花開了,但同時蒼蠅和蚊子也來了,我們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千萬不要總是把狹隘的目光盯在那些嗡嗡亂叫的蚊蟲上不放,我們更不能因為這幾個蚊蠅,就否定整個美好的春天!"

公安作家張玉波說:"友文兄在武漢疫區,能夠處變不驚,每天堅持寫正能量的文章,真是難能可貴,可以說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加油友文,加油武漢。"

學生唐亮說:"您的每一篇播報都仔細讀了,這一篇覺得非常好,很受啟發(當年在學校的時候,您的言傳身教對我們也影響頗大)。非常同意您信中觀點,每個人都要樹立正確的死亡觀,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所以我們必須勇敢的直面死亡,才能更加珍惜生命。人也應當有悲憫之心,特別是我們做法官的,輕則斷柴米油鹽,重則斷自由生死,更應常懷悲憫之心。審判中只有常懷悲憫之心,才能兼顧天理、國法與人情。一點感悟[呲牙]"

……,……

上述溢美之辭提煉出的關鍵詞為:勇敢、堅持、正能量和悲憫之心。這是朋友給我的鼓勵與生活給予我的饋贈。當然,也與公安文學的滋養分不開。我的主業是研究公安文學。寫日記並非正經事,權當作業餘消遣。只不過在這個特殊時段,為此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自認為還算半個知識人的我應該多做所謂的學術論文,可是一想到逝去的同事,計劃就變了。當年,我與他一起在學報編輯部工作。他對我說,論文只有三個人看:一個是作者,另一個責任編輯,還有一個是借鑑者(引用者)。此語深刻!至今都記得。論文的生命力的確不長。幾十年、數百年後,哪個還去研究那些論文呢?因為理論都是自反,長江後浪推前浪……

此同事因為尿毒症而換腎,且堅持活了20多年,卻沒有躲過這次疫情。他主要是因感染病毒而死。"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死則死矣,本是不可抗拒的規律,但我仍然為他寫上幾句。他像"預警者"李文亮醫生一樣,有許多值得我們懷念的理由,如他的籃球打得好,更主要是人品好:為人不做作、不虛偽;與他打交道,不需設防……

幾個公安系統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正在創作關於"疫情"的小說,我說盼著大作問世,用心用情寫吧。本人作為一名"公安文學言說者",在此善意地提醒他們:創作時不是不要宏大話語,而是在要講究藝術,要用細節來表現,不能讓文本中人物說出來或喊出來,如"我是警察"、"我是黨員"等,且要寫出人民警察內心的困惑與苦惱,要寫出人物靈魂的搏鬥,而不是廉價的讚歌,否則生命力不會久長。最近網爆湖北十堰鄖西縣店子鎮中心衛生院護士江世娥在路邊吃飯的情景就非常真實和自然,毫無做作之嫌,這遠比宣誓、拉橫幅和喊口號更能打動人心。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工作人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醫護人員、人民警察、"城管"、村幹部和志願者等身份,他們有情感、有苦惱,他們只是沒有時間說,或沒有辦法說,甚至不能說,文字工作者有義務和責任幫他們表達和書寫。

為什麼這麼多人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分析不是因為文筆好,而是我的記述是真實的,描繪的是真實的武漢,實錄當地市民們的生活百態,包括他們的情感。正如剛剛刷屏的漢罵一樣,她那痛快淋漓的罵聲與武漢市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當下,困守城中的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一日三餐。生活用品用完後,就得買,可又不能自由外出,怎麼辦呢?各小區業主便群策群力,便想到了團購,結果引發諸多衝突。好在這只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像人民群眾與病毒之間的敵我矛盾。現在把與病毒的較量比作戰爭,便有了"保衛武漢戰""保衛湖北戰"之說。


張友文:真實的力量(


我以為,這樣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正如把李文亮醫生比喻為"吹哨人"一樣,也是不科學的。"吹哨人"英語TheWhistleblower是一個貶義詞,真正稱謂應該是"預警者"。為何不能說把抗擊疫情稱為戰爭呢?實際上,戰爭思維非常可怕,我們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現當代文學就因為戰爭思維的影響,對文學性的損害蠻大,公安文學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其間正義與邪惡較量的模式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是真的發生戰爭,怎麼還有閒心逸緻組團買菜呢?甚至連喝一口水都難,睡覺都不安穩,水、電和氣都不通……與真正的戰爭相較,我們現在應該是歲月靜好了。"雙十一張友文"以為,當下中國並不需要戰爭思維,只需要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就夠了。

清早起來,口含生薑這個細節不會少。只是生薑不多了,如果用完了就算了,不再向"小區購物協會"提出個性化要求。然後,給幾蔸萵苣葉換水。從微信獲知,青菜用水養著,可以保鮮數天。現在試驗了一下,似乎有效果。忙完了世俗活動,接下來就是高雅的精神活動,即忙"學習強國"。這一個月來,真正地刷了"學習強國"的分。此前只是搞搞形式、做做樣子,手機放在家播放"新聞聯播"時,本人卻在外面活動,猶如老師在上課,學生在睡瞌睡一樣,沒有效果。也就是說以前刷的分是假的,如今才是真的。認真"學習強國",才知新聞聯播不再是半小時,今天是42分鐘,昨天是50分鐘……變化多大哦。我的傳統思維裡一直以為"新聞聯播"時長是半小時呢。今天的新聞聯播中有一部分時間用來報道開業復工,這是好事。坐吃山空,不工作是不行的。寫到這兒,想到一個段子,說詐騙電話又出現了,詐騙者也開始上班。

目前武漢市已經有13家方艙醫院開張了,救治床位13348張。下一步將再建19家。至25日,全市儲備的方艙醫院床位將達到3萬張。武漢市已依託大數據平臺實施精準防控。市區指揮部通過大數據整合歸併了醫院、疾控中心、醫保、公安、民政、通訊運營商等有關單位信息數據,對四類人員的核酸檢測、流行病史、密切接觸者的隔離進行統籌,形成一個信息管理閉環,從而形成對傳染源的有效鎖定和有效阻斷。與此同時,武漢市所有小區堅決做到每個小區只留一個出入口,老舊小區、開放式的居民區通過圍擋的方式實行硬制隔離。出入口有值班人員24小時值守、測溫登記、憑證放行。

如今,武漢疫情依然比較嚴峻。昨天還在徵集第二批進入社區的自願者,與第一批徵集條件相較,有所放寬。第一批要求40歲以下的男性,且是黨員才有資格。

每天還是或多或少做一點正經事的,如聽網課。如果要寫出具體內容,估計又要花不少時間,明天再說吧,今天已突破三千五百字了。正如吃菜一樣,要省著一點,現在家裡的一根灌腸都是分兩段的,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放在飯中一同煮熟的一根灌腸一分為二,上學前吃一段,放學後再吃一段。多麼捨不得吃喲!那時,根本不講葷素搭配,哪還有什麼健康、營養可言呢。活著,活著!


作者張友文簡介:文學博士、副教授;自詡"雙十一張友文"(參評"副教授"和"攻博"各十一次、自名"公安文學言說者"、自號"功不唐捐齋主";出版《回望公安文學》等專著四部,受邀至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等院校及公安實戰部門講授"公安文學"43場次,並在部分高級中學和高校進行(公益)勵志講座數場次。微信公眾號:gh_7b4e98b35f4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