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前段時間熱播的臺劇《想見你》讓很多人認識了演員許光漢,他的表演清秀不做作,乾淨而美好,感動他角色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喜歡上了這個現實中的陽光男孩。翻找他的其他作品,同樣在2019年上映的另一部電影《陽光普照》,由鍾孟宏執導,在豆瓣打到了8.4的高分。

一如我們印象中的許光漢,他飾演了影片中那個代表陽光的男孩,而不同的是,這並非一部溫暖清新的青春片,該片的類型定性為劇情、犯罪。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陽光普照》一家四口劇照

臺灣對於此類題材的電影作品多是對社會現象的寫實與投射,藉由影像與現實之間犀利的指涉關係,通過多藝術形式的電影媒介,將導演的創作理念和所要揭示的社會生存狀態傳導給觀眾。

在1979至1983年間,"社會寫實片"更成為了臺灣地區創作的高峰期,改編自當地真實法律案件或新聞紀實報道的"犯罪片"也成為了導演們的偏好。

作為臺灣後起之秀的導演鍾孟宏,他的作品中有著楊德昌“陰冷現實主義”的臺灣悲歌式遺風,直面當下臺灣社會的瘡痍與現代臺灣人的精神危機是他的作品的顯著特點。這部《陽光普照》的故事原型就來自於鍾孟宏同學的真實故事,劇中的阿和遭受著跟他同學相似的經歷,導演藉由這段故事作為該片的創作起源。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陽光普照》中阿和與菜頭

影片從普通的一家四口切入,如同陽光一般優秀的大兒子阿豪(許光漢飾演)和從小頑劣最終以教唆傷人進了少年輔育院的小兒子阿和(巫建和飾演)。破敗的家庭關係,不斷湧入的矛盾衝突,在當初幫阿和砍傷人的好友找上門時,故事跌進了更加黑暗的深淵。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審訊室中的菜頭

電影以兩位少年的不同境遇,剖析乾涸矛盾的家庭關係,反思當下臺灣青少年社會環境問題。該片的片名為“陽光普照”,看似如和煦春風般溫暖,實則卻充滿著寒涼和血腥。享受著陽光的溫暖,卻也不得不承擔著它照亮現實的真相,一如事物的雙面性,有陽必有陰,而兩者也在隨著環境的變化不斷髮生著位移。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參加哥哥葬禮的阿和

該片引用雙線的敘事結構,平行帶入阿和和阿豪的人生軌跡,伴隨著父親如同枷鎖的親情,將兩個兒子的內心世界一一揭開。

其一,猶如困獸縮在陰影下的弟弟阿和

阿和被抓,判入少年輔育院三年,前腳剛走,後腳他的小女友挺著肚子上門,阿和的母親不得不接收這個兒媳,而父親的回應是:我希望他關到老,關到死。在這個家庭中,阿和就是那隱藏在陽光背後的陰影,是父親眼中的不堪,是從小到大都不願對外承認的廢物兒子,在他心中一直就只有阿豪一個孩子。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然而我們從他人的隻言片語中得知,阿和可能是受到了霸凌,他請好友菜頭幫忙教訓欺負他的人,菜頭卻直接砍斷了別人的手。這些埋在阿和身上的爆點,他的父母從沒有發現,或者說不願意去發現。父親眼中不存在的兒子,無論何時都不需要去關注。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阿和與女友在少年輔育院中結婚

阿和成了罪犯,有了自己的孩子,每一件事情的進程都太過突然,黑暗中低頭前行的少年來不及掙扎和分辨,就已被推向了審判臺。如同看到了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少年們,殘忍的青春留白中,孤獨、恐懼、悲涼成為了他們特有的情緒觸點。昏暗的街燈下,小四猛地將刀刺向小明的腹部時,他的青春在那一刻戛然而止了。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當菜頭砍掉別人手掌的那一刻,阿和的人生和《牯嶺街》中的小四彷彿重疊了,現實將他重重的打壓下去,他身上的陰影逆光瘋長,父親眼中壞掉的種子如他所想一樣發芽了。

臺灣青少年犯罪問題,在當下日益繁榮與富庶的生活條件下,卻並沒有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內外環境的變化,舊時的傳統道德文化與社會價值觀的不斷衝撞瓦解,使得新的社會問題接踵而至,

少年犯罪如同不治之症一樣,日趨嚴重,難以調和,既令人望而生畏,又使人束手無策。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阿和爸爸送錢給菜頭

其二,陽光普照下的棄子——哥哥阿豪

弟弟入獄後,本就破敗不堪的家庭關係並沒有因此得到緩解,陽光少年阿豪突然無聲無息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對於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他如同一劑“觸底反彈”的猛藥,砸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陽光普照》中的阿豪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導演以上帝的視角,沒有對影片中的任何一個人憐惜,冷酷地剖釋在每一縷陽光後都有背陰面,它如影隨形一直存在,潛藏於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阿豪死的毫無預兆,卻也在情理之中,他是一枚硬幣的另一面,弟弟的墮落,父親的期望,他的世界不同於阿和,沒有陰影,陽光普照,沒有空間躲藏喘息,最終他成為弟弟口中“最厲害”的人,連死都是。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阿豪的決絕讓我想起另一部處於對立的電影《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影片中的女主身患胰臟的疾病,已經時日無多,而她卻如櫻花一般在短暫的生命中無限的綻放。我們崇尚這種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卻也不可否認現實中有太多如阿豪一樣身處陽光之中,反而尋求陰影慰藉的少年,身處的環境不同,對現實的殘酷認知不同,周遭的人不同,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相同。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念念手紀》又名《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劇照

其三,平靜之下的暴力,冷漠包裹的親情。

《易經》有感,利和弊會互相轉換,吉爻和兇爻是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影片中將陽光與陰暗交替處理,出獄後阿和開始向著正常的軌道前行,努力工作,照顧家庭,緩和父子之間的矛盾,多年沉浸在黑暗中的阿和逐漸走進陽光,然而人性的陰暗卻不會因為一點表象而改觀,它只會在特定的時間點被放大,揭露。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被迫營業的阿和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菜頭找阿和的家人

在高壓的鏡頭前,每個人內心的陰暗面都被觸發,菜頭找上門來,被親情束縛的阿和被迫營業,收進身體的尖刺被再次割開。

一向冷漠的父親,為了阿和不再重新走進深淵,殺掉了菜頭,用變形的父愛搭建兒子頭頂的陽光。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父親殺死菜頭

而影片最後,母親雖然忐忑卻仍舊坐上了阿和偷來的自行車後座,斑駁的陽光灑在臉頰上,冷暖只有她自己知道。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母親坐在阿和自行車後座

整個影片,沒有談如何救贖,也沒有用大和解的方式做結局,只是用白描將真實的家庭矛盾、人性起伏一一展現,直面陰暗寒涼、崎嶇破碎的人生。

《陽光普照》:又一首青春悲歌,望而生畏,卻又束手無策

陽光普照之下,無視滋生的陰暗,疏漏失衡的家庭關係,未來幸福的出路建立在血淋淋的犯罪之上,腐蝕著一個又一個原生家庭,逐漸蔓延到由若干家庭組成的社會當中。影片探究人類靈魂的陰暗角落,也揭露著烈日當空下無所躲藏的難耐,陰與陽、好與壞、善與惡,不斷轉換、不停對立又不時互補,人性的真實就在其間模糊遊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