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世界鬼吹燈再領先?《龍嶺迷窟》開播豆瓣8.4高分,或成“鬼吹燈”IP經典之作

盜墓世界鬼吹燈再領先?《龍嶺迷窟》開播豆瓣8.4高分,或成“鬼吹燈”IP經典之作

這幾年,關於盜墓題材的 IP 系列開發得很火熱,形形色色的電影和網劇層出不窮。尤其是 " 盜墓筆記 " 和 " 鬼吹燈 " 這兩個超級 IP 的角逐,更是從小說延伸到了影視界。

對於書迷而言,大多數影視改編的盜墓題材讓人有些失望。

雖然仍有觀眾對盜墓構建的 " 世界 " 感興趣,但已經呈觀望態度了。而這次的 " 鬼吹燈 "IP 系列的改編還能再次引來市場的高潮嗎?

由潘粵明、張雨綺、姜超等主演的懸疑冒險網劇《龍嶺迷窟》,是由同款 IP 系列《怒晴湘西》的原班人馬打造,不僅在製作水準上延續了前作的精良,剛播出六集豆瓣評分也達到 8.4。此次的故事講述胡八一、王胖子等一行人前往陝西古藍縣尋寶探險的經歷。

這些年來," 鬼吹燈 " 也成為國內奇幻 IP 的 " 寶藏 ",多次被翻拍。不過並不是每一次的改編都能使人滿意," 鬼吹燈 " 系列影視作品的良莠不齊,也在逐漸削弱這個 IP 的影響力,所幸這次的《龍嶺迷窟》,觀感和賣相都還不錯,只願它後期不要崩。

情節的鋪設是同等題材佼佼者

《龍嶺迷窟》改編自《鬼吹燈》系列小說第二部,也算是《精絕古城》之後的續篇故事。

從目前更新的劇情來看,《龍嶺迷窟》無論從故事講述還是情節的鋪設來看,都是同類題材中的佼佼者,比如劇集開頭絞殺 " 旱魃 "(" 旱魃 " 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引發旱災的一種怪獸),以及胡八一在渡過黃河時與 " 鐵頭龍王 " 魚在水底搏殺等戲碼,都彰顯了奇幻題材最讓人興奮的緊張感和神秘感。不出意外,這部《龍嶺迷窟》應該會成為 " 鬼吹燈 "IP 的經典改編作。

視覺效果是否能還原地下奇觀

盜墓小說講的是不同類型的墓穴探險,但讀者仍欲罷不能,一個根本原因是不同墓穴有不同奇觀,比如 " 精絕古城 " 與 " 龍嶺迷窟 " 的感官世界是不同的。

小說影視化的一個最大挑戰在於,其視覺效果是否能夠還原出地下奇觀,讓觀眾直接在視覺上感受奇境和刺激氛圍的衝擊,這是成敗的一大關鍵。而視覺取決於特效上的投入。

這會兒《龍嶺迷窟》已播出六集(共 18 集),第六集才姍姍來遲地進入墓穴,特效展現相對有限,但就前六集來看,特效觀感還是比同系列 IP 作品的《怒晴湘西》差一些。

觀點 盜墓題材影視化改編難度大

跟 " 鬼吹燈 " 隸屬於同等盜墓系列的 IP" 盜墓筆記 ",這兩者都擁有眾多的原著粉,也是影視人想要改編的熱門選擇。細數由這兩大 IP 改編的影視劇作品,大多評分不高,僅有 " 鬼吹燈 " 系列的《精絕古城》、《尋龍訣》、《怒晴湘西》豆瓣評分高於 7 分。《盜墓筆記》系列改編作品均在 7 分以下,其中《牧野詭事》的評分甚至跌至 3 分。明明在小說中積累了大量的原著粉,可是一旦搬到銀幕上,就出現口碑不一,產生極端化的現象,接下來盜墓 IP 改編又該何去何從?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從連載到發行都超過十年,積累了大量的粉絲,他們對其構建的世界也十分熟悉。然而,在《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的影視劇改編上,二者卻十分混亂。如《鬼吹燈》共兩部 8 本,電影版權卻賣給了不同的公司。《盜墓筆記》雖然在南派三叔的運籌帷幄中,但其影視劇改編卻缺乏嚴密的時間線,開發序列混亂。由此,每當有一部《鬼吹燈》或《盜墓筆記》IP 改編的影視劇出現,不僅普通觀眾就連原著粉絲也都要猜上一番。

同時,盜墓題材越來越多,想要拍出新意較為困難。喜愛盜墓題材的觀眾往往是基於獵奇、探險的心理,越是神秘的事物就越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而,從 2015 年至今," 盜墓 " 題材似乎已經被拍爛了,如果改編再抓不住影視劇本身的質量,口碑差也是自然,這也就是《河神》、《古董局中局》、《藏地密碼》等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在資深劇評人李永傑看來,奇幻題材的改編和影視化,比一般類型的題材難度本來就高,但有關 " 鬼吹燈 "IP 的開發還在繼續。

他認為," ‘鬼吹燈’ IP 仍會是影視行業內的改編熱門,但對於獲得作品改編權的影視團隊來說,必須要堅守自己的創作底線,不能為了蹭 IP 的熱度,而潦草創作,畢竟最終作品口碑高低不一也會損害到 IP 本身。"

網友聲音

@怎樣才能遇上你:整個劇非常有質感,潘老師真厲害!

@睡在月宮裡的小仙女:從目前的六集看下來,劇情還不錯。後面可不要崩了,千萬不要像怒晴湘西那樣了。

@朝陽區水冰月:等多放幾集我再看,不喜歡等。

@Her-paroxetine:潘老師演技在線,目前看兩集感覺電影感很強,而且緊接精絕古城的劇情。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長沙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