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脱贫攻坚,方式多样。无论是易地搬迁安置,还是留在家乡发展,只要方法得当,加上勤奋肯干,总能摆脱贫困,实现增收致富!今天,咱们就去大关县和盐津县,各讲一个“脱贫攻坚”的故事。

青山翠谷,村民劳作,这是哪里?在大关县翠华镇的兴隆村,20多名村民在村集体经济企业带队人员的组织下,发放、运送、栽种枇杷。大伙挥汗如雨,就为有一天能看到“枇杷满枝头”的盛况。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尽管一块儿干活,但村民们各家的情况并不一样。有的已经搬迁去了靖安新区,是回来运秧苗种植,把老家的土地用起来;有的留在村里发展,靠参与特色产业来实现脱贫增收。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这个地方叫“枇杷沟”,村民们组成施工队,顶着烈日栽种枇杷。有人已连着种了10多天,每天有100元的工钱收入。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村集体经济企业负责人说,这是翠华镇脱贫攻坚“补短板”的一个水果种植项目。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有5个村民组适合种枇杷。兴隆村种了811亩枇杷,是继筇竹、烤烟、天麻,花椒之后发展的又一项特色产业。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那么,已经易地搬迁的又有什么故事?咱们接着说!在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愁一条街”铺面抽签仪式正在进行。一共44个商铺要以最优惠的价格,出租给易迁群众。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这次“乡愁一条街”的铺面抽签,有794户易迁群众参加。每个铺面的出租价格是每月每平方米7.5元,真算得上是“良心价”啊!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水田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门面出租给易迁群众以后,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逐步实现增收致富。

水田新区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盐津的水田新区,是昭通的8个“万人以上安置点”之一,总共安置了近3100户、1.4万多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政府投资建了一批商铺,帮助易迁户“自己当老板,走上小康路”。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记者/大关县融媒体中心 陈绍金 晏清琴 盐津县融媒体中心 黄成元 朱应 艾欣 报道

©云视新闻七彩云

种枇杷,分门面:“留乡发展”或“易地搬迁”都能有“盼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