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文|幸福海主筆團

圖|《如果歲月可回頭》


最近劇荒,翻到了靳東的新劇《如果歲月可回頭》。


劇中靳東一改往日的“精英”形象,飾演了感情、事業雙雙失意的中年男人白志勇,先是被老婆離婚,接著又因為醉酒丟了工作,大寫的“慘”字隔著屏幕撲面而來。


幾乎和白志勇同時期,劇中另外兩位主角藍天愚和黃九恆同樣也遭遇了婚姻危機,一個頭頂綠帽,另一個喜當爹十餘載。


帶著各自的鬱悶,三個男人機緣巧合下報了同一家旅行團,在去澳洲的旅途中成為朋友,相互治癒,並對事業、感情以及婚姻有了新的審視。


現實生活中,不幸的婚姻也是有各自的不幸,但成功的婚姻一定都離不開用心經營。


婚姻不是一紙文書,它更多的關乎責任與愛,代表著兩個人的相互承諾和彼此支持。


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01.在關係中,你積攢了多少憤怒值


《如果歲月可回頭》中有一個細節,面對妻子提出離婚,白志勇非常不能理解,質問妻子:


"為什麼非要離婚呢?就因為我貪玩,愛打撲克牌,愛喝酒,沒能陪你去看話劇,去看演唱會?你裝什麼嫩啊!為什麼非要跋山涉水,費時費神的去看什麼六月天的演唱會?"


在連珠帶炮的責問中,白志勇很激動,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妻子很沉默,連糾正他“你多了一個月”都表現的剋制。


對話交流期間,可以明顯看出這兩個人已經不在同一個頻道了,婚姻走到這一步可謂是名存實亡。


很多人在關係中是缺乏表達能力的。生氣了就直接吼出去,也不解釋為什麼,這樣做的後果是,對方只能感受到憤怒,卻不知道你為什麼憤怒。


還有一些人沉默,在關係中從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情緒,而是讓情緒慢慢在心裡累積、發酵,直到內心被情緒填滿了,實在裝不下了,這才爆發。


而此時的爆發,往往就是關係的終結。


這兩種都不是好的表達方式,好的表達包含對“場”的敏銳的感知,是正向的,積極的就事論事,而不是發洩情緒,也不是消極逃避。


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在溝通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對關係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一個人很憤怒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把這種憤怒的能量傳遞出去,讓場域中的另一方也變得憤怒。


想要創造一個正常的可溝通的關係場,顯然憤怒值不宜過高。


比如,妻子忙著打掃衛生,又要照顧孩子,看見丈夫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看電視,當下就怒了,說:


  • 就知道看電視!地上那麼髒不知道拖一下嗎?


這句話帶有非常強烈的憤怒的能量,一旦拋出,丈夫就很容易被點燃,雙方可能就會不可避免的進入到一番唇槍舌戰當中。


但是,如果妻子在表達之前先插播一段覺知的過程,首先去看到自己的憤怒,然後去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憤怒,經過一番轉化,這股憤怒的能量就會被削弱,變得不再那麼張牙舞爪。


在表達的時候,她也會變得平和很多,她可以說:


  • 我現在有點累,想休息一下,你可以去拖一下地嗎?


這樣的表達就理清了憤怒背後的期待和需要,比較中正,不再帶有攻擊性,同時也更容易贏來對方的合作。


在關係中,我們總是容易對伴侶投射過多的期待,把一些期待看做理所當然,並對伴侶抱有某種“心有靈犀”的幻想,認為對方應該自發的體察我們的期待,不需要我們主動表達。


一旦對方不能滿足我們的期待,甚至是根本就沒有覺察到我們的期待,就會表現的失望、憤怒。


如果說宣洩式的怒吼是顯性的憤怒,那壓抑式的沉默則是隱性的憤怒。無論是哪種憤怒,都夾雜著嗆人的火藥味,憤怒的多了,離爆炸也就不遠了。


一段關係想要長長久久的走下去,需要管理關係場中的憤怒值,同時也需要去看到關係中的那些期待是否真的合理,更需要去學會中正的表達期待,建立一個鬆散自由的溝通環境。


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02.你為什麼生氣


一個朋友開玩笑說:“最近教孩子做作業,脾氣變得很暴躁,你可不要把我拉黑了。”


當一個人長時間處在身心疲憊的狀態當中時,更容易被激怒。


很多媽媽在處理親子關係的時候,內心知道要給孩子耐心,但是給不出來,就是因為疲憊。


當然疲憊的原因有很多,有工作壓力帶來的疲憊,有操持家務帶來的疲憊,還有輔導孩子作業帶來的疲憊;具體事務上的疲憊,關係上的疲憊,各種疲憊累積在一起,對整個人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消耗。


而耐心也是需要有能量支撐的,當媽媽進入到了過度消耗的狀態,自己都快要撐不下去了,當然也就沒有多餘的心力去照顧孩子的情緒。


這個時候,如果孩子表現的差強人意,比如一道題講解了半天還是不懂,很容易就會點燃媽媽的怒火,像“你怎麼這麼笨!”“到底要我講幾遍才明白!”這樣的話,簡直是張口就來。


著名心理學家奧瑞·利歐斯說:


  • “如果你對周圍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並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夠對感受進行調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時候都振作起來。”


一個人內在特別敏感的時候,對所處的環境感受的更加細膩,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起他的注意,或者是過度反應。


魯迅先生《狂人日記》中的主人翁就是一個敏感多疑的人,連趙家的狗多看了他幾眼,都要在心底打一個問號: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敏感的人通常也是更容易被激怒的人,因為任何一種情緒,都有可能在他們面前被無限放大。


對於敏感的人來說,有時候生氣並不需要什麼正當的理由,發生任何一件小事,別人任何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眼神,甚至是眼神都不需要,也可能成為生氣的原因。


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人們之所以容易被激怒,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內在不穩定。


內在不夠穩定的人,常常會把價值感建立在他人的評判之上,會根據外界的反饋進行自我評判。


如果外界的聲音一直是正向的,積極的,那自然極好。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無論一個人多完美,多優秀,都一定會或多或少收到一些負向的反饋。


當我們沒有一個很穩定的內在的時候,外界的那些負面的、否定的聲音很容易就會引起我們的自我懷疑,為了避免自我懷疑,憤怒就成了一個很好用的工具,我們會試圖用憤怒把不和諧的聲音阻擋在外,從而繼續保持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


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03.情緒覆盤的正確操作


在親密關係中,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說跟伴侶吵架,當時吵輸了,感覺自己好像被說服了,但是事後一回想,馬上就察覺到了對方邏輯中的漏洞,然後就會非常後悔,說我當時要是怎麼樣就好了。


這就是一種失去平衡的狀態。


在吵架的過程中,你的整個意識幾乎被憤怒的情緒填滿了,如果把意識比作一個房間,當這個房間被情緒幾乎完全擠佔的時候,留給思維的空間當然就所剩無幾。


不過,即使你當時思維沒有反應過來,事後冷靜下來認真覆盤,你依然會有所收穫。


在生活中,對自己某一時刻的狀態不夠滿意時,我們是需要,也是有必要去覆盤的,問問自己當時我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氣成那樣?為什麼會緊繃?


覆盤的過程中,要避免攻擊自己,不要說我那個時候怎麼那麼蠢,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如果當時怎麼樣就好了。


婚姻夫妻,如何避免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如果每一次覆盤,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並進行一番自我攻擊,你就會對自己的每一次不夠好的表現,有更多的評判,然後你就更難進入到那種鬆弛的舒展的狀態,接著由於緊繃出現更多的問題,最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有一些所謂的很內向的人,很難在一個場合裡面去呈現自己真正的比較自在的樣子,就是因為他在對自己過去覆盤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做的不夠好,然後就攻擊自己,覆盤的目標由成長進步,變成了減少錯誤。


而為了減少錯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做,長此以往,就越來越做不好了,然後進入到一種惡性循環,這個內向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內向了。


每一次覆盤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引發我們情緒炸點的是什麼,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作為我們獲得成長的養分,面對自己的錯誤,也要更加寬容一些,對自己的容錯率高一點,告訴自己:


  • 我可以出錯的,死不了的,大不了就丟點人。


當我們想要在生活中能夠呈現出自己更好的狀態,我們就要學會鬆弛,要對自己給出更多的寬容,而鬆弛的前提是我們內在有比較強的平衡和穩定的能量狀態。


如果你內在是不穩定的,晃動不安的,你要花大量的時間來處理內在秩序的失衡,就不可能再有多的能量和注意力去處理其他部分了。


生活中經常覆盤和自我覺知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強化自己內在的力量,讓我們的內核變得越來越穩定,而穩定的內核則是解決很多情緒問題的關鍵。


當你足夠穩定的時候,任憑外面狂風暴雨,你都可以做到波瀾不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