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沉痛哀悼的特殊清明節:孩子,看透生死,你才獲得新生

清明節前夕,孩子問:“媽媽,什麼是哀悼?”

哀悼的字面意思是:悲痛地悼念(死者)。


舉國沉痛哀悼的特殊清明節:孩子,看透生死,你才獲得新生

其中哀悼還有兩個解釋。

一是:悲痛地追念。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悼,靡所寘念。”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一:“﹝ 鉤弋夫人 ﹞葬 雲陵 ,上哀悼之。” 宋 蘇軾 《東坡志林·郗超出與桓溫密謀書以解父》:“ 愔 後果哀悼成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海石》:“滄客哀悼,殆不能堪。”

二是:指悲痛追念的感情。

袁鷹 《悲歡·深深的懷念》:“﹝墓碑上﹞有的刻著‘紅軍烈士永垂不朽’,留下自己深沉的哀悼。”

事關生死,對於孩子而言,顯然有點沉重,但今年的特殊時期,我們舉國哀悼的舉措,更多的是獻給今年的英雄們。


舉國沉痛哀悼的特殊清明節:孩子,看透生死,你才獲得新生

今年,真的是多災多難。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已經席捲全球,奪走了五萬人的生命。

3月7號,本是安寧的夜晚,福建泉州欣佳酒店突然發生坍塌,導致29人遇難。

3月30日,濟南-廣州T179次列車脫線失事,造成1死127傷的慘痛後果。

同一天,四川瀘山山火燃起,吞噬了19條生命,如今火勢依舊迅猛。

這都是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啊!

或許我們看著的只是數字,但對於他們的親朋好友而言,確是悲痛欲絕的生死之別。

為了時代的英雄,為了銘記這一個個英雄的使命,難道我們不應該哀悼嗎?即使是舉國哀悼之下,又怎能表達我們對英雄的敬意呢?


舉國沉痛哀悼的特殊清明節:孩子,看透生死,你才獲得新生

孩子,還記得你第一次面對生死嗎?

那是六年前了,家裡養的小兔子,因為照顧不當,最後死了,當時你看到那麼可愛的兔子,在你懷裡漸漸沒有了氣息,你哭的撕心裂肺的時刻,讓我印象深刻。

第二次面對生死,你已然有了前車之鑑。那次三年前,你高高興興的買回五條活潑的金魚,看著它們在浴缸裡歡快的樣子,你臉上的笑容如三月春風般溫暖。

然而,沒過幾天,五條金魚,都莫名其妙地相繼死了。這個時候的你,雖然沒有第一次的痛心疾首,但你還是偷偷地抹眼淚了。

從此之後,你再也不提養任何寵物了。因為你覺得它們帶來的快樂,和死別時的痛苦是加倍的。

孩子,作為正常的人,你面對生死的考驗,會有這樣的一個過程。畢竟,生死是人生的必要過程,但死得其所的人,卻是我們時代的英雄。


舉國沉痛哀悼的特殊清明節:孩子,看透生死,你才獲得新生

那麼,什麼是死得其所呢?

腦科學家大衛·伊格曼曾說過: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


第二次,在追悼會上,人們宣佈你的個體生命逝去了,人際網絡消失了;


面對自然死亡,我們可以安然接受。然而,為了讓更多人活著,奮不顧身犧牲生命為代價的死,才是真正的死得其所。

他們可以是為了抗疫一線醫務的白衣英雄;

他們可以是為了撲滅大火勇往直前的勇士;

他們可以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保衛祖國人民的戰士。

時代造就的英雄,賦予了我們對英雄有了全新的概念。


舉國沉痛哀悼的特殊清明節:孩子,看透生死,你才獲得新生

生得偉大,死得光榮。

這應該是每個人對生死最高的詮釋。那麼,我們知道死得其所的光榮之後,更要明白:珍惜生命,生的偉大。

一個人只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那麼他面對死,應該沒有什麼可怕的了。或許現實生活中,我們都不喜歡談論“死”,但卻喜歡“生”。

畢竟鮮活的生命看起來是那麼的可愛,生命若在,一切就皆有可能。

演員陳坤在見證親人離世後說:“當我瞭解了死,更珍惜生。”

是啊,只有理解了死別的悲痛之後,我們才能更懂得珍惜生命。

在有限的生命裡,我們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無愧生死的人。面對生死,我們不僅要看透死別的悲痛,更要透徹心扉的瞭解生命的美好。

孩子,不管人生這條路,究竟如何走向,只要我們看透生死,就能看到自己的生命之旅,做好自己的本分,才無愧於天地間,才是真正掌控自己生命的人。


我是@俏媽育兒心經,專注於育兒經驗的乾貨分享和觀點碰撞,期待你的關注,點贊,收藏,轉發。【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歡迎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