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不是疫情傳播的根源,相反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不能讓理性的聲音越來越少

在新冠病毒發展至世界各個角落之時,一切似乎都停止了。這種停滯如同災難電影中巨浪落下前的寧靜一般,隱藏了巨大的力量,讓人們更加的不安。

在這一時期,有一些人將問題的根源歸結於全球化,在種種言論的背後,一些國家也傳達出孤立的保護主義思想,並制定了相應的措施。

那些不經科學思考的、不負責任的、來自於自媒體和其支持者的言論,除了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獲得流量和曝光之外,對緩解焦慮和解決疫情絲毫沒有幫助。

什麼時候輪到全球化需要為疫情背鍋了?

縱觀歷史,知識、經濟的全球化帶來的是人類社會大跨度的邁進,技術的革命與科學的發展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無論在任何歷史時期,那些敢於走出國門尋找科學和真理的人,都被後人視為推動歷史進程的先驅,可為何今天人們要對留學生和在海外工作生活的人“驅”之若鶩呢?

人類的歷史就是疾病的歷史,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30年的雅典,瘟疫奪去了古城4/1的生命。14世紀黑死病在歐洲奪去了至少2500萬條生命。1519年中美洲800萬人死於天花,西班牙流感影響了至少25萬歐洲人。種種歷史證明,即使是在歐洲人跡稀少、更加孤立的中世紀,一個小小的流行病都會導致數百萬人的死亡,這與全球化又有什麼關係?

全球化不是疫情傳播的根源,相反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而如今,得益於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協作、世界衛生組織的努力,人類已經不用擔心艾滋病、埃博拉等多種病毒和細菌的威脅,這都是國際合作的成功。更不用說當下我們的呼吸機和口罩大量的運到世界各地,這都是全球化物流帶來的好處。

我們需要聽到理性的聲音!

當然,在這些雜音的背後,理性的聲音也從未中斷。不久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因為與被確診陽性的醫生有所接觸,開始了自我隔離。

全球化不是疫情傳播的根源,相反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在被通知隔離前,她來到了一家超市,像一個普通的德國大嬸一樣購買了一包衛生紙、幾瓶葡萄酒和肥皂。這位有著物理學家背景的“大嬸”和大多數時候一樣穿著那件藍色上衣,這讓很多人想起了不久前她在電視上發表的“臨時性”國民演講,當時她穿的也是這件衣服。

縱觀默克爾的總理生涯,她很少發表公開的電視演講,對於喜歡政治八卦的的記者和德國人來說,她並不是一個“高產”的政治人物和“人民藝術家”,甚至有些平淡無奇。無論是在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還是難民問題,她總是系統性的拒絕評論和拋頭露面(不論是無核化還是難民政策,總是能夠被快速推進、執行)。

然而在新冠危機面前,她卻出人意料的在電視上向全德國發表了一次與眾不同、略帶感性、善解人意的演講,最終把疫情初期慌亂的德國人民重新凝聚在一起,開展大規模的測試、遵循更為嚴格的社交限制、準備物資,讓德國成為了歐洲因疫情導致死亡率最低的國家。

全球化不是疫情傳播的根源,相反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在演講中,她首先感謝醫生、護士和至今仍在崗位努力工作的人們,稍作停頓後,她坦誠的向人們告知了當前的局勢、病毒學家的知識水平,並呼籲人們將問題訴諸理性。

“(德國的)人們生活在共同的知識(信息)和社會參與之中,對抗疫情是歷史性的任務,它需要所有人共同面對。”

她確信人們最終能夠克服這場危機,但是受影響的人們將會很多。

“很多人會失去親人,所以現在需要立刻做出反應,接受社交限制並相互幫助。”

這樣的演講在她的政治生涯中並不常見,極為相似的一次是在2019年5月哈佛大學的校園裡,當時她面對的是即將畢業的數千名哈佛學生。

全球化不是疫情傳播的根源,相反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很高興今天能來到這裡,向您介紹我的經歷。”

在這樣簡單的開場白之後,她講述了柏林牆倒塌對於她的積極影響,她認為這些牆壁是由“無知和狹隘”構成的,它不僅僅是現實中的牆,它會出現在社會群體、膚色、民族和宗教的各個角落。

“我希望我們拆除這些牆。”

這些話語不僅僅直指當時正要在美墨邊境建牆的特朗普和竭力推進脫歐進程的英國議員,更是直指那些擁有學術圍牆的大學和自由主義堡壘。

編者:能在哈佛大學發表這樣的演講,著實有魄力(結合2019年哈佛大學中國學生錄取率)。

在這樣理性的呼聲發出後,德國人開始向歐洲其他國家提供更多援助,薩爾州、巴登符騰堡州相繼接收了來自法國和意大利的患者。

全球化不是疫情傳播的根源,相反它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相反,那些飄忽不定、左右不前的國家和領導人已經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之中,目前正需要不斷的用孤立和種族性言論來掩蓋他們的錯誤,之後再用更多的種族保護主義和種族主義來掩蓋它。


對於我們這意味著什麼?

不論是留學生、海外科研人員還是在國內的人們,我們都需要意識到這次疫情並不是第一次全球性的危機,我們也不是第一次面對它帶來的影響。歐元危機、金融危機、氣候危機,這些無時不刻都在發生著(只不過影響範圍不同)。

然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恰恰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全球化,通過協作、快速共享信息來緩解危機所造成的損失。通過不斷擴展在教育、醫療、環境等種種涉及人類命運的問題上的合作。

這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更強的全球化意識和精神,大膽的向前邁進。也意味著疫情中的今天,人類與任何歷史時期都不同,我們更願意從全人類的角度出發去提出問題、學習知識,我們更願意去探索這個精彩而又充滿風險的世界。

就像千百年來人類一直所做的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