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千村行】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灑麻浪村“蝶變”幸福村

走進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灑麻浪村,只見村委辦公室功能齊全,辦事的幹部、群眾來來往往,村衛生室正常診療,寬敞乾淨的“社社通”硬化路兩旁連片種植的梨樹已吐露新芽,即將動工建設的村文化廣場空地上孩子們在嬉笑打鬧……

很難想象,眼前這個井然有序、生機勃勃的灑麻浪村,兩年前還是一個軟弱渙散村。

“村裡路壞了,村‘兩委’無動於衷;鄰村村民早早享受上好政策,我們還聽不到信;矛盾糾紛年年都有……”村民馬曼蘇對以前的村“兩委”頗有意見。



▲ 灑麻浪村黨支部書記羅小鵬對記者介紹道


“2016年,村委會只有一個幹部,群眾辦事不方便,產業小散弱,集體經濟積累難度大,路面、庭院髒亂差現象明顯。”村幫扶幹部王明強回憶說。

“為扭轉班子軟、支部散的狀態,村黨支部制定班子成員學習理論知識的例會制度。”灑麻浪村黨支部書記羅小鵬,是今年2月到任的新書記,“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幹部,要重拾村民的信任,必須改變黨員幹部的形象。”“要向村民亮身份、亮承諾,接受村民監督。建立完善村務、財務公開制等多項制度,建立微信便民群,直接為村民排憂解難。”

【記者千村行】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灑麻浪村“蝶變”幸福村

新的村“兩委”班子到任後,講真碰硬,一改軟弱渙散形象。“以前,辦事總是拖拖拉拉,高接低放。”村民馬亞古白常年在外做蟲草生意,孩子們在西安開拉麵館,受疫情影響,他和孩子們都返鄉回家。“州上下達好政策,給我們老百姓提供創業貸款,回到村上辦手續,從簽字到10萬元貸款到手就三天,效率明顯提高了,這筆錢解決了孩子們的飯館在停業期的資金週轉問題。這幾天,飯館就要重新開業了,我的心也就放下了!” 村民馬亞古白成功貸上款後開心的對記者說

“村裡的兩座橋多年未維修,路面破爛不堪,以前村民向村‘兩委’反映,但村幹部不作為。”一位村民這樣告訴記者。新的村“兩委”班子上任後,積極回應村民訴求,主動與幫扶單位三十里鋪鄉信用社聯繫,從動工到竣工,僅用2個多月時間,兩座便民橋就修好了。如今,村裡的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千村行】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灑麻浪村“蝶變”幸福村

灑麻浪村為了讓村民的錢包鼓起也有妙招。村上積極聯繫,對接廣東省惠州市的勞務企業來招工。據介紹,村裡在外的務工人員近40%都在惠州。此外,動員村裡的種養能手辦起了4個合作社,讓無法外出務工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獲取分紅,村集體經濟隨之壯大。

【記者千村行】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灑麻浪村“蝶變”幸福村

村民錢包鼓了,村“兩委”為村民謀幸福更有底氣。“現在的扶貧幹部和村幹部,對我們真心實意,給我們修路、裝路燈、培訓種養技術……還上門幫辦手續。現在,村裡號召什麼,我們就幹什麼。”村民馬哲布笑著說。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灑麻浪村把村民的身邊事、揪心事、煩心事,一件件紮紮實實地辦好,真正發揮了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從軟弱渙散村“蝶變”為幸福村。(記者 馬瑞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