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空調之王的它,為何如今很少見?因“不務正業”被拖垮?

近些年,中國家電行業經歷了崛起、洗牌、進退,如今格局已定,幾大龍頭佔據主要地位。而當時間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時候美的、格力還只是名不經傳的小廠,當時,行業的霸主非春蘭空調莫屬,可謂是一時風頭無二,而為何如今卻很少見到春蘭空調的身影了?

昔日空調之王的它,為何如今很少見?因“不務正業”被拖垮?

春蘭空調,昔日空調之王,也是格力等一眾空調企業的勁敵,如今卻淪落到鮮少人知,到底經歷了什麼呢?1989年,曾是一名普通技術員的陶建幸臨危受命擔任廠長,次年扭虧為盈,併成立春蘭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兩年之後,春蘭集團開始建設當時國內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

在陶建幸的帶領之下,春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空調市場中迅速成長,讓春蘭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1994年,春蘭空調業務實現銷售額53億元人民幣,實現淨利潤6億元人民幣,並且1994年4月25日,春蘭股份成功登陸二級市場。

昔日空調之王的它,為何如今很少見?因“不務正業”被拖垮?

就在春蘭空調高歌猛進之時,彼時的格力空調的銷售額僅為6億元。在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之後,春蘭空調的發展勢頭也愈發猛烈,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在空調界,可謂是一枝獨秀,當時,大部分的家庭在買空調的時,都是首選春蘭。

然而,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讓剛上市不久的春蘭,遭遇到了重創,同時,外部的競爭對手也伺機而動。當時,空調行業出現各路諸侯,不約而同的對春蘭這一空調霸主發起了“進攻”。

同年,格力美的海爾聯手向國內空調市場發難,啟動空調行業價格大戰。在這場價格戰之中,由於春蘭面對的是各路空調企業,最終由於“人單力薄”而敗北了。

經過價格大戰之後,春蘭的神話終結,而格力後來者居上,變成了繼春蘭之後的空調大王。而敗下陣來的春蘭,也從輝煌跌落谷底,自此,如日中天的春蘭,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昔日空調之王的它,為何如今很少見?因“不務正業”被拖垮?

事實上,春蘭空調的沒落,不僅僅因為外界競爭,還由於內部多元化的發展戰略。1994年上市當年,春蘭集團走上了多元化轉型之路,先是介入了家電業內的冰箱、電視、洗衣機等項目,隨後又“殺入”風馬牛不相及的摩托車、卡車、新能源等行業。

在一系列的“不務正業”的試水之下,也拖垮了春蘭的空調主業,顧此失彼,新業務還沒能完全成熟起來,曾經的支柱產業空調業務則不斷下滑。2005年,不堪重負的春蘭,淨利潤虧損2595萬元,這是春蘭股份自1994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接下來的2006年、2007年,春蘭股份仍未能扭轉虧損局面,於是,2008年5月,春蘭股份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春蘭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多元化發展。

在春蘭股份2019年年度報告中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億,同比下降69.9%,降幅較去年擴大;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696萬,同比下降34%;每股收益為0.05元。

其中空調實現銷售8229.32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5.63%,房地產實現銷售5808.24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6.14%。從這樣一份財報中,不難看出,春蘭作為一代空調霸主,發展狀況並不喜人,對比過去的輝煌,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