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戰疫情,南山為範》《​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共戰疫情,南山為範

五年級三班 李錦萌

我初聞南山總以為它是一座山,但今年我才終於知道,他卻是全國人民可以依賴的堅實靠山。

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他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2020年,武漢疫情蔓延,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卻毅然登上開往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征。《人民日報》評價他:他有著院士的專業,他有著戰士的勇猛,更有著國士的擔當,他就是我們最為信任的---鍾南山院士。

2020年,在迷霧瀰漫的春節期間,新冠肺炎洶湧而至,“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去武漢。”一個踏實的聲音在人們耳畔響起。是他,歷時17年又步入公眾視野,是他,危難之時為社會敲響了警鐘,但隨即的一句“有信心不會讓“非典”重演!”又猶如一顆定心丸穩住了大家的驚恐之心。

“我們只相信鍾南山。”這句話是疫情爆發時網友最常見的留言,“幾時才動,鍾南山說動才動!”他的話,每一句都是強心針,他的話,每一句更像定心丸,讓老百姓心中感到無比的踏實。

他的可信源自於他的坦誠和直言,“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這是鍾南山他那南山風骨的體現;他辦公室牆上的“敢醫敢言”更是他為人真實的寫照;他所信奉的“真話和真藥一樣重要。”更是令人心生欽佩。

今年的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鍾南山第一時間受命,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1月28日,他接受了媒體訪談疫情,29日,他診斷5例重症病人長達4個多小時,在30日早晨6點,和“病毒獵手”利普金探討新冠肺炎控制方法,當日又趕往去北京的飛機,在機上探討醫治危重病人的方法。一位84歲高齡的老人,仍然心繫蒼生,馬不停蹄地奔波在抗疫前線,他就是我們心中,醫者仁心的逆行者---鍾南山院士。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在疫情中成長,在現實中學習,鍾南山爺爺以他的言行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奉獻,什麼是愛國。“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我們要向南山爺爺學習,以他為範,學習他危難中挺身而出,學習他為國為民滿腔熱誠。南山爺爺如同新時代的標杆,如同那茫茫大海中充滿希望的燈塔,定會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

就讀學校:安徽省馬鞍山市師苑小學


給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四年級七班 張蘊兮

敬愛的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白衣天使們:

您們好!在這裡,我要向您們說聲謝謝,您們辛苦了!

今年寒假,在我們歡慶新春佳節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病毒席捲中華大地。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它直接威脅著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可是,在場這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下,您們舍小家護大家,您們離開了溫暖的家、年邁的父母、可愛的孩子,大無畏地走向了抗擊新冠肺炎的最前線。

可敬的白衣天使們,您們放棄了春節休假,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刻,站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夜以繼日地照顧著病人。您們中有剛剛參加工作的哥哥姐姐,您們在父母眼裡還是孩子呢,就勇敢地加入了抗擊疫情的行列。有些是剛結婚不久,就捨棄了自己的新婚假日,投入到這場戰鬥中去。有些夫妻都是醫務人員,您們丟下了自己的家庭,離開了自己的孩子,奔赴戰場……

每當有疾病出現,您們總是衝在最前線。八十四歲的鐘南山爺爺告訴大家“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去武漢”,而他卻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再戰防疫最前線。七十三歲的李蘭娟奶奶帶領科研團隊夜以繼日地研究對付新冠病毒的疫苗,並且親自去武漢的危重症病房查房,與同事討論、制定治療方案。

您們寫下了“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請願書,您們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飄逸的長髮,您們美麗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勒痕,您們為了節省防護服竟然一天不吃不喝……您們甚至有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感謝您們,最美的逆行者!您們用生命為全國十四億人民築起了防護網、隔離牆。

白衣天使們,您們要好好地保重自己,因為在你們的肩上擔著的不僅是您們個人的健康和安危,還關係著十四億中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危。讓我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相信您們一定會戰勝疫情,打敗病毒!

在這裡,請接受我——一名少先隊員的崇高敬禮。

早日戰勝疫情,凱旋歸來!

張蘊兮 四年級七班

2020年2月22日

就讀學校: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神興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