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2019年最讓人揪心的環境問題,莫過於在澳大利亞發生的山林大火。從去年9月開始,這場彷彿永無止境的大火持續了整整四個多月,範圍超過了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整個江蘇省的範圍都大。據統計,大火造成了上千人傷亡,數不清的野生動物在大火中喪生,其中就有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要不是突如其來的大雨,誰都不知道這場大火到底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生生不息的大火造成了極為嚴重的霧霾,許多澳大利亞城市的空氣指數已經嚴重超標。根據空氣質量指數指標(AQI),數值在50以下代表健康,數值在100以上代表不健康,而澳大利亞一些城市的空氣指數達到了恐怖的1748。這場山林大火還導致了空氣的極度乾燥,澳大利亞人不得不開始射殺當地的駱駝,原因是這些駱駝為了尋找水源,已經對當地居民造成了嚴重的侵擾。

許多澳大利亞人在2020年伊始無奈的感嘆,這就是他們2020年的新年禮物,看不見煙花,看不見藍天,也看不見希望。

森林大火起因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據澳大利亞科學院研究指出,在澳大利亞發生的山林大火有一半以上都是由雷擊引發的。2019年澳大利亞的旱季比往年要長,而且降雨量嚴重不足。乾燥的氣候使得野外可燃物自燃,在風力的助勢,火災迅速蔓延,最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陸地上的大火釋放出了大量的熱氣,這些熱氣上升到空中冷卻後形成巨大的雲團,這些雲團隨著風被吹散到澳大利亞各地併發生循環雷暴。雷擊產生引發山林大火的最初火花,在炎熱、乾燥和多風的日子裡,山林被點燃並且持續燃燒。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當然也有人為因素,比如意外點火、縱火、將香菸扔出車窗等。不過到了現在,是自然環境還是人為因素引起的,澳大利亞這場大火發生的原因已經很難查明瞭。科學家表示,因為全球變暖的加劇,世界各地的森林發生大火的風險都在不斷提高。

其實每年澳大利亞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山林大火,比如2009年就發生過被稱為“黑色星期六”的大火,只不過這一次的大火比2009年發生的那次更可怕,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發生的最嚴重的山林火災。有人認為全世界每年都有森林大火發生,只不過今年的大一些,過段時間就恢復了,沒什麼大不了;也有人認為地球的環境正在不斷惡化,人類將面臨生存危機。

如果地球上失去所有的樹木會怎樣?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因為人類發展需要,世界各地每天都上演著砍伐森林的場景。全世界每年都有大約150棵樹木被砍伐,按照這個速度,只需要短短的200年,我們的世界將再也看不到樹木的蹤影。也許你會覺得樹木消失是件好事,因為沒有這些易燃的樹木,我們就可以和每年發生的森林火災說再見了。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森林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大量的綠色植物,它們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各種有機物,並在這個過程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釋放大量的氧氣,所以森林有著“地球之肺”之稱。森林中的樹木和海洋中的海藻植物共同為地球提供氧氣。

如果樹木絕跡,海洋生態系統依然完好,人類應該還可以呼吸到氧氣。一棵普通的樹能夠為10個人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氣,世界上數萬億棵樹木產生的氧氣足夠所有地球人類的生存。但是隨著所有樹木的消失,地球上氧氣的供應變少,再加上地球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們的呼吸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沒有了樹木淨化空氣,空氣質量也會跟著下降。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然而樹木帶給我們的並不只是氧氣,沒有了新的樹木,我們就不可能建造房子,還有家裡的傢俱,取而代之的是金屬、玻璃、混凝土等其他材料。同時,沒有樹木來製造紙張,筆記本和卡片都會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再也不能用筆在紙上寫字了。如果連衛生紙都不復存在了,我們上完廁所後該怎麼辦?

如果失去所有樹木,地球上許多動物也會失去賴以生存的空間,最後失去生命。樹木有助於提供降雨和降低溫度,如果沒有樹木提供的水循環,河流和湖泊的水位會下降,世界各地都會出現缺水的旱情,從而讓成千上萬的人因此死亡。此外,地球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炎熱,惡劣的環境可能讓所有生物慢慢消失,其中也包括我們人類。

希望我們永遠都不要面對這一切,還需要繼續種植樹木,對破壞森林的行為說不。

如果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會怎樣?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比起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對人類來說更有意義。如果我們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足以抵消近10年來全世界的碳排放量。每年都有很多人堅守在植樹造林的第一線,他們拿著鏟子,攜帶著植樹造林的裝備,風雨無阻。3月21日是世界林業節,然後把21這個數字顛倒一下,3月12日就是我國的植樹節。有學者對樹木的生態價值進行過計算,一棵樹齡50年樹木累計會創造出約196000美元的價值,所以就實用價值而言,植樹造林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樹木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和藥材都是林產品,橡膠和新碳等原料也由樹木供應,因此如果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人類可使用的資源將更加豐富。樹木可以使水土得到保持,我國的黃河流域就因為上游植被覆蓋率低造成大量泥沙流入河裡,危害極大。如果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每年的洪澇災害數量將大大減少,生態環境也能有顯著改善。更不用說樹木製造氧氣、淨化空氣和阻隔噪音的作用,如果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我們的生活環境一定會變得更好。

植樹並不是像我們出去郊遊和野餐那麼簡單,我們會在植樹的過程中遇到無法預料的地形和天氣,還可能遇到各種危險的蟲子或者野生動物,所以植樹也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之一。而且想要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完成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的目標需要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種植150棵樹,這並不現實。

如果地球上的樹木在一夜間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自上個世紀以來,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攝氏度。這個數字看上去並不多,但是地球溫度平均溫度每上升1攝氏度,地球上旱災、洪水、熱浪、生物滅絕發生的幾率都會大大提高。所以儘管在地球上種植1萬億棵樹的計劃遙不可及,但我們確實應該從現在開始就保護地球。

馬克思說過:“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類不僅是環境的消費者,更應該是環境的消費者。幸運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有更多的手段來完成這個目標。例如植樹無人機,每天就可以種植上萬顆樹,相當於100個資深植樹工人的工作量。無論是無人機還是機器人,都是人類為保護地球邁出的重要一步。

你願意成為植樹造林的一員嗎?

如果你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