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最近木蘭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書:《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作者是經典動畫《攻殼機動隊》的導演押井守,一個自稱為上班族,卻可以做到每天只工作3小時,搞得定甲方,帶的動下屬的“職場神人”。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押井守1995年拍出了上承《銀翼殺手》下啟《黑客帝國》的《攻殼機動隊》,被詹姆斯·卡梅隆譽為“第一部真正屬於成人的高水平動畫片”,是當之無愧的神作。

而這部神作僅10個月就完成了,一般動畫電影要18個月,甚至2-3年以上。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攻殼機動隊》改編電影,斯嘉麗·約翰遜主演

那麼,押老師是如何做到每天只工作3小時的呢?這要從他剛剛入行說起——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晚工作10年,卻選對了事業

押井守在讀書的時候是個憤青,他因為積極參與學生運動而耽誤了學業,好不容易才從東京學藝大學的美術教育專業畢業。

當時,找不著工作的他,偶然在電線杆上看到一則小廣告:一個叫做“龍之子”動畫公司正在招人,於是就去應聘了。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年輕時的押井守

當時正是日本動畫的上升期,整個行業都特別缺人,即使不會畫畫,押井守依然應聘成功,加入了日後大名鼎鼎的“龍之子”動畫公司,為自己選擇了一個前景大好的行業。

進入公司後,同事大多才16、17歲,是剛剛畢業的動畫專業人才。而那時的他已經26歲了,得跟年輕人搶活兒幹,競爭壓力不小。

不過,押井守從一開始就有著清晰的職業目標——想當導演。

由於整個行業急需人才,給員工們提供了大量的機會,押井守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星期通過了剪輯測試,三個星期後成為TV動畫的分集導演,從此正式走上了成為優秀動畫導演的晉升之路。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巧用Layout制度,想重點、控全局

《攻殼機動隊》時期的押井守,已經可以說是一位優秀的中層管理者:

他會根據製片人的需求制定預算去協調團隊完成作品,並充分吸收前輩的經驗,在工作中將Layout制度發揮到極致,調動手下的積極性去完成工作。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攻殼機動隊》於1995年11月18日上映

“Layout”制度是由宮崎駿、高畑勳兩位大師引入動畫工業中,源於“設計圖”,相當於是在總設計、分鏡設計和原畫作畫之間加了一層鏡頭指導,到底要畫成什麼樣,氣氛是什麼,所有要求都標出來,然後按照這個去執行。

Layout在押井守手裡,如同一張客戶需求單,上面事無鉅細地把需要手下執行的任務、目標,寫得清清楚楚,將需求表達的清晰、明確,是個非常讓人省心的領導。

他的手下也因為清楚的知道導演要什麼,又有著充分的自主發揮空間,而又幹勁十足,效率極高。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攻殼機動隊》場景,信息過載的世界

這樣的執行方式讓押井守有了更多時間思考更關鍵的問題,比如構建自己的世界觀。

《攻殼機動隊》的世界觀就已經與原作不同,變成了一個符合押井守認知的未來。

女主人公素子的性格也變了,在原作中素子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活潑的角色,押井守在自己的版本里把她改得更符合這個世界灰暗的調子了。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攻殼機動隊》女主草薙素子

再比如音樂,在押井守的電影中,音樂第一,音響第二, 畫面第三,作畫第四。

在他的觀念裡,音樂是最不好把控的,一定要一開始就抓住;音響這東西稍微可控點,可以跟人合作著來;畫面這東西用Layout就完全可控,然後作畫你們畫去吧,畫成什麼樣都行,有點不可控也算是意外收穫。

他就是用這麼一套邏輯,帶領團隊在短短10個月完成了人物眾多、背景複雜、故事豐富《攻殼機動隊》。

期間5個月是Layout和分鏡,也就是說他用最長的時間來完成自己可控的所有步驟,後面作畫3個月的時候,他就不怎麼去現場了。

在附近玩彈子機,玩完以後去現場跟大家聊一會,“走,出去吃飯”,吃完以後大家回去幹活,他回家了。

這樣看來,押井守還真的是一個合格的上班族,而且能夠在工作、生活之間遊刃有餘的切換遊走,賺錢、得獎、玩耍各不耽誤。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1年看1000部電影,在虛構中昇華個人的修養

除了善用類似項目管理的“Layout制度”,讓押井守每天只工作3小時,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愛玩:

大學期間不好好上課,1年看了1000部電影,訓練了他影像表達能力,他將他年輕時看過的作品,吃透了重新拿出來變成了一部部傑作。

他也從這些電影中收穫了更多:

電影、小說、漫畫,全都是可以用來體驗”他人的人生“的形式。在這些”虛構“的形式中我們可以毫無風險地去體驗他人的人生。而電影其實就是一種用來窺探他人的裝置。


當然,如果只是漫無目的地觀看電影,則不可能自動掌握”人的修養“。


唯有通過”談論“電影,能夠精進自己欣賞電影的記憶。也唯有通過”談論“電影,才能夠確立自己”看過“一部電影的事實。而事實上,想要巧妙地談論一部電影,則需要擁有“人的修養”。


—— 押井守《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作為真·職場上班族的我們,也許不能花這麼多時間去看電影和書,但是可以學會在工作之餘尋找自己真正熱愛的1-2項愛好,好好堅持。

或許,你還可以試試參考押井守的觀點,去思考電影(或其他愛好)、談論電影,透過看電影這件事來激發思維的火花,練習從日常的觀影生活中發現更遼闊的世界。

明人不說暗話,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

《我每天只工作3小時》書中還寫了非常多工作方法、職場智慧,可以讓你提高自己工作效率。

如果真能都做到,花更少時間,做更多事情,是可能的。

最後附部分押老師的毒雞湯(開個玩笑)很好食用,哈哈!

  • 沒有比失敗更令人感到舒適的事了……只要失敗一次,周邊便會被不斷的挫折環繞著,一輩子都沉浸在自我憐憫的情緒中。敗北的蜜汁便是如此甜美。
  • 當自己執導的電影評價不好時,可絕對不能說“這部電影失敗了”。我是在宮崎駿先生身上學到這件事的。他跟我說:“你不可以自己說出 ‘失敗了’,這話就算嘴巴裂了也不能說!”
  • 說什麼輸得漂亮,根本就是爛透了。既然要一決勝負了,當然要以勝利作為目標。
  • 年輕人總想要從這種組織構成的人際關係中逃脫,以獲得自由……那不過是在逃避責任罷了。我們不可以把“自由”當成逃走時的藉口啊!
  • 那種憑藉努力與友情便能取得勝利的世界,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 煩惱是人類的必需品。身為人類,不會煩惱才比較奇怪。我們不能和整天無憂無慮的人搭檔,那樣絕對無法成功。

關注木蘭讀書:分享讀書、電影和有關美好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