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童將大學畢業,但震驚我們的不是年齡,值得中國父母反思

一名比利時9歲男童將在2019年12月完成學士學位。

他叫勞倫特·西蒙斯,正在埃因霍溫理工大學(TUE)學習電氣工程,這是一門即使對平均研究生年齡的學生來說也很難的課程。

老師說他“非常出色”。孩子的父親亞歷山大·西蒙斯告訴記者,勞倫特計劃攻讀電氣工程博士學位,並同時攻讀醫學學位。

9歲男童將大學畢業,但震驚我們的不是年齡,值得中國父母反思

老師:

在學習上,他是“海綿寶寶”

母親莉迪亞和父親亞歷山大·西蒙斯說,對於孩子,勞倫特的爺爺奶奶誇大其詞,但他確實有天賦。

對此,老師深表贊同。“他們注意到勞倫特有一些特別之處,”媽媽莉迪亞說。

勞倫特被一次又一次地測試,因為老師們試圖弄清他的才能。“他們告訴我們他就像一塊海綿,”父親亞歷山大說。

媽媽:

孩子的學習“超能力”,或許因為魚

雖然勞倫特來自一個醫生家庭,但他的父母至今沒有搞清楚,為什麼他們的孩子擁有迅速學習的“超能力”。

但莉迪亞有自己的理論。“懷孕期間我吃了很多魚,”她開玩笑說。

勞倫特比其他學生更快地完成了課程。“這並不罕見,”電氣工程大學學士學位教育主任Sjoerd Hulshof稱讚勞倫特“非常出色”。

父親:

孩子擁有海綿吸收力,但不能只當“海綿寶寶”

“勞倫特是我們這兒學習最快的學生,”老師說,他不僅非常聰明,而且是一個非常有同情心的男孩。

勞倫特告訴記者,他最喜歡的科目是電氣工程,還“打算學一點醫學”。

據悉,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學已伸出橄欖枝。

“對勞倫特來說,吸收信息是沒有問題的,”他的父親說,“我認為重點將放在研究和運用知識發現新事物上。”

9歲男童將大學畢業,但震驚我們的不是年齡,值得中國父母反思

父母:

不希望他太嚴肅,希望他能玩得開心

雖然勞倫特顯然比大多數人學得快,但他的父母也很小心,讓他也能玩得開心。

“我們不希望他太嚴肅,他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亞歷山大說,需要在童年和才能之間找到平衡。

勞倫特說,他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喜歡和狗狗一起玩。

然而,與大多數9歲的孩子不同,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開發人工器官。

同時,勞倫特必須完成他的學士學位,並選擇在哪個學術機構開啟下一階段的非凡學習之旅。

在那之前,他計劃去日本度假,享受一個應得的假期。

敲黑板:

孩子的另一項超能力,才是成功的關鍵

其實,沒什麼重點,不要羨慕別人孩子的“超能力”,不要把自己孩子培養成考試機器、思維磚頭,而是保護孩子的學習力、思考力、可塑性,讓孩子成為一切可能。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與學習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相得益彰。提升思考力必將推動學習上臺階。

一位高人說到提高思考力六大關鍵環節:

1、準確掌握概念。概念清晰,內涵明確,這是科學思考的必要條件。

2、精確敏銳判斷。學會把握事物屬性的結構,認清事物內部、外部結構,外部聯繫等;親自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經過調查和反覆研究,收集準確信息、掌握真實情況、挖掘加工素材,提高解決實踐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3、強化推理能力。推理是發現事物運動規律的一個重要途徑。養成從多角度認識事物的習慣,發揮想象對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豐富語言符號。思考力依賴於語言,依賴於對形成概念、判斷、推理、論證的描述。

  5、塑造思考情境。思考貴在心靜,力戒浮躁之氣,少些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把知識的提升和精神的豐富作為人生的第一追求。

  6、培養思考優勢。勤于思考,自覺地使自己進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去。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輕信、不依賴。深入思考,多思、多悟、多討論、多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