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如果用建筑来描述上海这座城市,除了弄堂老宅、高楼大厦,一定还少不了那一座座充满异域风情的教堂:曾经那段随处可见身着圣袍的牧师和神父,听见管风琴奏出的圣乐,还有远远就能看见教堂高塔的时代,也是上海最独特的存在。

你或许想象不到上海至今仍有近200座教堂,你是否知道中国最早受洗的士大夫是明代的徐光启,他的故乡现在叫做徐家汇,你知不知道浦东唐镇的唐墓桥露德圣母堂,曾是浦东总铎区座堂......

今天小编来为大家盘点这几处魔都教堂,带大家一起洗净前尘,净化心灵,领略百年风情!


西摩会堂

西摩会堂,1917年动土,1920年建成,原来是上海犹太侨民协会欧黑尔·雷切尔犹太会堂会址,是远东规模最大的犹太教堂,也是在上海历史最久的犹太教堂。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沉重的历史感和神秘气

小编站在教堂门前,只觉得庄严肃穆,眼前的大型建筑是被层层藤蔓包围,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具有古典神殿的感觉,长方形的砖木结构建筑,更像是一个中世纪的古堡,透着沉重的历史感和神秘气氛,很容易让人想到古希腊的大神庙。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绿荫和教堂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会堂旧址

二次大战期间,上海成为欧洲犹太人的避难所,那些躲过纳粹屠刀的犹太难民,就聚集在这里举行宗教活动,感恩上苍,也感恩中国和上海。可惜的是,1948年随着旅沪赛法迪姆犹太人离开后,该堂关闭。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庄严肃穆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一秒穿越古欧洲

1999年,德国总理施罗德来此参观,还留言道:“我们纪念这段史实,并向这里伸出援手的人们,致以极大的感谢和赞赏”——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经历了这么多年历史变迁后,上海还能保存这样完整的犹太教原物,深感惊讶。如今,西摩会堂已不再进行犹太教的宗教活动,但是它已经成为犹太人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友谊见证。

小编认为这座教堂是非常适合小众拍照打卡的,分分钟可以出大片的感觉,也很适合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可以能让你一秒穿越古欧洲哦!

沐恩堂

沐恩堂,意喻为沐浴于主恩之中。沐恩堂地处繁华且紧临南京路,周围遍布着五光十色的摩登大厦,教堂外观已难显昔日的雄伟,然而正是在这些浮华现代建筑衬托下,令沐恩堂更显古朴庄严。最初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名“慕尔堂”,前身是美国教会监理公会设的监理会堂。 1929年,教堂向西迁移,经设计翻修改造,1931年建成。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古朴庄严

1936年,一位美国教徒前来参观时,曾捐资在教堂的钟楼顶部安装了一座5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从而使该教堂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的著名教堂。1989年9月,沐恩堂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分外夺目,成为了人民广场的一大景观,是上海的标志性教堂建筑。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褚红色砖墙凹凸相拼有着历史的凝重感,绿荫阳光下温柔了些许。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沐恩堂建筑风格是是邬达克早期作品,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局部处理有罗马风手法。

外墙以深红色面砖砌筑,表面凹凸不平,形成独特的肌理。墙角及窗框镶有深灰色隅石。在塔楼、大堂入口及侧面,采用典型的哥特风格的火焰式尖券窗。室内大堂空间开阔,二层楼座三面围合,似西方古典歌剧院布局。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礼拜的人群

小编友情提醒,如果有礼拜的时候需要安静进去,拍照不要打扰他人,关掉闪光灯哦。沐恩堂的唱诗班、风琴都是上海非常有名的,复活节的时候还有圣剧和表演,最后大家一起站起来唱复活歌!阿门!真的是强烈推荐大家来看看哦!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独特的光感

上海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沐恩堂一如往昔。平等、自由。大概它只想静静矗立在别人的故事里。很多行人路过来福士,或者去人民广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沐恩堂是必经之地,但只有你抬头仰望,才发现这座教堂那么高大。

诸圣堂

诸圣堂是位于上海卢湾区复兴中路的一座教堂,1915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麦甘霖在今辣斐德路贝勒路(今复兴中路黄陂南路)口一弄内租屋布道。民国14年(1925)在当时的法租界内建成。教堂占地1326平方米,大堂可容500人,加上小堂和附屋共可容1000人。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美轮美奂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诸圣堂的Logo

然而,这只是一座临时性的房屋,在随后数年中,经信徒不断地奉献,还有美国圣公会传教士麦甘霖和中国牧师汪孝奎的共同筹划,终于历时7个月在1925年的圣诞节落成了一座新堂,那便是时至今日在复兴中路上的诸圣堂。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诸圣堂的外墙为清水红砖砌成。红瓦坡顶,屋顶为人字形木结构!!!

檐口有券齿装饰。大门门柱上饰有混凝土雕塑艺术,西山墙饰有大玫瑰窗。教堂的西北角有座方形钟楼,钟楼内共有63级台阶,高约26米,较当时周围仅高7米的二层民居高出许多。钟楼四周和顶部均设有三联拱券窗。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屋顶有圆形大玫瑰窗 宏大而富有美感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罗马式基督教教堂

依据创建年份来看,这座教堂在上海众多教堂中只能属于“后生晚辈”,但是小编认为它的建筑样式和做工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其他的基督教教堂,毕竟它是上海仅存的罗马式基督教教堂,它的存在,让上海教堂的建筑形式愈加多样。

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位于蒲西路158号,是上海天主教发源地和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其老堂由明末徐光启后裔始建于184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按照西方建筑风格建造的西洋式教堂之一。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1910年10月建成的徐家汇天主教新堂

一个多世纪以来,教堂历经岁月的荡涤,多次遭到破坏,并经历了数次修缮。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修旧如旧的工艺重塑了大教堂哥特式的历史风貌,再现了这座保护建筑的壮美。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1851年建成的徐家汇天主堂老堂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教堂内部现能够容纳3000人,座椅可以容纳1000余人。地板上的花砖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

教堂里还有64根石柱,支撑起呈下宽上窄结构的整个内部空间。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教堂内,中世纪哥特式的风貌更是一览无遗,日光照射,通体透亮

走进徐家汇天主教堂,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彩绘玻璃和玫瑰花窗。这些玻璃图画多以宗教性的故事为主,也夹杂少量现实生活的题材,每扇玻璃都有不同的故事。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主祭坛雕像由圣母抱小耶稣雕像换成圣依纳爵与八位圣徒像

真正复原了百年前开堂时的景象,也与大教堂正式名称"圣依纳爵堂"完全贴合。


拍照圣地!带你看魔都百年风情教堂,美爆!

圣洁和威严

徐家汇天主教堂前广场位于漕溪北路的主干道西侧,紧邻上海繁华的商业区,周边还有供旅游的文化老建筑,因此当地人流较大,除了来教堂祈祷 和礼拜的信徒,还有大量旅游观光人群。

小编抬头仰望那半空中的十字架,圣洁和威严征服了我,凝重了教民的信仰,不禁思考,世人与上帝的距离是近了还是远了?

欧洲美轮美奂的古老教堂总是让我们心生向往,而有些美丽的事物其实就在我们身旁。上海的老教堂,他们是城市地标,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在游览上海著名的景点之余,不如做一回老上海人,穿梭在上海的老教堂间,品味地道的海派韵味。历史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带着温度的。寻一个有阳光的下午,准备好心情,我们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