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澇保收!它是俱樂部退出足壇的根本原因

近日,《天津日報》撰文分析認為,2020賽季尚未開始,中甲的廣東華南虎、四川FC、上海申鑫,中乙的延邊北國、南京沙葉、吉林百嘉、福建天信等10支球隊相繼宣佈退出,同時三支球隊瀕臨解散,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有多達13支球隊從聯賽中消失,中甲中乙聯賽都將會受到影響。為了確保聯賽的完整性,中國足協絞盡腦汁甚至準備讓U19國青參加中乙聯賽。

汗澇保收!它是俱樂部退出足壇的根本原因

中國足壇就如同菜市場一樣,很多俱樂部進進出出各級聯賽,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歸根結底和足協這個怪胎分不開的。

中國足協原本是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是國家體育總局直屬事業單位,是一個正司級單位,中心主任是司長級,下面一次有副司級、處級、副處級、科級、副科級等級別的。早期的中國足球協會實際上是中國足協與足管中心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這些管理人員吃的財政飯、端的是鐵飯碗,“旱澇保收”,因此,他們只對上級主管領導負責,這關係到他們的飯碗和職位,他們不會對於足球俱樂部、球員、贊助商等負責,這種官本位思想嚴重影響俱樂部的市場化運營。中國足協是負責運營市場化非常高的足球俱樂部,又吃著皇糧負責管理中國足球,與歐洲發達足球國家的完全俱樂部聯盟自己運營管理又不相同,就是一個半官辦民的怪胎。這種體制機制造成中國足球無法真正的市場化,無法做到自我經營自負盈虧。

汗澇保收!它是俱樂部退出足壇的根本原因

2017年國家進行企事業單位改革,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足協脫鉤。2017年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正式註銷,足協肩負起中國足球的管理運營,足球人期待的市場化運營終於要實現了。然而,中國特色的體制機制,讓中國足協還是難以脫離國家和黨的領導,看看目前的足協主席陳戌源依然是司局級,中國足協管理的各省足協主席依然都是體育局副局長或者局長兼任,也就是說,中國足協雖然進行了改革,但是依然沒有擺脫過去的那種半官半民的怪胎。

汗澇保收!它是俱樂部退出足壇的根本原因

中國足球完全靠輸血的模式肯定不會長久,各個企業進進出出的局面最近一段應該不會改變。什麼是時候中國足協足協完全成是俱樂部自己選出,真正代表俱樂部利益時,中國足壇不夠穩定的局面才會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