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新中國成立雖然只有七十餘年,但現在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讓世界人刮目相看,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經濟的發展,展現出來的都是飛速的提高,更是與很多世界強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從以往到眼前,中國一路走來坎坷萬千,但是這都沒有擊垮我們強大的信念。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再是暮氣沉沉,更像是剛剛升起的太陽,充滿能量;現在的中國人已經不再是白人口中的懦夫,已經成為站立在山峰之巔的巨人。但我國現在發展的遠遠還不夠,曾經的歷史,像一道道傷疤,永遠的刻記在我們的心頭。

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想必大家都看到過這樣一張曾經轟動一時的照片,一位老爺爺在座椅上開懷大笑,他就是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時的喬冠華爺爺,當時中國被宣佈恢復常任理事國的合法席位,喬老爺子在被國際記者採訪時留下來的珍貴照片。

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很多的國家不理解為何會笑的如此,因為他們根本不瞭解這二十多年來,為了爭取這樣一個地位,中國付出了多少的心酸和汗水,無數國家的阻撓,終究沒有起擋住中國這隻‘沉睡中的雄獅’的喚醒,因為這些國家深知,雄獅醒來之時,世界必定為之震動。

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那場會議以76票的贊成毫無懸念的通過了對我國的議案,中國能夠重新回到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不單意味著我國在國際地位上擁有了話語權,更是對很多與新中國作對的國家當頭一棒。這對於美國來說無疑是沉痛的打擊。美國的反對票本就是在意料之中,但讓我過更意外的是,在當時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友誼的歐洲國家,竟然只有一個國家做出反對,也是歐洲唯一的一張反對票。這個國家就是馬耳他。

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馬耳他是位於歐洲地中海的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環境秀美,風景如畫,更有‘地中海心臟’的稱號,正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一直被外來民族所侵佔,最後正是受到美國的影響和幫助,才獲得獨立。這就不難理解了,美國給予了這個國家很多的幫助,它也一直聽從大哥的指揮。但在後來美國提出和中國交往以後,馬耳他緊隨其後的也表示想與中國交往,早幹什麼去了呢?

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從中國成立,到第一枚導彈成功發射,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再到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這一張張豐功偉績的成績單使得很多之前瞧不起中國的國家不得不開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開始慢慢重視中國的發展。

1971年重返聯合國,歐洲有一個國家不贊同,現在反悔都來不及

中國在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始終堅持自己的道路,儘管萬般荊棘,但當峰迴路轉,回首一路的艱辛歷程,依然能夠劈波斬浪。更在數年之後,向炎黃子孫傳遞的國家精神,民族的意志,激勵著他們不斷的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