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鐵肩擔道義,

聚智辯轉型!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

回顧歷史只為著眼未來!



高壓管控、疫情肆掠、行業萎縮,將再次考驗我們的“野外求生”的能力。長期譭譽參半的會銷,或行將消失或永不逝去,或向直銷或微營銷轉型、電商轉型,或與大型賣場或主渠道歸併……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資深的行業從業人員,我們都將在內心向會銷做深刻的反省和永遠的致敬!


回首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下半段,中國出現現代意義的保健品以來,其行銷方式經歷了許多的創新,沿襲和變革,亮點燦若繁星,經典俯拾皆是。尤其值得特書一筆的便是產自本世紀初的保健品會銷模式,其對中國保健品發展的作用和影響,猶如彗星撞地球,大有穿越時空的意義。


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最早出現會議營銷是在1998年,地點也是天年公司鄭州特許商,即“鄭州天年”。除了鄭州商戰之外,更直接的原因還是那次98媒體風波,負面影響太大了。在商場裡,產品賣不出去不說,而且還有許多顧客要求退貨。


在這樣的打擊下,“鄭州天年”為了安撫老顧客,在賓館裡召開了一次老顧客懇談會,最初的用意並不在於銷售,現場也本沒有貨物,也沒有文藝表演節目,更沒有什麼產品介紹模板。


當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與老顧客溝通,向老顧客們解釋危機發生的真相,爭取博得老顧客的理解。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那些買過天年產品的老顧客們非常同情天年公司的遭遇,紛紛購買天年產品以表示對天年公司的同情,一下子就是幾萬元。


後來陸續舉辦了幾次類似的懇談會,都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消息傳到天年總部,引起了天年高層的重視,並派專人進行研究探討,會議營銷就這樣產生了。


但會議營銷模式的真正成型是在1999年。那一年,天年把枕頭、床墊、被子整合成了“睡眠系統”,才有了第一款真正適合這種模式的產品。


“主角”登臺了,加上模版演講、幻燈機(後來進化為手提電腦和投影儀)、專家諮詢、專業化主持、燈光、音響、節目、抽獎等,一系列體驗營銷中常用的“劇場道具”逐步齊備了,大戲正式開鑼。


如果說營銷是一門藝術

會銷則是一門集大成的藝術!


會銷即會議營銷,是指通過會議的形式,將潛在客戶,意向客戶,曾經的客戶或以各種形式吸納的會員召集起來,面對面的傳遞有關產品和服務的相關信息,從而達成銷售的一種產品營銷方式。多用於賣點諸多,內涵複雜或需現場體驗的產品營銷,比如保健品,理療器械等。


從哲學上講,特殊性寓於普遍之中。而從營銷上講,一種新模式的誕生到成為普遍執行的現象,又說明會銷的普遍又寓於營銷手段的特殊之中。單純地講,會銷其實是人類社會各種營銷手段的大融合,是一門集大成的藝術,是當之無愧的高級營銷形態。


1、品牌營銷(也稱之為:硬廣營銷)


凡踏入過傳統會銷場所的人,都發現自己陷入了多媒體品牌營銷的沼澤。傳統的硬廣媒介(比如:電視、廣播、報紙、傳單、路演),你都會在會場裡的視頻、音樂、主持人串詞、牆貼、展板、易拉寶、條幅、桌面宣傳資料以及表演的舞蹈中找到對應,甚至更貼身,甚至衝擊力更強。不同的只是投入方式的改變,若能做到持之以恆,也能實現品牌效應。


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2、教育營銷(也稱之為概念營銷)


需求是挖掘出來的,市場是造就出來的。大教育決定大市場,觀念普及的寬度決定市場的廣度。概念植入的牢固度決定消費者的忠誠度。曾經的經典至今還令人嘖嘖稱奇,結舌瞠目:


中國第一張DM單的出現和40億張的普投,給全體中國人民上了一堂微生態學知識普及的大課,也給三株口服液帶來了單品年銷售額80個億的至今無人逾越的營銷奇蹟;連續三年的人民日報夾報普投和後期導入會銷的持續教育,給珍奧核酸帶來近20年的不衰銷售,總量近百億的銷售業績……


會議營銷中的教育營銷,則是利用講座、授課專家的地位優勢,信息量和知識結構的優勢,從而形成信息不對稱和居高臨下的勢差,以點石成金之術,給聽眾以醍醐灌頂之感,從而達成銷售。難能可貴的是,會銷中被教育好的顧客,還會自發的扮演執行教育的角色。


3、事件營銷


利用受眾面寬、關注度高的事件,借梯子上房、借船出海,順勢炒作從而達成銷售的作法,在會銷中也高頻次的出現。比如:藉助水汙染炒賣水機,藉助癌症村圖譜出爐炒賣硒產品,藉助美國大使館PM2.5爆表炒賣空氣淨化器(借“柴靜門”再次炒賣)……等等。在所有事件營銷中幾乎都能看到會銷從業者的身影。在未來,他們依然會伺機而動。


4、會情境營銷(含旅遊營銷)


利用各種節日或主題日,比如:父親節、母親節、建軍節、國慶節、三八婦女節、糖尿病日等,並以此為由頭,召集目標客戶,將其帶入一個提前設計好的情境“陷阱”中(此“陷阱”非彼陷阱)將產品訴求隱於情境之中,將顧客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愉悅的氛圍融為一體,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從而實現“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營銷目的。之後盛行會銷界的旅遊營銷不過情境營銷的翻版,或者說是異曲同工而已。


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5、渠道營銷


紅塵萬事,盛極而衰,物極必反。盛行多年的渠道為王,賣場為大的格局,恐怕誰都不會想到在多年以後“渠道為專賣和會銷打破,賣場為電商逼宮的局面出現。


這裡沒有否定傳統渠道的意思,只是當會銷以輕騎兵的身姿,挾專賣店的功能,將自己主題明確的細如鴻毛的觸角伸入大街小巷和居民社區時,以小店拱衛中店,以中店拱衛大店,以點連線,以線帶面時;


人們終於發現了一個另類渠道的出現,而且是一個下沉的不能再下沉的渠道,下沉到以至於每一個消費者都可能成為虛擬的渠道或賣場,他們或主動或從動地為會銷引人或推介產品,從業態的科學區分而言,該行為又不同於直銷,時間的關係,這裡不闡述會銷與直銷的區別。


6、危機營銷


任何企業、產品、品牌在運營中都可能出現帶有負面色彩的事件,甚至演化出一場關乎生死的危機,此類危機多被稱為“**門“。


既然有“門”就會有廠家負責人當眾喝塗料;某犛牛壯骨粉遭遇“無牛門”,就會出現製造商組織客戶到青海去看犛牛;某核酸遭遇“無用門”就會出現廠家策動衛生部組織聽證會……充分利用危機帶來的高關注度,進項乾坤大挪移,陰陽大反轉,成功逆襲的例子比比皆是。


無論何種逆襲,都受媒介傳播之限,在曙光出現之前,經歷漫長而痛苦的黑暗。而會銷中的“門”營銷其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召集最大量的客戶,以最直接的告白零距離地向客戶傳達正面的信息。因此,在“門”營銷當中,會銷卻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7、娛樂營銷


讓顧客在自娛自樂、自玩自賞,相互激發,相互教育中實現銷售,恐怕是所有營銷業態所渴望的最高境界,即便是眼下如日中天的微營銷,也不是娛樂營銷的單元版,微雕版和虛擬版而已。


儘管時下的各媒體恣意氾濫,依然無法達到會銷所能做到的“賣場靈動,真人走秀,肢體互動心意相通”的效果。盡興和忘形處,顧客難免會講出“我今天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因為xx產品給我帶來了健康”之類的話語,從而實現了“曲線救國”和“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情)”的功效。


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8、服務營銷(也稱之為親情營銷)


其實,現行的所有品牌產品的營銷,無不滲透著產品的親情訴求,以期直擊顧客心中最柔軟的部位。傳統的硬廣告營銷尤其如此,比如:(孝敬爸媽)收禮只收腦白金,有家有愛有歐派,(愛老婆)立白洗潔精不傷手,(麗珠得樂)其實男人更與要關懷,(尿不溼)寶寶乾爽小屁屁……等等。


目的只有一個,變被動消費為主動為親情買單,消減心裡阻力,提升銷售業績。其消費場景:廠家為導演但不參與表演,消費者擔綱主演與群演。術語稱之為“親情營銷。”而會銷與之不同的優勢:商家隱去或淡化了導演的角色,直接參演,與顧客互為親人。


比如:直接稱顧客為“爸媽、親人家人”,直接稱自己為顧客的“貼身小棉襖,並且零距離地進行肢體接觸”。

變“商業化地為顧客提供產品”為“替自己的父母提供產品或服務”,並且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親情的服務上,從而將顧客的注意力由審視產品轉移到樂享親情上來。


在顧客因信任甚至依賴並且放鬆警惕時,輕鬆的實現銷售,此種堪稱“移花接木”的經典戰術,由於以親情服務為中心,故在會銷圈中被稱之為“服務營銷”。


9、口碑營銷(或稱之為“案例營銷)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效果比道理更重要”,在傳統營銷中也是致勝的法寶,俗稱“口碑營銷”在會銷中卻被髮揮得淋漓盡致。


無論是大小會議和各種場合,甚至是顧客與顧客一對一的直面交流,顧客的真人現身說法所帶來的信任和影響力,說服力乃至震撼效果,是任何媒體都無法比擬的。無論會銷如何演變,這一戰術至今任然是會銷中的至尊寶典。


10、數據營銷


超級計算機的出現將人們帶入了互聯網世界和“雲營銷”時代。“雲營銷”的特點,就是基於互聯網和龐大數據庫的支撐,對可能涉及的各種業態進行跨界、融合與精準營銷。


所有的偶然都寓於必然之中,其實較早之前,隨著過剩經濟和營銷的白熱化,人們已經開始對所能管控的有限的客戶源進行精細化分類,由過去粗放的“轟炸”式開發轉為“阻擊”式利用,也被稱之為“分割營銷”。


從這一點上講,會銷的起點較高,她從一開始即被稱之為“數據營銷”。從收單、引流、到邀請、預熱,再到登門服務,親情轉化……從來都緊盯顧客的資料和數據,每天都在針對顧客的年齡、職業、特點、愛好、收入,需求來制定相應活動方案和營銷策略以及賣點和講口。


同時注重事後的信息反饋和總結分析並及時修正。當許多傳統的硬廣營銷還在“棍掃一大片”時,會銷卻早已步入了“槍挑一條線”。


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11、差異化營銷(也稱之為定位營銷)


會銷模式的成功在營銷界引起了極大的“跟風”效應,效仿者趨之若鶩,從業者若過江之鯽。似乎“會銷是個大羅筐”。什麼都能往裡裝。竟爭的白熱化和從業者的急功近利,導致產品同質化和假冒偽劣等違規行為的出現,甚至借會銷平臺進行坑蒙、拐、騙、已成為會銷界的硬傷。


隨著國家管控趨緊和規範化要求,基於會銷業態渴望長期穩定發展的內生動力,業內人士轉型升級的呼聲也日漸高漲。轉型長級的共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信任度,二是注重產品質量,三是規範營銷行為,四是合理控制成本,普惠大眾,五是注重模式與產品的差異化。六是延展價值鏈條,由局部暴利的日漸式微向“一條龍“均勻穩定獲利轉化。


其鏈條模式為:上游壟斷資源,順接訂單農業和綠色食品超市,再連傳統養生館或現代健康生活館;中游與藥店融合,順接創造特色醫院,下游開發旅遊地產、養老公寓,打造智能養老社區,順接特色殯葬……從而真正形成以“全健康“為核心的覆蓋全社會的“一條龍”式的“一站式”的價值鏈條。以大定位決定大差異化,從而真正形成未來中國的健康產業鏈。


12、心理療法


從單純營銷技術而言,會銷已到達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從銷售最終實現過程而言,更像是一種心理療法。從目標人群的聚集到信任的建立,從理念的滲透到針對顧客需求的訴求導入,從品牌產品的瞭解到認可和渴望,從利益驅動到顧客心結的徹底打開,以至最終達成銷售,其路徑完全等同於精確制導般的心理療法。與其它營銷模式比較而言,會銷則更具有黏性和互動優勢。


13、靈動營銷


任何營銷模式自有其優勢和短板,而會銷作為不拘泥於場合,不拘泥於形式、不拘泥於產品,創意十足,靈動無比的模式,則優勢更為明顯,短板更少。


14、三維服務營銷。


無論營銷的環節有多少,但要件總是隻有幾個。就會銷而言,其要件主要有三個:員工、店、顧客,也被稱為員工網、店網、顧客網,從中貫穿以服務,因此也被稱之為“三維服務營銷”。


1998-2020:向會銷做永遠的致敬,品味那些藏在深處的閃光點!


15、前衛營銷(也稱之為碎片化營銷)


互聯網、電商、020、微營銷,一系列革命式手段的介入,正在深刻影響或顛覆所有的傳統商業模式。


無論是直接開網店,還是線上引流線下成交,還是線上下單線下體驗,還是線下體驗線上成交,亦或評價反饋深化互動,亦或意見領袖的“圈子”化營銷無不呈現著當下渠道碎片化,人群碎片化,產品碎片化,訴求碎片化,營銷失控的殘酷現實。無不為傳統營銷擺下了一個生死相伴,福禍相依的迷局。順之未必昌,但逆之卻必然亡。


而應對迷局,會銷卻具備天然的優勢:以平臺的靈動應對渠道的碎片化,以數據營銷即切割營銷應對人群的碎片化,以差異化營銷即定位營銷應對產品和訴求的碎片化,以教育營銷打造“圈子”。所以在當下新舊交替,群雄逐鹿、基因重組的營銷戰國時代,會銷則更有能力站在變革的前沿。


16、成功學培訓班


無論營銷環境和營銷要素如何變幻,在變幻建立並把握顧客的心智模式,永遠是營銷的最高境界。這面也諳合會銷的優勢。因為會銷從一開始就是一種顧客心智模式建立的營銷模式。


比如:我知道健康很重要,我要健康;我知道如何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從陌生的人群的引入,到學成畢業(即成功實現銷售),會銷更像是一個成功學培訓班,有成就感的不只是會銷商家,更有一大批自認為學業有成的顧客。形式可以變化,而會銷的培訓班也由初級班向高級班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