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黃岡戰疫歸來,她說這是一生中最難忘的35天

“今天是我從黃岡返回濟南,解除隔離之後重返單位的第一天!感恩在湖北黃岡與戰友們並肩戰疫的35天,這些天我經歷了很多個感動瞬間,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35天。”4月5日上午,濟南市中心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李偉告訴記者,馳援湖北是自己的本職工作,都是應該做的,但是,在黃岡的每一天,她都被周圍可愛的人們所感動,她想通過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給大家講一講35天中最令她難忘的每一個瞬間。

回家!黄冈战疫归来,她说这是一生中最难忘的35天

2月15日馳援湖北是我銘記終生的日子

“2月15日,這個讓我銘記終生的日子,我終於如願隨山東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奔赴黃岡,奔赴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去完成我醫者的使命與擔當。”李偉告訴記者,在大別山工作的這一個多月,是她人生之中很重要的一段經歷,期間她見證了太多感人的瞬間,一幅幅溫暖的畫面、一個個感動的故事,無不訴說著“大疫無情,人間有愛”!

李偉說,“人們都說我們是逆行的英雄,我想說的是經歷過這場戰疫的所有人都是英雄,特別是那些淳樸的湖北人民!”

初到湖北是夜間,諾大的天河機場,沒有旅客,只有匆匆趕路的醫療隊員,蕭瑟、清冷,這就是疫情籠罩下的武漢。

“熱烈歡迎山東醫療隊!”、“湖北人民感謝您!”、“謝謝您們逆流而上!”……寂靜突然被打破,一群身著紅色馬甲的志願者,用喊聲和掌聲來表達對馳援湖北醫護人員的熱烈歡迎與殷切期望,李偉的眼眶一下子就熱了,內心震撼不已。

“此後的一個多月裡,內心就再也沒有平靜過,淚點好像越來越低,每天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或震撼,或悲壯,充滿了感動與溫情,我無時不刻都在被深深地感動著……”

在隔離區裡,李偉被堅強而善良的患者感動著,他們以自己的身體為戰場,直面生死,勇敢地同病毒展開殊死搏鬥,同醫護人員結成生死之交!

從“不要搶救”到笑對人生

“汪阿姨退休前是一名護士,她是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也曾經是一名醫護人員,或許是因為她見多了太多的生死,她不想沒有尊嚴的活著。入院的時候,護士在她的隨行行李裡發現一張紙條——‘不要搶救’!”李偉接診的患者中有一位患者讓她感到震撼,“這幾個字讓在場的醫護人員無不淚目,一定要救活她!大家暗下決心。”

在她病重缺氧,意識逐漸模糊的時候,李偉和戰友們沒有放棄她,她自己也沒有放棄,“我不能插管!”或許是她這種信念一直支撐著她,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治療,她終於好轉,當她拿起手機愉快地和李偉分享她以前旅遊的照片時,李偉覺得內心從未有過的開心,“您如何能從她的笑臉裡看到她距離死亡線只差那麼一點點距離!”

回家!黄冈战疫归来,她说这是一生中最难忘的35天

“我要趕緊好起來,同你們一起戰鬥!”

柳華(化名)是一名護士,是一位可愛的姑娘,然而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住進了ICU,成了一名重症患者。她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因為旁邊阿婆不會講普通話,她就成了醫護人員的翻譯。

她對李偉和戰友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要趕緊好起來,同你們一起戰鬥!”為了早日康復,她每天堅持肺功能鍛鍊、每天晚上趴著睡覺、沒有胃口也努力吃飯……

醫生們都說她的影像學資料不太好,但是她的病情卻一天天好轉,那是因為她的堅持與努力!

李偉說,看著每天早上她臉上的壓痕,“我知道她付出的努力一點兒也不比我們少!終於,她康復出院了!”

“我能做的,我自己來!”

周琴(化名)是一名90多歲的老奶奶,雙目失明。為了照顧她,李偉把她安排在離護士站最近的房間,24小時專人照料,然而,令李偉感到的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我眼睛看不見,我腦子明白,我能做的,我自己來!”

李偉說,“我知道,她是怕我們辛苦,有很多事情總是要自己去做,我們只能悄悄地跟在她的旁邊,保護著她……”

“等一下,等一分鐘!”

趙玉(化名)是一位善良淳樸的阿姨,感染新冠肺炎,同時,還有糖尿病,每天測血糖已是常規。這天,“阿姨,該測血糖了!”李偉剛一進門,她就大喊一聲“等一下,等一分鐘!”

李偉一驚,愣住了,看著她急匆匆地從床頭桌上取口罩,才頓悟,原來,她是想先戴上口罩再讓醫護人員過來,“我的護目鏡就這樣不爭氣地又花了……”。

最給力的後盾

李偉告訴記者,在隔離區外,她總被默默奉獻的後勤服務人員深深感動著、被他們強大的後盾支持感動著、被並肩戰鬥的隊友感動著……

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山東醫療隊的背後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本是醫護人員,但是,為了支持醫療隊的工作,他們化身為搬運工、快遞員、清潔工……

“一箱一箱的物資從卸車到分發至病區,他們流了多少汗水,您不會知道。每天進入隔離區清掃、消殺,一圈下來,她們的衣服又溼透了幾回,您更不會知道。”李偉說,這些戰友們和我們一樣,也是有家不能回。為了這份擔當與責任,謝老師在親人彌留之際都不能盡孝床前!正是由於他們的默默奉獻,才有了醫療隊的戰績!

在湖北,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地安排好山東醫療隊員的生活起居、每天準時準備好一日三餐送到隊員門前、每天按時接送隊員上下班、每天把大家制造的垃圾全部清理乾淨……每天上班出門前的一句祝福,下班後的一句問候,都讓李偉感到無盡的感動。

李偉說,他們僅僅是普通人,對於肆虐的病毒,他們也有未知的恐懼,但是為了服務醫護人員的生活,他們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強烈的責任感,儘可能的為大家服務,他們盡心盡力、不厭其煩的做著最平凡不過的工作,他們是勤勞善良的普通人,但也是值得所有人尊重和敬佩的人。

“您或許不會了解,深夜走出大別山醫療中心那條長長的走廊,看到司機師傅和他的大巴車在昏暗的燈光下等候,那時內心充滿的欣喜與溫暖,您可能也不會知道從病區返回賓館門前,當那位大姐用酒精將疲憊一噴而光的那種‘回家’的感覺是多麼美好!”李偉說,都說醫療團隊逆流而上、義無反顧,“我們何以如此?因為我們有湖北當地百姓強大的後盾支持!”

“在我們身後有偉大的祖國,有各級領導、醫院領導及家鄉人民在後方全力守護著我們!”市委、市政府不遠千里,發來了暖心的“濟南市援鄂戰疫醫務人員關愛保障包”,醫院黨委更是給予了大家莫大的鼓勵和關懷:臨行前行李箱中,種類繁多、一應俱全的日常用品、防護用具、藥品;醫院為了醫護人員專門成立了一個後勤保障小組,開通專線,指定聯絡人,專門對接,每天關愛與問候;還有對馳援湖北醫護人員的家人關愛與支持,送物資、送問候、送祝福……

李偉告訴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我們淳樸的家鄉人民更是每時每刻都在讓我們感受著關愛,我們用的酒精、穿的保暖衣、吃的水餃……都是‘山東牌’的,那是家鄉人民對我們的關愛與慰問,更是對我們莫大的支持與深切的期望!”

您知道在黃岡吃到家鄉的鮁魚水餃是什麼味道的嗎?您知道歷城的大哥隻身驅車千里送來的草莓是多麼的新鮮與甜美麼?這些都是家的味道,都是愛的味道!

最難忘的生日

互相倚靠、互相慰籍的戰友情,是李偉和戰友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3月13日是李偉的生日,她自己都已經忘卻,一大早門鈴響起,打開房門,戰友們捧著自己做的蛋糕、和一張祝福卡片出現在她的面前。

賓館一樓大廳電視上播放的是濟南市中心醫院的同事們為李偉專門製作的祝福視頻,把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傳遞過來。“那一刻,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李偉告訴記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個人都是鋼鐵戰士,為了戰疫成功必須讓自己的內心無比堅強,在精神高度緊繃的時候,突然收穫家鄉傳來的溫暖視頻,真的一下子就淚奔了。

有愛更加勇敢,大家勠力同心,用愛與信心鑄就鋼鐵防線,與病魔決一死戰!3月1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實現了患者清零,山東省醫療隊順利完成任務。

一座城的送別

3月21日是山東省醫療隊的返程日,淳樸善良的黃岡人民更給了醫療隊無上榮光和最高禮遇,從兩歲孩童到八旬老人,從身著各種工裝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到普通的黃岡市民、村民,摩托車隊、出租車隊……綿延十幾公里的送別隊伍,這是一座城的送行!

英勇的黃岡人民用最崇高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山東省醫療隊的感激!聽著滿街的“謝謝您”、望著窗外一條條寫滿感謝的紅色橫幅、一雙雙揮動的手、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

“我只能不停地揮手致敬,任由淚水無聲地流淌。”回到濟南,李偉和戰友們同樣又受到家鄉人民最高禮遇的迎接,一樣的五星紅旗、一樣的揮手致意,一樣的熱淚盈眶……

李偉告訴記者,雖然已經離開黃岡半個月了,但是,她的內心依然感動不已,這一個多月的經歷如同放電影一樣仍歷歷在目,“我想這段經歷足以讓我珍藏一生,奔赴湖北一線是我這一生最難忘的決定!”

李偉說,這一段經歷會讓她銘記一生,“此時的湖北,想必已是春暖花開、青山碧水!”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