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世界變天,全球4.0到來!

疫情讓世界變天,全球4.0到來!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傳播,世界格局與秩序加速轉變,我們正在經歷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今,生活在當下的我們,能夠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到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似乎越來越無法按照傳統的規則運轉下去,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接二連三的發生,越是這樣的時刻,我們越需要對世界局勢有深刻的認知!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發展節點,2020年就是全球發展的重大節點,也是充滿了極大變數的一年!


每一次危難背後都會醞釀新的機會和新秩序,這次疫情之後,全球正在跨入全球4.0時代。


一切偶然的背後都是必然,人類社會有個基本規律: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有一種東西出現,用來打破原有的平衡,形成新的平衡(熵增定律)。這也是人類不斷革新自己,並且自我升級的過程。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有兩種東西加速了這個過程:第一種是戰爭,第二種就是瘟疫。


比如安東尼瘟疫加劇了羅馬的衰落;歐洲黑死病促進了文藝的復興;美洲瘟疫加快了印第安人的滅亡;西班牙流感催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等等。


這次疫情之後,全球4.0時代正式到來,世界的商業、經濟、體制都在經歷蛻變,只有能看透規律的人才能成為歷史的舵手。


下面我們來歸納全球1.0到4.0時代的演繹邏輯:


1:從全球1.0到全球化3.0


公元14世紀,偏居在歐洲大陸西南角上兩個面積不大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啟了了大航海時代。


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割裂的世界開始連接在一起,經由地理大發現而引發的國家競爭,他們相繼成為稱雄全球的霸主,勢力範圍遍及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


疫情讓世界變天,全球4.0到來!


有意思的是:此時中國明朝鄭和的船隊已經七下西洋,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了幾十年,而且聲勢和規模浩大。首先費用支出相當於當時國庫年支出的兩倍,而且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


而當時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人之間。但鄭和下西洋不是為了開拓貿易,而是為了宣揚皇帝的德威。鄭和死後,中國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也在歷史大潮中消失了。


航海時代大大促進了世界貿易,世界上存儲的物資開始向最需要它們的地方流動,就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化,這就是全球1.0時代。


這就為後來的工業革命打下了基礎。工業革命的發生又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大都採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裝佔領、海外移民、海盜式的掠奪、欺詐性的貿易、血腥的奴隸買賣等。


然後再通過“自由貿易”形式,把不發達國家、民族和地區變成自己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投資場所,以及廉價勞動力和僱傭兵的來源地,於是世界又形成了一次野蠻的全球化,也就是殖民主義時代,這就是全球化2.0時代,這次全球化,大英國帝國走上了全球霸主之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收拾了世界的殘局,當時全球是被戰爭重創幾乎癱瘓的歐洲和亞洲兩大經濟體,以及雖然獲得獨立但卻一窮二白的落後區域。為應對這種局面,當時美國執行大規模援助計劃,比如馬歇爾計劃(歐洲復興計劃)。


在援助期間,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1.5億美元。這不僅消化了美國的產能,支持修復了歐洲和日本兩個產業轉移副中心,並且又迎來了戰後長達20年的所謂資本主義“黃金時代”,也正式開啟了全球化3.0時代,成就了美國的霸權主義。

疫情讓世界變天,全球4.0到來!

直到如今,美式的霸權主義又陷入一片泥潭。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是明顯的——由於美國的金融泡沫,使得它的需求總體內卷化,這就導致對全球其他經濟體(包括製造國和資源國)涓滴效應下降,涓滴效應指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並不給予貧困階層、弱勢群體特別的優待,而是由優先發展起來的群體通過消費、就業等方面惠及貧困階層或地區,帶動其發展和富裕。


這才是全球化停滯和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根本原因。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3.0時代,一般都是美國經濟好,大家都跟著樂。而現在美國再也無力成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全球經濟也處於衰弱式增長的階段。


尤其是這次疫情讓美國遭受空前的打擊,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經全球第一,而且增長勢頭迅猛,甚至程度會超過911事件。


這次疫情將是911之後,美國又一個衰落的轉折點!甚至是整個西方文明衰落的轉折點!


全球化是從航海時代開始,所以沿海地區、海洋國家先發展起來,陸上國家、內地則較落後,這就形成巨大的貧富差距。而且從全球化1.0的航海時代、到2.0的殖民時代、再到3.0霸權的時代,這種傳統的全球化一直都是由西方引領,由歐洲開闢,再由美國發揚光大,形成國際秩序的“西方中心論”,導致東方從屬於西方,農村從屬於城市,陸地從屬於海洋等一系列不平衡不合理效應。


但是這種不合理的情況持續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發生變化,其中中國一直在默默的為全球化4.0時代做的準備。像“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等都是鋪設。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個規劃同當年的美國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有相似的邏輯和背景,但目標也不同,引導的世界格局也大不同。


舊的秩序在坍塌,新的秩序在形成。


二:全球化4.0是什麼樣的?


這次疫情,讓全球正在發生這四大變化:


(1)全球商業秩序的轉移


這次疫情已經導致數十個發達國家開始封國,全球民眾閉門不出,因此很多商務活動都將往線上轉移,電商和物流將迅速發展,中國的互聯網/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物流快遞等行業,本來就已經領先全球,雲辦公、雲教育、雲簽約也已經高度普及,這次必將給其它各國提供展現的商業模板,新的商業操作系統正在形成,並且迅速普及。


同時,從以資本為重心轉移到以消費大數據為重心,誰掌握了消費者信任,誰就掌握了經濟的主導權。


(2)全球貿易結構的重組


這次疫情後徹底打亂了美國主導的全球化貿易結構,具體來說就是美國的品牌和設計、日韓的元器件、中國的裝配、資源國的原材料和能源,銷往全球。這次疫情,中國開始向全球供應醫療物資,藉此機會,新的貿易結構正在形成,中國開始組建新的供應鏈,構建新的貿易結構。


(3)全球發展戰略的轉移


美國主導的發展戰略是“主角性”的思維,是自己搭臺自己唱戲,別人只能站著看戲。中國的引領的戰略是“平臺化”的思維,大家一起搭臺一起唱戲,這是一種開放性的戰略,也是大勢所趨。


中國將成為全球的“戰略大腦”,統籌新一輪全球貿易結構,加速分工細化,提升協作效率。不斷的向世界輸出自己的新人才/新技術/新模式/新系統。中國給世界的貢獻將不再只是產品,而是能深刻影響人類、世界發展的文明系統。


(4)全球文明重心的轉移


這次疫情東方各國(中國/日本/韓國等)的控制疫情效果明顯大於西方歐美各國,究其本質,這是一次東方文明的勝利。


水木然點評:西方文明,是起源於海洋,充滿了開拓、競爭和擴張意識。西方通過不斷征討,把世界硬性帶入到一個統一的經濟市場,但無法為世界建立一個和諧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系統。


而中華文明,是發源於大陸的農耕文明,喜歡把人類、社會、自然、和宇宙當成一個整體去研究,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就容易把世界的萬物調和成和諧共存關係。


中國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才是這個世界最好未來規劃!


縱觀人類歷史的進程,每一次危機的背後,都是人類系統的大升級,這次疫情之後,整個世界也將改頭換面,人類也將步入更高階的文明體系。


三:全球4.0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3.0時代格局下,中國通過30年的努力打拼,以血汗工廠起家,以犧牲環境和市場為代價,終於成長為一個大國的“坯子”。現在中國終於可以引領世界進入到多極時代。


中國可以在維持原來的大循環(即,傳統的三個世界──資源國、消費國、生產國的格局)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全力佈局小循環:即,以中國為核心——周邊國——資源國(包括非洲)——科技國(美國)——品牌國(歐洲)的新動力格局,進而構造對外交往的全新利益格局。


最後回顧一段歷史: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神在這個時候消失了,同時一場文藝復興開始了,歐洲的機遇到來了。


而這次疫情之後,中國也將迎來巨大的歷史機遇!


從全球化1.0到3.0時代,世界一直都是“贏”的思維主導,而全球化4.0時代,中國正在用“和”的思維來維持。


和而不同方為大同,那就是現在中國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偉大的願景,它需要科技、體制、個體素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就會實現。


這就是人類先後經歷的4波全球化,分別是:


1、航海時代(全球化1.0)

2、殖民時代(全球化2.0)

3、霸權時代(全球化3.0)

4、多極時代(全球化4.0)


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棋局無法破,那就是“規律”!我們始終堅信一點,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有沒有一種文明,可以讓人免於瘋狂,免於幻滅,免於飢餓,免於恐懼,免於殺戮呢?答案是有的。


這種真正不朽的文明是什麼呢?它的名字叫做“華夏”!


儘管我們中的很多人甚至都遺忘了她,但是她從未離開過我們!


世界即將發生史詩級的轉變!我們不僅正在見證歷史,也要做好準備迎接千載難逢的機會。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