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導語:

最近國標舞女王劉真去世的新聞時常掛上熱搜,從住院開始僅僅兩個月的時間,這位美麗的舞者就離開了她深愛著的舞蹈、丈夫,還有年僅4歲的女兒。

據媒體報道,劉真的丈夫不忍心讓女兒看到媽媽生病,一直沒讓女兒探病,妻子去世後更是怕女兒傷心,一直隱瞞著,也沒有讓她參加媽媽的葬禮。

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無數做媽媽的網友都在為4歲的小姑娘揪心。

孩子總有一天會知道事情的真相,她將來會不會因為沒有見媽媽最後一面,而留下終生的遺憾?

對於中國人來說,死亡似乎一直都是一個很忌諱的話題,大家普遍對這個問題諱莫如深。

正值清明小長假,在祭拜祖先的時候,該和孩子好好討論一下關於死亡和生命這個話題了。

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1.為什麼要跟孩子談死亡?

薩瓦特爾說:“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

坦然面對死亡,接受生命的離去,就會更加懂得生命的意義,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這個就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義

如果一直對死亡避而不談,孩子長大肯定也會理解“死亡”的含義,他們會明白有些人此生再也無法相見。但是情感上要怎麼處理?心裡如何得到安慰?心裡所留的遺憾呢?如何坦然接受這件事情?

這些問題不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自然地學會面對,所有的痛楚和困惑只能深深埋在心底,或許時間可以撫平創傷,也有可能一直是一根紮根心底的刺,那些曾經最美好的回憶,變成了永遠不能觸及的傷口。

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2.如何對年幼的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現在有很多繪本會談及死亡,在孩子小的時候,理解力有限,可以通過閱讀繪本讓他們體會。比如非常有名的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書中的小男孩在心愛的爺爺去世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回憶與爺爺過去的點點滴滴,最後和爺爺進行了有儀式感的告別。

最終小男孩提升了自己對死亡的認知,死亡並不可怕,只要還記得爺爺,只要愛還在,爺爺就會一直“陪伴”著自己。

關於死亡繪本中一個個溫暖的小故事,最終會治癒孩子的心靈,讓他們能夠正確面對死亡,解除內心的恐懼,孩子會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對生命發自內心的熱愛。

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3.孩子大了可以跟他們光明正大探討生死

當孩子七八歲的時候,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理解能力,此時可以坦然跟孩子聊聊生死,談談自己對死亡的理解,可以探討生死的意義。

可以跟孩子們一起去博物館參觀,看看紀錄片等等,讓他們直觀地理解死亡的概念。父母對待生命和死亡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三觀的形成。正是因為生命短暫,每個人都要面臨死亡,所以有限的人生才顯得彌足珍貴,我們才會認真過好每一天

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包麻麻總結】

孩子和父母之間是最深厚的緣分,孩子與父母而言,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過客了,我們給了他們生命,卻在他們踏上人生旅途的時候,漸行漸遠。孩子總有一天要鬆開父母的手,演繹屬於他們的精彩人生。教會孩子認識生命的過程:出生-成長-綻放-衰老-死亡,他們會更加從容淡定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媽媽去世,4歲女兒被矇在鼓裡,坦然面對死亡才會更加珍惜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