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4月1日晚,絕對是中國電商史上魔幻的一夜。薇婭淘寶直播賣火箭,羅永浩抖音直播帶貨,3小時,1.1億支付交易總額,訂單量90萬,抖音音浪收入超過362萬元,累計超4800萬人觀看,首戰告捷。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但自3月19日,羅永浩宣佈進軍電商直播以來,網上就不缺失望嘲諷的聲音。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你還是說相聲比較好”,“羅永浩你變了!”,“中年男人的妥協”……

身為中國第一代網紅,商界的情懷大佬,羅永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理想主義者代言人。


如今想靠直播撈錢,又有人站出來嘲笑:“老羅終於活成了他自己年輕時最討厭的樣子。”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但在時代的趨勢面前,在揹著幾個億債務面前,面子又算什麼?


現在正好趕上電商直播的風口,放下面子,放低身段給曾經的友商小米帶貨,努力賺錢還債的老羅,丟人嗎?


弱者才在乎面子,強者都活成了裡子。


當別人還在網上冷嘲熱諷時,不要面子的老羅,已經在新賽道站穩了。


幹大事的人

從來不要面子

魯迅先生說:“中國精神的綱領就是面子”。中國人愛面子,早已是刻在骨子裡的性格。


但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不在乎面子。因為在他們看來,面子無用,是這個世界上最廉價的東西。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只有不要臉的人,才會成為成功的人。”


對於渴望成功,“不要臉”這一點,他毫不避諱。


《華為工作法》中提到任正非曾經吃住都和員工在一起,甚至親自幫員工買晚飯,沒有一點領導架子。


在員工面前不要面子,在客戶面前,也始終保持謙卑的態度。


任正非不僅自己“不要面子”,還鼓勵華為人發揚“不要面子”的精神。


華為能夠做到今天的高度,離不開“不要面子”的帶頭人,也離不開一群在世界各地踐行“不要面子”精神的華為人。


同樣躋身商界,成績斐然的俞敏洪,也是一個不要面子的人。


俞敏洪創業早期,曾有過一段“不要面子”的經歷。也正是這段經歷,幫助他擺脫了恐懼,為後來新東方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那時候,他剛從北大出來,為了給培訓班招生,穿著破舊的軍大衣,拎著漿糊桶去北大貼小廣告。


害怕碰到教過的學生,覺得以這樣的方式被他們看到,太丟人。


但沒有辦法,工作沒了,不招生就吃不上飯,只好硬著頭皮幹。果不其然,真的遇上了之前的學生。

“哎,俞老師,你在這貼廣告啊?”


“是,從北大出去自己辦個培訓班,自己貼廣告。”


出乎俞敏洪的意料,學生們並沒有看不起他,還主動幫他貼,還要在貼廣告的地方看著,不讓別人貼在上面。


成功後的俞敏洪回憶起這段經歷,感慨道:“這個世界上,只有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長。”


不要面子的俞敏洪,建成了中國教育培訓前三品牌“新東方”。


不被面子牽絆住,才會有後來的功成名就。


劉德華有一首歌叫《17歲》,講述了他從出道到成為大明星的心路歷程。


歌詞的第一句話就是:十七歲那日不要臉,參加了挑戰,明星也有訓練班,短短一年太新鮮。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如果劉德華沒有這次“不要臉”的嘗試,後來香港的四大天王就不會有他,我們也就看不到《無間道》這樣的經典影片了。

杜月笙說過:“人生要吃好三碗麵,一是體面,二是場面,三是情面。”這三面可以統稱為我們通常說的“面子”。

什麼是臉面?


太平洋建設集團創始人嚴介和說:“我們幹大事的從來不要臉,臉皮可以撕下來扔到地上,踹幾腳,揚長而去,不屑一顧。”


一個人的不幸

從死要面子開始

老話說得好:死要面子活受罪。


風光時高於一切的面子,撐不住落魄時空無一物的裡子。


賈樟柯電影《江湖兒女》中,廖凡飾演的斌哥,就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


故事的開頭,他是大同的大哥大,身邊簇擁著一群小弟,鞍前馬後,給他點菸擦鞋。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他是權利、利益的中心,身邊的每個人都敬他三分,就連警察辦案,也要詢問他的意見。


風光無限的斌哥,把面子看得比天還大。這也不奇怪,江湖中人,沒有面子就沒有權威,沒有面子就沒人跟隨,不好辦事。


但身為江湖人,怎麼可能一世安穩。


後來,斌哥被人算計。重情重義的女朋友巧巧替他頂罪,被判五年,進了監獄。


往日的暢快日子,如過眼雲煙,轉眼間化為烏有。


斌哥離開了大同,從此變了一個人。他變得懦弱,再也沒有當年叱吒風雲的氣度。


曾經的小弟開上了賓利,一個個飛黃騰達,耀武揚威。他卻幹什麼都不成,投資了很多項目,一分錢沒賺到,還中風坐上了輪椅。窮困潦倒,活得像條狗。


境遇突變,愛面子的性格卻一點兒沒變。為什麼別人都過得比自己好?他摔碗筷發脾氣,來發洩自己心理不平衡的憤怒。


電影的結尾,斌哥再次離開了巧巧。放不下面子,忍受不了自己需要被女人養。過不去“面子”這道坎,他的一生註定以不幸收尾。


亦舒說:“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前段時間,蘇寧副總裁在朋友圈賣貨,引發網友熱議。


堂堂世界500強高管,竟然毫不避諱地在朋友圈帶貨29.9元的內褲,到底發生了什麼?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受疫情影響,零售、餐飲、交通、旅遊等行業遭受重創,光是餐飲零售業在春節7天,預估損失就高達5000億元。


作為零售業巨頭,為了活下去,蘇寧開啟全員賣貨模式,做法正確與否,我們暫且不議。


但光是副總裁拋棄臉面,放下身段在朋友圈帶頭賣貨,這一點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歷史上,被面子拖累的英雄也不少,“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的楚霸王項羽,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


他們不缺大丈夫的智勇,卻都因愛面子,自斷了後路。


放下面子賺錢

才是真正的體面


當你的實力配不上野心時,忘記面子,放下身段,專注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全心全意去實現目標,才有可能成就大事。


疫情期間,馬雲上熱搜的次數明顯增多,不辭辛苦,捐錢捐物。


但如果沒有創業初期的“不要臉”,可能就沒有如今這個身價千億,位居亞洲首富的知名企業家。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創業初期,馬雲覥著臉挨家挨戶推廣自己的黃頁,很多人都不聽他把話說完,甚至連門都不開。


沒有人理解,被人冷眼相看,周圍人都罵他是神經病,但就算備受屈辱,馬雲依舊堅信自己能做成。


如果馬雲當初碰壁後就選擇了放棄,還會有如今的阿里巴巴嗎?


瞭解過太多名人早期的經歷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做人不僅要丟臉,還要敢於丟臉,主動去丟臉,丟臉是成長的捷徑,丟臉不可怕,死要面子沒長進才可怕。


有句話這樣說,成功的三要素:一是堅持,二是不要臉,三是堅持不要臉。


大多數人連第一條都無法做到,更別說不在乎面子,堅持不要臉了。


北野武,日本著名導演,除此之外,他還是日本漫才界的大咖,相當於中國相聲界的郭德綱。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出名前,他曾有過一段極其灰敗的時光。


出身貧寒的他,靠在脫衣舞館表演為生。


但大家都是奔著看脫衣舞來的,根本沒人對他的漫才(類似中國的對口相聲)感興趣。


沒有觀眾,沒人捧場,還經常被業界前輩為難,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復一日,他和搭檔也依然堅持賣力演出。


後來,靠著這股不要臉的韌勁,他們不斷上臺,持續精進節目質量,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


堅持不要臉的北野武,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漫才藝人,大牌喜劇人。


1.1億羅永浩首場直播爆賣背後:放下面子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體面


面子不重要,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不過分在意自尊心,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重要。

無論何時何地,一個人要想做成點事兒,就必須放下面子,充實裡子,甩掉那些強加給自己的內心戲,緊盯目標,提高層次,臉皮越厚,越有可能成功。


活成裡子

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曾國藩傳》中有言:不要爭面子,而要爭裡子。不要爭小處,而要爭大處。

那些在工作中,不怕丟臉,有搞不懂的地方就積極向同事上級請教的人,在日積月累中,一定會走在前面。


那些在生活中,能夠正視自己的實力,不打腫臉充胖子,不為了面子撒謊虛偽的人,會活得更舒坦,更灑脫。


李嘉誠說: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


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


當你還停留在那裡喝酒、吹牛,不懂裝懂,只愛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一個人,如果把面子看得很重,總有一天,會淪為最沒有面子的人。


為面子所累,受面子所困,被過強的自尊心折磨,活得無比擰巴。


人活一世,何必自己平添負累,沒有裡子的面子,就像氣球,一戳就破,弄得一身狼狽。


而那些把裡子填充實的人,從不在意裡子外面那層沒意義的面子。


電影《一代宗師》中有句臺詞,“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


而只有充實裡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


願你以此為戒,活成裡子,活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