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比陽春白雪更有意義的是殘酷的現實

R君說

“悲慘和痛苦的遭遇,

是那循環不已的命運所顯示給人生的一個面貌,

但是我們往往會受了好運的諂媚而遺忘了那黑暗的一面,

所以當我們聽到一個悲慘的故事,

就有一種從迷夢中驚醒過來似得感覺。”

(薄伽丘 《十日談》)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烏托邦” (Utopia), 意思是“空想出來的國家”。最高提出來這個概念的似乎是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代表了一種人類社會最高尚、純潔、完美的組織。 而真正讓人形成更實際感知的,是英國人托馬斯.莫爾在他的名著《烏托邦》裡描繪的航海家拉斐爾.希斯拉德在一個異想“國家”中的旅行。在這個名為“烏托邦”國家中,一切財產都是公有的,人人都是平等的,實行按需分配,所有的人穿同樣的服裝,在公共食堂就餐,一切管理都由公共選舉產生.......在這樣的國家和體系中,私有欲是萬惡之源。


聽起來是不是很完美?但是,世界上可有完美的事情?


當然沒有!因為這樣的制度和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忽略了人性本身的一些特點:天生追求個性化、自我實現、差異化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於是,在“烏托邦”之外,便出現了“反烏托邦”,一種徹底另外一個極端的社會形態:反人類、反管理、極權、混亂......總之你能想到人類社會最極端混亂糟糕的場景,大概都符合“反烏托邦”的特性。


相比“烏托邦”而言,以“反烏托邦”為背景的作品倒是似乎更為知名,比如著名的紅衣主教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英國喬治.威爾的《1984》、《動物莊園》......而以此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也更為常見,甚至全球風行,比如《大逃殺》、《飢餓遊戲》、《移動迷宮》、《撕裂的末日》、《未來水世界》乃至《駭客帝國》、《星球大戰》、《戰鬥天使阿麗塔》中無一不是關聯了一些“反烏托邦”的背景和要素......(比如,你可以仔細對比一下絕地武士和西斯力量之間完全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表面上最大的不同,似乎在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但如果究其核心,便是對於人性本質上的認知不同,跟老祖宗最初問的“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其實是同一個問題。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這個問題在R君看來,從來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這無解的原因是在於人性本來就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隨著不同的時間、環境、條件的變化,在不同的階段,同一個人的性情、決斷都有可能走出完全不同的道路和方向........比如,在巴黎聖母院裡卡西莫多面對自己的女神時,是那麼純真,一心一意的守護神;但面對前來解救埃斯梅拉達的隊伍時,他卻又變成了毫無憐憫之心,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我們的確都要追求和謳歌“真善美”,但不代表可以忽略人類本性中追求私慾,個性和利益最大化的一些特性。事實上,自人類有文明以來,人類的歷史一直都是圍繞這些人性的善惡之間反覆搖擺推進的。


正因為沒有絕對和完美的答案及解決方案,而且大部分整體的成功,也都非常有賴於一些集體中個體的成功,所以其實相對而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穩定平衡的制度和方法,通常都是兼顧了人性中的優點和缺點的。換句話說,我們要鼓勵真善美和整體利益的做法,但同時要尊重和兼顧各種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需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不公平和缺陷的存在,才能達到整體利益的不斷前進和最大化,保障更長期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所以比具有理想也許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性本身,尤其是人性本能中的那些偏負面的東西,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和適應更好的社會。就此而言,“反烏托邦”文化有時候才會顯得更深刻、更震撼也更有影響力。(正如R君相信《湯姆叔叔的小屋》肯定影響力和生命力要遠勝《綠皮書》一樣。)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因此,今年西班牙的這部《飢餓站臺》電影才會顯得如此鶴立雞群般的令人震撼。在這部徹底虛擬化極端的人類世界的作品中,把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現實反映的如此真實殘酷,以至於你不得不邊看邊揪心,甚至惶恐於主角的命運未來,並且要強迫自己想想,如果到了這樣的境地,自己會怎麼樣?........


何不食肉糜?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晉書.惠帝紀》裡曾經記錄了晉惠帝的幾件特別的“軼事”:


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故事是說:惠帝在宮殿園林裡聽到有蛤蟆聲,就問四下:“這叫喚的東西是我們官家的?還是私人的?” 周圍的人回答:“這東西在官家地裡的就是我們官家的,在私人地裡的就是私人的。” 其後有一年天下鬧大饑荒,百姓餓死了很多人,事情傳到宮裡,群臣說百姓沒有糧食吃,餓死了很多人,惠帝卻評論說:“(他們沒有糧食吃沒有關係啊),為什麼不去吃點肉粥呢?”.......


其實這種事情在全球都並不少見。法國盧梭在他的《懺悔錄》,也寫過一段差不多的文字:“Enfin je me rappelai le pis-aller d’une grande princesse à qui l’on disait que les paysans n’avaient pas de pain, et qui répondit: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我想起了一位崇高的公主說過一個挽救時局的辦法:當她獲知農民沒有面包時,她說“讓他們吃布莉歐(一種奶油糕點)好了”).....


當然,這句據稱是法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說的名言,很可能完全是當時的革命黨為了激化矛盾杜撰出來的。但是無論如何,她身居宮中,一直生活輕浮奢華,對比著當時法國負債累累,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則是無可爭辯的現實......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當然重點並不是這些真實的案例是誰說的,而代表了一種普遍現象:階級差異是無法讓不同階層的人瞭解彼此的問題和痛苦的。


所以某種意義上,人類文明從來就是一種“飢餓站臺”本身:

- 在最上方,是那些精心製作食材的人,他們完全沒有任何生存的痛苦和壓力,唯一的挑戰就是如何把事情做的看起來“盡善盡美”;

- 在高層(1-20層),是那些幸運兒,他們可以最先享受到每天的“美食”(社會資源),甚至還可以悠閒的去追求“健康、平衡”的生活,有餘暇去追求享受、生活品味;

- 在中層(20-50層以上),雖然已經只能吃到食物殘渣,但依然是那些總算每天還有一定食品“保障”的人,他們還有資格去思考人生,憧憬未來;

- 到了下層和最下層(50層以下),基本分配不到資源,就只剩赤裸裸的生存法則,要麼是失去意志的自殺、發瘋、自生自滅的自我放棄和毀滅,要麼就是弱肉強食,人吃人的人間煉獄;


唯一不同的,是“飢餓站臺”是一個被掌控的世界,每過一個月,330層裡的人還會被隨機分配一次,重新決定他們的命運。但是在真正的世界,階層的安排卻基本不會被固定有規律的打破。


在上層站臺的人群,很少去關心下層人的死活;即便像Imoguiri這樣的工作人員背景的人(33層的室友),試圖通過合理安排食品的分配和自我節食控制來幫助和拯救下層,這樣的意圖也通過不了層層人員的認同,一直傳送下去。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電影中有2幕情節算是給理想主義者的重擊:

- Imoguiri每天都試圖說服下一層的人跟她一起節食來幫助下層的人,但是從來都是白費口舌;反而是主角用威脅的方法起到了作用;

- 而當主角和黑人室友Baharat守衛著食物臺碰上所謂的“智者”,他給他倆出的主意是“先禮後兵”,還要帶一個“信號”給最高層;結果只不過走了一層,就證明禮節性的說服根本沒有用;而所謂的“信號”(意大利奶凍)最後也沒有能夠維持到結束。(實際上,就算信號送達了,又如何?會改變什麼嗎?)


實際上,無論怎麼安排,食物臺上的食物是不可能夠330層所有的人生存需要的。所以,無論是Imoguiri還是主角,他們試圖創造的生存平衡模型從來就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到頭來,為了維護這個生存計劃,換回的只是可能一天某些層級的生存滿足,但是付出的是主角和Baharat自己的命。


So, 這便是殘酷的世界現實.......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某種意義上,“資本論”的觀點當然是正確的,如果不是靠每個人創造價值中的一部分被剝奪了,何來高層和整體的資本累積?如果社會都一直完全公平,合理的平均分配,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資本循環和積累,也不會讓我們的社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雖然“何不食肉糜”是過分的失去常識,最終史上說出這2句話的人都沒有好死(晉惠帝導致了“八王之亂”,最後應該是被自己的弟弟毒死了;而路易十六和他的妻子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斷頭臺),但是即便不是那麼過分的表現,你要指望上層的人物充分理解和想象下層的生活,並且作出多大的改變,或者徹底犧牲自己的利益來照顧下層,是不現實的.......


再說的不好聽一點,之所以人要不停努力,就是要從下層不停往上爬,脫離“飢餓站臺”的層級,你再讓他迴歸到本源的生活方式,那麼他那麼努力去改變人生的意義何在?


好在,人生不是“飢餓站臺”沒有出口,雖然不會每月風水輪換一次,但是至少你有能力不停的去努力突破層級,在這個努力和突破的過程中,也推進了社會的整體進步,這大概才是唯一值得寬慰的事情.......


突破才是終極解決方案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其實奉俊昊導演在2013年就拍了一部震動不小的“反烏托邦”電影:《雪國列車》,而《飢餓站臺》,有些影迷就評論為是《雪國列車》的垂直版。


但是,其實這2部電影還是相當不同的。《雪國列車》更像一部好萊塢商業大片,更強調的是突破階級和封鎖的爭鬥過程本身;《飢餓站臺》則被動的多,純粹講述的是體系中的現實,更像一出舞臺劇,也沒有太多的強調突破困境的方式;


其實R君一向認為《雪國列車》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豆瓣7.5分,其實奉俊昊的《漢江怪物》也不過是7.5分,都應該是被低評了的作品),之所以沒有達到像《寄生蟲》那樣的高度,主要是因為影片的結尾部分過於牽強,而且沒有辦法自圓其說;不像《寄生蟲》那樣,有一個合乎邏輯,又再次反轉,震撼觀眾的結局。(所以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真是名至實歸)


在《雪國列車》中,“美隊”率領的車尾一眾乘客為了改變自己的悲催命運,一路一直打到車頭引擎,最後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場佈局中的棋子,其實也並不能改變些什麼,甚至幾乎要淪為他最痛恨的“管理者”的接班人。他們最後雖然沒有“同流合汙”,但是抗爭卻導致了車毀人亡,也許還導致了最後一個人類體系的“滅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影迷對《雪國列車》結尾有些懵逼的感覺:只提出了問題,展現了困局,但是沒有解藥。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所以《飢餓站臺》也有同樣的問題,也因此得到了差不多的豆瓣評分:7.8分。(R君認為那差異的0.3分只是因為殘酷的現實震撼感和對中國影迷對韓國及西班牙的國家差異感導致)


主角從如《堂吉柯德》般充滿正義幻想感的開始,到面對現實的殘酷,到最後無用的一場抗爭旅途,解決了什麼問題? 其實並沒有,或許救了一個女孩(代表未來?希望?)? 還是能真的讓0層的管理者意識到什麼?改變什麼?這都還是令人存疑的.......


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飢餓站臺》只不過更殘酷的寫了階級差異、人性的惡和資源分配上的現實,並不如《雪國列車》中Wilford(列車創始人)對Curtis(美隊,代表抗爭者)的那一場對話有更深的思考意義:


Everybody has its place! (每個人都有自己註定的位置)如果不去動態經常釋放和調整人口的數量,就無法解決“馬爾薩斯”人口論裡的問題.......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好吧,也許聽起來很悲觀。但是,他們的前提都是一個:資源是有限的,正如“飢餓站臺”上的食物是有限的,不夠分的,所以怎樣都無解。要麼有人餓死,減少需要分配的額度,要麼大家都捱餓,勉強維生,其實這都不是解決方案......


真正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

- 在個人層面,努力向上突破,永遠爭取成為更高一級的資源提前分配者;

- 在整體層面,擴大“站臺”上食物的供應,不停擴張,獲得新的資源,從而滿足更多人分配的需要。(這也是我們整個社會不斷要追求科技前進的必要性,用更小的代價不斷產生更多的資源來維持我們的增長和發展消耗)


正如電影中所說的:“你以為你是彌賽亞(天上派來的救世主)麼?可是彌賽亞會自己變出食物來,而不是來搶奪我們的食物!”


所以,不要試圖去讓0層的人去理解下面的困局和痛苦。那是乞求、奢望,而且其中在本質上從來就沒有用! 即使你把他們都消滅了,最多替代掉他們的位置,一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當然可以像Curtis(《雪國列車》裡的主角)那樣去抗爭分配,也可以像Goregn(《飢餓站臺》的主角)那樣犧牲自我去調整分配,但是這些都不會改變這個體系運作的本質,也只會因為人性本身的特徵而失敗。


任何試圖在現有資源框架內重新分配資源的企圖,到最終都是隻有失敗;只有不停創造新的世界,新的資源,新的價值的方向才能最終解決困局。


所以我們永遠只能突破,要麼個人突破,要麼集體突破,或者在個人突破的同時帶著集體突破,否則永遠只能受限於這個困境中。


《飢餓站臺》:太殘酷的,但是無可抗辯的現實。你能領悟,才能突破。

如果全球資源短缺會發生什麼?這部電影說透了

R君,2020年4月4日,於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