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億人丟飯碗,是時候該祭出這些終極大招了!

最近,一張圖刷爆了朋友圈。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金融危機、經濟蕭條。


但千言萬語都抵不過一張圖:


超1億人丟飯碗,是時候該祭出這些終極大招了!

1

這樣就夠慘了嗎?還沒有!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月城鎮失業率從1月的5.3%上升到6.2%。

這意味著僅僅一個月,我們國家就新增了450萬的失業人口,加上存量的失業人口,2月失業人口總共就有3100萬。

3100萬,和我們近8億的就業人口相比,似乎只是毛毛細雨。

但別忘了,我們有近3億的農民工是沒有統計到失業人口的,這部分失業人口有多少?至今還沒有一個官方的統計數據。

但我們可以通過最近的復工人數大致推算出來:

國家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農民工返崗復工的人數為7800萬人,佔今年春節返鄉的60%。

現在已經是4月份,假設100%復工,就有1.3億的農民工返崗就業,總人數一減,農民工的失業人口就出來了,高達1.7億!

加上前面3100萬的城鎮失業人口,我們國家的總失業人口高達2億人口,整體失業率14.3%,是官方公佈的2倍之多!

這還是比較樂觀的預估。

要知道,3月份海外疫情開始爆發,歐美國家的訂單不是銳減就是直接取消,我們的外貿、旅遊、航空等行業遭受二次重創。

也就是說,很多行業正面臨無工可復,失業人數恐怕會進一步上升!

目前,外貿帶動的就業人口超過1.8億,旅遊帶動的就業人口超過8000萬,航空帶動就業人口超過6700萬。

還有,今年夏天我們還有870萬的大學生畢業。

如果按照最保守的5%失業率計算,接下來的失業人數,我是不敢算下去了…

2

類似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我們國家,全世界都一樣。

美國上週失業人口高達328萬人,創下歷史記錄,美聯儲預計3月失業率高達32%。


澳大利亞封城後,上週一已經有100萬人失業,週三失業人數翻倍到200萬。


香港2月失業率已來到3.7%,連續5個月上升,去到9年來新高。


以色列3月高達83.7萬失業,失業率飆升至20.12%

過去,內部失業率高企,我們還可以放放水刺激一下內部需求,而現在連和我們做生意的國家都失業了,內外需求雙殺,再多的水也沒用,畢竟你不可能把放水放到國外去。

而當下,經過15-17年樓市的上漲,國內很多家庭是揹負房貸的,房貸捆綁著房地產和銀行,銀行又關乎整個金融體系,失業失控的後果難以想象…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

總理會在3月的國常會上說:

“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在全國上下都追求2020年GDP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下,總理說出這句話,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魄力?

就連央行也開始鬆口了,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近日在媒體座談會時表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GDP增速很難實現6%的目標。鑑於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建議今年不再設定GDP增長目標。”


所以說,穩就業是除了疫情防控外,當下最為緊急的一件事,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3

那麼,為了穩就業,我們還有什麼招?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超1億人丟飯碗,是時候該祭出這些終極大招了!

當下,歐美各國的刺激力度已經超越08年,各國不僅加大刺激,還直接給國民撒錢。

但唯獨中國還沒有正式出牌,要知道,08年的四萬億,刺激規模達到了當年GDP的12%,遠高於當年全球各國4.5%的平均水平。

而現在,情況比08年還要糟糕,除了前面零星幾次的降息降準,中國至今還沒有推出大規模刺激的政策。

為何我們還那麼矜持?有兩點顧慮:

一個是擔心房地產泡沫。2015年股災放水以來,全國大部分城市房價普遍翻了1倍,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僅增長0.4倍,居民存款餘額也僅增長0.5倍,反倒是居民貸款增長了1.2倍。

不到5年的時間裡,買房加槓桿的速度比收入、存款增長的速度還要快2倍,這還沒有算上居民私底下的加槓桿(比如借錢湊首付、消費貸等),而現在房價又處於高位,這是非常危險的。

另一個就是前面提到的內外需求雙殺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企業沒訂單,沒營收,除非能夠憑空變出訂單,放在再多的水也沒用,裁員、倒閉還是會發生。

4

那國家就這麼袖手旁觀嗎?

絕對不是,要穩就業,就必須回到最核心的問題上去。為什麼會失業?說白了就是市場沒有需求,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而不是刺激需求!

短時間內,哪些領域能夠創造大量需求,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

還是基建!而且這次是新基建。

截至3月10日,有25個省區市公佈了未來的基建投資規劃,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元,攤到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約7.5萬億元。

這7.5萬億,加上3月降準釋放的5500億,總共8萬億,可以直接看作是2020年的“4萬億2.0版”

但僅僅靠新基建是不夠的,因為基建帶動的大多是國企等大型企業,對於水深火熱的中小企業來說,遠水救不來近火。而且基建行業除了吸收農民工就業外,對其他領域的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接下來,預計我們還會持續放大招:

首先是存款利率的下調。前面我們降息那麼多次,降的都是貸款利率,而銀行是要賺利差的,存款利率不降,銀行很難有動力貸款出去,很多中小企業也就拿不到貸款紓困。所以,存款利率的下調是必須要立刻落實的。

其次是提高政府負債。不管是學歐美直接發錢還是現在各地在發的消費券,都必須靠政府政府買單,如果不提高政府負債,接下來就會束手束腳。所以,今年的財政赤字率大概率將突破3%,至少會釋放4500億的救市資金。

最後是公積金提取條件有望放寬。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累計提取額8.8萬億元,使用比例60%,公積金餘額仍有5.8萬億剩餘,這5.8萬億公積金躺在賬戶上,利用率極低。

現在正值困難時期,如果把這筆鉅款返還給大家,按照公積金實繳職工1.4億人計算,5.8萬億返還下去,每人平均可得4萬元。

所以,接下來我們可能會看到,各地會陸續出臺放寬公積金提取條件的政策。最有可能放寬的城市,主要還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大城市,畢竟這些城市的公積金繳存餘額都普遍較高。


最後,給大家一句建議:保住飯碗,保住錢包,不要再亂投資!


超1億人丟飯碗,是時候該祭出這些終極大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