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那些勇敢和愛——舟山各地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側記

銘記!那些勇敢和愛——舟山各地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側記

昨天上午10時,武警舟山支隊舉行下半旗誌哀儀式。攝影 記者 陳永建 通訊員 曾欣

铭记!那些勇敢和爱——舟山各地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侧记

昨天上午10時,定海區金塘島東風嶺烈士陵園,市民哀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攝影 通訊員 姚峰

有些戰鬥,聽不到槍聲,卻聽得見衝鋒。

有些戰場,看不到硝煙,卻看得見犧牲。

冬去春歸,我們得以再次擁抱暖陽,然而,一些人卻沒能穿過黑暗,永遠留在了冬天。

昨天上午10時,防空警報響徹千島上空,市行政中心廣場國旗半垂;沈家門碼頭漁船鳴笛停駛,烈士陵園市民手捧鮮花哀悼,路上行人駐足垂首,汽車鳴笛聲聲、久久迴盪……

江海嗚咽,山川悲鳴。人們肅立默哀三分鐘,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達深深的悼念。

生命相托時,我當義無反顧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醫護人員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

昨天上午10時,舟山醫院住院部8樓呼吸科,當班的醫生、護士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到會議室,集體肅立默哀,悼念疫情中逝去的每一個生命。

“這次疫情來得太突然、太猛烈,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批批勇士衝向一線,一位位同行相繼倒下……”舟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朱澤浩哽咽道。

疫情發生後,浙江組建援鄂醫療隊,舟山醫院呼吸科醫護人員踴躍報名,有三名醫生奔赴武漢抗疫前線。

“李海峰醫生參加了第一批浙江援鄂醫療隊,我真心佩服他。因為那時病毒有多厲害,一切未知。赤手空拳對抗一個未知的敵人,直接就衝上去了,危險可想而知。”朱澤浩坦言,送別他時,內心複雜。

朱澤浩還記得,臘月廿八晚上,正和他們一起吃飯的張期和醫生,接到一個緊急電話後,飯也沒扒一口,直接趕往醫院。

“作為一名醫生,肩負使命和擔當,特別是國難期間,更希望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朱澤浩說,這次疫情,讓他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更加堅定了從醫的初心。

呼吸科傳染病醫生,時常面對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更顯任務艱鉅。

2013年在廣州進修時,朱澤浩幾次親歷鍾南山院士查房。“鍾老實事求是,有一說一,分析條理清晰,他的處事風格一直深深影響著我。”朱澤浩說,經歷這次疫情,他更堅定了信心和鬥志,將盡己之力守護舟山人民。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對遠去的最美逆行者,內心充滿敬仰和感恩。”舟山醫院ICU主治醫師劉靜葉說,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黨員,黨指向哪裡,就會去哪裡,義無反顧。

親愛的戰友,我們永遠同在

起立轉身、面向國旗、靜立默哀……

昨天上午10時整,防空警報鳴響,民警顏文君停下工作,面向窗外降至旗杆三分之二高度的國旗靜立垂首。

3分鐘,180秒,哀思充滿心間。他默默悼念因抗擊新冠肺炎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國人同胞,向這些未曾謀面的戰友表達哀思。

派出所5年、經偵大隊10年。從警15年,顏文君記不清自己多少次和危險擦肩而過了。今年初,他被任命為定海區公安分局法制大隊教導員。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顏文君剛在法制大隊工作兩天就衝向了舟山疫情防控阻擊一線。

大年三十前往雙橋執勤,正月初一前赴金塘執勤。從車輛檢查組到應急處置組,直至金塘防疫檢查站撤銷,他一直戰鬥在舟山疫情防控最前線。

寒冬臘月,冰雨飄淋。顏文君選擇的是戰友們公認最辛苦的時間段——晚上9時至凌晨3時。

“剛到時,執勤點只有竹竿和遮雨布搭的雨篷,根本擋不住風雨。檢查站外,排隊的車輛有時長達五六公里。”顏文君坦言,作為組長,他感覺壓力特別大。

當時,舟山疫情防控形勢緊張,防控舉措不斷升級。“一定要守住新區第一道防線。 ”顏文君和戰友們冒著風雨堅守崗位,仔細為返舟人員測量體溫、核對信息,耐心勸返不符合返舟條件的人員。

有些人不理解,惡語相加。顏文君不急不惱,好言相勸。有一名車主在檢查站邊呆了七八個小時終於被他成功勸返。

“和那些犧牲的烈士、逝世的同胞相比,我的辛苦可以說是微不足道。”顏文君說,是他們英勇鬥爭,用生命為我們築起了一道看不見的防線。

逝者安息,生者奮進。默哀畢,顏文君繼續伏案,全神貫注投入到了案件審核工作中。

“親愛的陌生戰友,我們永遠同在!”他在心裡默默地說。

公益不止步,大愛才會無疆

山河銘記,生靈之殤。

昨天上午9時許,12名藍天救援隊員,在市人防辦吹響了“集結號”。

鮮豔的五星紅旗升至杆頂,而後又徐徐降至半旗位。10時整,淒厲的警報聲迴盪在上空。

“全體都有,脫帽!”一聲令下,隊員們集體摘下帽子,低頭靜立默哀。

3分鐘很短,訴不盡無限哀思;3分鐘很長,當想起在金塘卡口防疫的那段時光……

舟山市人防藍天救援隊秘書長林馳方自大年三十以來,連續40天沒有回家,印象最深的,是去金塘的第一天。

“那天雨下得很大,車流量也大。我們下午2時到金塘時,在距離高速出口還有2公里處,已經嚴重堵車,只能徒步進入。”林馳方說,當天,他和隊員們一直堅守至深夜11時,“回去時,衣服都淋溼了,鞋子裡的水可以倒出來。”

儘管條件艱苦,但在接下來的20多天裡,從下午3時至晚上10時,他們沒有一天缺席。

那段時間,怕自己在金塘防疫期間被感染,回到家傳染給家人,林馳方在市青少年宮一公益聯盟駐點搭起了帳篷。卡口撤銷後,他又自我隔離了14天。

“跟武漢的醫護人員比起來,這些都不算什麼。”他說,還有許許多多志願者、基層幹部活躍在一線,眾志成城,才能在金塘築起一道防疫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4月3日下午一說起要組織哀悼活動,舟山市人防藍天救援隊的微信群裡就發起了報名接龍。

“我以前從來沒想到中國人會像今天這樣齊心協力。在這個特別的哀悼日,和奮戰過的隊友們一起為犧牲的烈士和罹難同胞誌哀,特別有意義。”隊員馬秀榮為逝去的生命悲傷,也為祖國的團結感到驕傲。她說,即便不能作出大貢獻,也要多盡綿薄之力,生活中,“公益不止步,大愛才會無疆” 。

昨天,在“藍天”的隊列中,記者看到一個戴著紅領巾的男孩。他是隊員孫文全的兒子。

“這次肅穆的全國哀悼活動,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契機。希望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敬畏生命,學會感恩和付出。”孫文全說。

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穿上校服、繫好紅領巾,南海實驗小學五(1)班的俞越又鄭重地穿上了升旗手服裝,因為她要參加一場特殊的默哀儀式。

昨天上午9時58分,俞越和爸爸媽媽神情凝重地站在客廳。 10時整,警報鳴響,俞越低頭,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任何一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都是英雄,我們以這樣的方式向他們表達敬意。”3分鐘的默哀,俞越的腦海中不斷出現一位位曾經在電視上、手機上看到的戰疫英雄。

俞越的媽媽是南海實驗學校高中部老師,她對女兒的教育始終持開放態度,經常一家人討論疫情,讓孩子有更深理解。

今年清明期間,南海實驗小學全體學生與老師通過網絡,上了一堂清明節主題班會活動課。在前兩天學校舉辦的“清明祭英烈”網上簽名寄語活動中,俞越在網上獻花後,寫了這樣一個願望:等疫情過後,我們一起去踏青。

俞越說,現在終於可以出去走走,來到你們的墓地前,擺上鮮花,向你們說一聲: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祝願你們一路走好!

離去的背影,終將成為我們接力前行的力量。

逝者不復見,悲哉長已矣。

銘記!那些勇敢和愛。

唯願,逝者安息,生者奮進。

祈福,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