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一條河流如果想保持暢通,就要經常的清理淤泥和垃圾。一間屋子想要保持整潔有序,就要定期的扔掉一些沒用的東西。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減掉一些無用的、負面的,才能輕裝上陣,越走越順利,這是人生的大智慧。

一個人無論平凡或偉大,一生的時間長度幾乎都是一樣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才能活得更加精彩?就取決於對待生活的態度。

如果總是把有的沒的都加在人生旅途中,只會越來越負重累累,疲憊不堪。人的身體和精神的負擔都是有限的,一直做加法終將會被壓垮。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通常,當我們狀態不佳時,會怎麼做呢?

用無意識的買買買來化解不開心;

用無節制的吃吃吃來抵消各種壓力;

用放縱地看劇看視頻來打發時間。

結果是:

房子裡,堆滿了大量的幾乎不用的東西;

身體裡,堆滿了厚厚的脂肪;

腦子裡,堆滿了各種無用的垃圾信息.....

漸漸地,你覺得生活越過越累,每天好像都在被生活推著往前走。

焦慮、煩躁,充滿了你的日常,而你卻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毛病。

實際上,就是因為你給自己的生活做了太多的加法。

人生不光要學會做加法,更要學會做減法。如果說成長是在做加法,而成熟就是要做減法。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需要通過各種嘗試來了解世界,瞭解社會和了解自己,一定程度上是在做加法。

當成年之後,想要成熟起來,就要學會做減法。尤其是成功人士,如果不會做減法,早晚一天會被壓垮。

按照中國的傳統,多個朋友就多條路,所以大家都儘量擴展人脈,擴充朋友圈。但汪涵卻在做著相反的事情,刪除好友,他通常的做法是,只要朋友圈人數超過一百,就會把一些沒有保留意義的,都刪掉。

他人脈極廣,朋友超多,可謂政、商、娛各界的都有,但他都照刪不誤。

2017年在《火星情報局》節目上,和汪涵搭檔了10年的錢楓談起,自己突然有天被汪涵刪除了。汪涵回覆說,范冰冰、陳坤我也都刪了。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他補充道,我們彼此沒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會因為長期不聯絡就變得不好。

當刪掉了一些不必要的聯絡,虛假的應酬之後,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鬆,整個人生都發生變化。

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這樣的生活,你會突然覺得,自在得一塌糊塗,整個人生都充滿了春天。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朋友不是哄來哄去的一個群體,也不是扎堆出現的一個圈子。真正的朋友,只要你需要,他都在。

如果為了合群,不停地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社交上,那就得不償失了。

韓雪,也曾在綜藝節目中,表達了自己的“減法人生觀”。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她說:“我從來不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上面,一切都以效率為先,所有的都做減法。”

“我並不知道自己一定想要的是什麼,但是很清楚自己不要的是什麼。然後給生活做減法,去掉那些否定項,自然留下來的東西,就應該是想要的。”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現代生活,信息爆炸,物慾橫流,很多人以為給生活加的東西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就會越幸福,殊不知結果是越來越不堪重負。

人的一生,生活所真正需要的,也就是所謂的必需品並不多,我們需要的衣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我們需要的食品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我們需要的信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

但現實中我們面對的誘惑太多,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商家的圈套,結果就儲存了太多太多無用的垃圾,不得不負重前行。

有時候,靜下心來,我們會發現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越經典。比如,一些著名品牌的logo,例如蘋果、星巴克都是越變越簡化。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星巴克logo演變過程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蘋果logo演變過程

其實這個現象早就被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看透了。帕累託發現,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

以此類推,重要的東西通常只佔20%,而不重要的則通常佔到80%。因此,我們只要關注生活中20%的事就好了,其它的都可以不必在意或者不去做。

人生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往往只有20%的事情。比如對於很多人而言,高考是重要的,因為它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選取工作和抉擇婚姻也是重要的,也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除了那關鍵的少數,其它的都可以選擇大而化小,甚至不予關注。

對於一個事情的處理,也是這樣,抓住關鍵就好了,不需要面面俱到。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到一個故事:教皇問米開朗基羅,你成為天才的奧秘在哪裡,你是怎麼雕刻出大衛雕像的。米開朗基羅的回答是:

“這很簡單。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屬於大衛的部分”。

米開朗基羅運用減法思維,創造了經典。奧妙之處就在於,當我們把那些不重要的部分剔除之後,留下的自然都是最重要、最精華的部分。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減法思維的精妙:二戰時期,英國軍方為了獲悉德軍的電報內容,於是找了許多數學專家來進行電報密碼的破譯,但是密碼每天自動更新,那麼多,想要破譯,簡直難以想象。

其中的艾倫圖靈認為,靠人腦無法打敗機器,於是他著手開始製造一種機器來破譯電報密碼。幾個月後機器被造出來,但是還是無法在一夜之間檢索完所有的信息。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忽然,艾倫圖靈發現德軍每天變化密碼後都是根據“Heil Hitler”這個單詞來設置新密碼,於是他讓機器只檢索和這句話相關的內容,於是電報的密碼被破譯出來了。

所以,艾倫圖靈運用減法思維,找到了密碼設置的關鍵字,於是就破譯出了密碼,解決了問題。

現實生活亦是如此,如果不斷的做加法,一定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能用忙碌來掩蓋心中的焦慮和迷茫,什麼都做,深怕自己錯過了什麼,而最後什麼都做不好。忙碌得是否有價值,也並不知道。

很多人直至到老,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一直都那麼的忙碌,常聽到老人家們講:“唉,一輩子都忙忙叨叨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忙的是什麼?!”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做“減法”的意識,可能到老都不知道自己一生忙碌的是什麼。

可見擁有減法思維的重要性,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完全可以通過刻意練習獲得提升。

我們需要去鍛鍊自己的識別力與判斷力,知道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20%是什麼,其他可有可無的80%是什麼。通過這種方式來給自己的生活一個明確的定位。抓住對我們人生重要的事情進行謀篇佈局,那麼人生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旦思維方式改變了,你的人生可能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我們只要堅持以終為始的目標看待自己,就會明白,一個人一生能做得事情並沒有我們想象那麼多。也許做好一件事就了不起了。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輩子就專注做壽司,他把壽司做到極致與經典,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非常的暢銷,許多人去日本旅行都會預約他的壽司,但往往預約不上。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小野二郎是真正的壽司美食熱愛者,他對自己也有一個精準的定位,恰恰是這種完美死磕的精神,成就了壽司,也成就了他自己。

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一事無成,是因為什麼都想做好,結果是什麼都沒有做好,無謂的事情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怎麼能做到專注和精益求精呢?

所以,我們要學會精簡,要學會

不斷的做減法,不斷選擇,放棄,再選擇,再放棄,從而留下最重要的。

要轉變思維的方式,不要考慮“什麼還不足”,而是試著想一下“還能減掉什麼”,生活或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哦。

正如史蒂夫·喬布斯所說:“你必須努力理順你的思維,才能使其簡單明瞭”。

汪涵:我把范冰冰和陳坤微信都刪了,人生為什麼要不斷的做減法?

從今天起,開始做減法吧。

首先是有形的,比如,身上的贅肉,整天裹著一身厚厚的脂肪,穿衣服不好看,行動受影響,還有潛在的健康威脅。

再比如,堆積的房間,幾萬一平米的房子裡,卻堆放著幾年都不會動一次的“廢品”,該是多麼的窩心和鬧心。

然後是無形的,負面的情緒、耿耿於懷的不愉快往事、老舊的思想,這些都是無形的累贅。

誰沒有不堪的過往,誰又沒有犯過一些低級的錯誤呢?過去的就過去吧,就讓過往的一切都隨風而散吧!

減掉也等同於放下,放下阻隔你奔向快樂生活的包袱,去迎接一個嶄新的黎明!

當減掉所有的負累之後,關注你真正想關心的,真正想去做的,併為之而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吧!相信終究會取得屬於你自己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