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瓯江潮涌:云日相辉映 空水共澄鲜

彩色港佳作入选中国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合集《东方风来》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瓯江潮》入选中国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合集《东方风来》。

彩色港讯 中国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永嘉)采风作品集《东方风来》,由北京金城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琴珍日前寄来新书。

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为《东方风来》所作的序言中介绍说——

2018 年金秋时节,“东方风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8年会暨中国百名文化记者温州永嘉行”大型采访活动如约而至,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记者编辑齐聚温州,为新时代续写温州创新史、文化史采风取材。四天里,他们深入一线,实地探访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瓯越风土人情的地标,他们以全国媒体的视野,解读文化视角下的温州模式,阐述温州改革发展背后的文化动力。

金陵晚报主任编辑王希凌参加了这次采风活动,写下散文《瓯江潮》,并作为优秀作品被收入《东方风来》作品集。

此文曾在《头条@彩色港》首发——

瓯江潮

▓ 王希凌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瓯江灯塔

瓯江自温溪镇以下为感潮河段。

所谓感潮,字面的意思,应该就是海水有规律地从入江口逆袭,海水江水同涨,并且让人肉眼所见,深切感知。

最明显的便是钱塘潮。当海水倒涌钱塘,汹涌澎湃,不可阻挡,一线推进,一泻千里!

瓯江潮虽没有钱塘潮壮观,但暗流涌动,千年流淌,从温州湾启航,裹东海腥风,一路西行!

最先感知瓯江潮的城市当属温州。地处瓯江下游的温州,是东瓯古文化中心区域。

温州北面,瓯江之中的江心屿,仿佛是历史特意留给温州人的见证物。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名句。唐宋年间建成的西塔、东塔,就像两根擎天柱,稳稳支撑起瓯江上空一片天。

清光绪二年《中英烟台条约》辟温州为商埠,1894年英国在东塔山下建驻温领事馆,英国人借口警卫工作需要,强迫温州当局拆除东塔内外的飞檐走廓,留下这座中空无顶的塔身。

苍天有眼,不经意间,塔顶自然生长出一株榕树,无土培植,根垂塔中,100多年来傲然挺立,长绿不衰!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江心屿东塔顶自然生长出一株榕树。

这也许从某个侧面,暗合了温州人不屈不挠的个性。

在江心屿等渡船的时候,江中驶过一艘轮船,逆水而行,速度不减,更让人惊奇的是,大船尾部拖吊着一条舴艋舟,舟上人死死攥着缆绳不放松,直抵东瓯大桥桥口。我想,那位船工紧紧攥着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缆绳,一定是某种天赐机遇。这,也是一种不屈不挠。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船工攥着的是一种机遇。

此次随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温州采风,见到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银花的人物原型、“钮扣皇后”王碎奶。岁月的风霜写在她的脸上,而如今她举重若轻的话语,却是以她为代表的温州人,经历风雨又见彩虹的真实写照。

《温州一家人》中有一个小情节让人难忘,银花到苏州进货,卖完了钮扣,却找不到“欠条”,这时,她连“跳瓯江的心都有了!”

是的,瓯江承载着温州人的悲欢离合、生死悠关和喜怒哀乐。

在永嘉瓯窑小镇,工艺大师陈景炜,用他的智慧,倾情制作了一个茶盘,其外观便是一个瓯江的“瓯”字!另一尊瓷器,也是用大大小小、字体各异的“瓯”字作装饰。

瓯江,在瓯江边长大的温州人心中,便是一条亘古不变、流淌在心底的美丽河流。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楠溪江漂流。郑祥林摄

汇入瓯江的溪流数不清,而楠溪江是一条最美丽的水溪。

在楠溪江乘竹筏漂流,顺江而下,河水清澈,鱼翔浅底,两岸青山,绿树成荫,远处,是一眼看不尽的蓝天白云。

撑篙船夫是楠溪江撑船世家,比起他的父辈,他觉得自己要幸运得多。他父亲当年是载着沉重的货物在楠溪江跑船,“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满载的蚱蜢舟逆流而上,没有惊人的体力和毅力,是万万吃不了这碗辛苦饭的。

撑篙船夫今年56岁,如今在楠溪江上撑竹筏,载的是天南海北的游客,平常每天顺流而下跑一趟,活计不算十分费力,收入还说得过去。最费力的当数空筏逆水上行,水流急的地方要在岸边涉水而行。有同行买了机器设备,逆水行舟时已大大减轻体力。再干一段时间,这位船夫也准备买机器武装竹筏,享“轻”福了。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楠溪江鸬鹚。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楠溪江独木舟表演。

快到狮子岩的时候,楠溪江面出现一个蓑笠翁。一叶扁舟,湖面如镜,倒影漾漾,渔翁奋力抛出小金鱼,鸬鹚入水,片刻衔着金鱼跃出水面游到渔翁面前邀功!虽是表演性质,倒也重现自古以来楠溪江沿岸祖祖辈辈的生活场景。

浩浩瓯江深处,原来有如此山水田园。温州商人吴志华诗曰:

青青流水山重山,夕阳斜洒卵石滩。

晚风轻抚人已醉,春意袭来心自宽。

云中信步丛林涧,悠然戏水唯此间。

欲留楠溪江畔处,愁煞九宫天外仙!

其实,吴志华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温州商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瓯江下游如今是浙江主要工农业经济区,流域内青山绿水,景点遍布,被誉为太平洋西岸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

瓯江潮涌,恰恰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直涌动的春潮啊!(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王希凌摄)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原载2018年11月2日《金陵晚报》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全家福

东方风来|百名文化记者看温州出书,彩色港佳作《瓯江潮》入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